【釋義】
指戲曲演員在演出中穿插一些滑稽的談話和動作來引人發(fā)笑,也泛指插入引人發(fā)笑的動作和話語。
【辨析】
“諢”不能誤寫為“渾”?!罢煛敝傅氖峭嫘υ挕⒍喝さ脑?,因此為言字旁,也用于“諢號”。而“渾”原指大水涌流的聲音,所以偏旁為三點水,后也引申出渾濁之義,或用作“渾蛋”。
【起源與演變】
“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有“笑科”“科白”的用法;“諢”是詼諧逗趣的話,也指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明代戲曲家王驥德《曲律》中“曲冷不鬧場處,得凈丑間插一科,可博人哄堂,亦是劇戲眼目”,說的便是插科打諢在劇中的點睛作用。“科”與“諢”不僅可以調(diào)節(jié)戲劇氣氛,刻畫人物性格,而且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手段。
【例句】
有碰著合意的,便拉到一處坐了,碰不著合意的,又向別一對里去插科打諢。
——張恨水《啼笑因緣》
【字里字外】
科諢雖看似是戲曲中的點綴,卻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shù)中很重要的部分。
清代李漁在 《閑情偶寄》中對科諢存在的意義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認為如果一出戲想要達到雅俗同歡、智愚共賞的目標,需要特別注意科諢的設(shè)置。如果一出戲語言優(yōu)美,故事情節(jié)極佳,但是科諢的設(shè)置不到位,那臺下就算坐的都是文人雅士,他們也不免有心生困頓之態(tài),有昏昏欲睡之時。李漁認為創(chuàng)作戲曲,一定要善于打敗睡魔。若是睡魔一至,就算這出戲有天上的神樂,有《霓裳羽衣》那般華美的舞姿,觀看者也只會不聞不問;而這出戲也只會如同對泥人作揖、對佛像談經(jīng)一般。
除了科諢外,中國戲曲作為一種綜合表演藝術(shù),還有諸多講究。首要的便是四功五法。四功指的是唱、念、做、打。 “唱”指唱功;“念”是戲中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是武術(shù)和翻跌的技藝。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單以唱功為例,中國京劇演唱講究按劇中人物的性別、年齡、地位等元素以及音色和唱法,分成生、旦、凈、末、丑等行當,每個行當都有自己的發(fā)聲方法和演唱技巧,比如老旦唱腔以真聲為主,而青衣則是偏重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