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讓紅色文化滲透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2022-03-24 22:34:18黃思好
源流 2022年1期
關鍵詞:王村紅軍革命

黃思好

11月17日,揭陽市揭東區(qū)潭王村藍康紅軍小學紅色文化展示廳門口一陣掌聲響起,廣東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陳開枝和揭東區(qū)區(qū)委書記梁柱華、源流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謝佚芳、揭陽市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吳平河、揭東區(qū)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陳郁芳共同為《源流》小記者站揭牌。在揭東區(qū)進行的紅色文化進校園座談會暨“紅色小記者站”揭牌儀式活動圓滿結束,潭王村藍康紅軍小學的師生們迎來了全省第一個“源流小記者站”。

為什么選擇潭王村

“為什么這次活動選擇在潭王村開展?主要基于四個方面的考慮?!苯覗|區(qū)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陳郁芳介紹,一是藍康紅軍小學的紅色文化底蕰深厚,從學校開辦之時,就是我黨作為傳播革命道理,培養(yǎng)紅色種子,培養(yǎng)優(yōu)秀黨員的基地,有數(shù)百個學生踏上革命道路,就是來自藍康學校的學員。在梅北游擊隊中,也有許多藍康學員的身影,他們在五房的小北山的革命隊伍中,很多為中國解放事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出現(xiàn)了6個抗戰(zhàn)老兵。吳克、吳者準學員分別成長為縣長和縣委書記,為中國革命事業(yè)貢獻了青春和智慧;二是紅色文化傳承做得較好,整個校園呈現(xiàn)出滿滿的紅色氛圍,紅軍精神、革命精神傳承較好,學校在素質教育、德育、國防教育等方面都辦得有特色;三是潭王村藍康紅軍小學是粵東第一所紅軍小學,揭陽市目前唯一一所紅軍小學;四是村委會重視,全村紅色文化氛圍濃烈,紅色革命遺址較多、紅色長廊、潭王村革命斗爭史的展陳,方便同學們學習黨史,了解本村的紅色革命斗爭史,學習英雄人物故事,在學生幼小的心靈種上了紅色的種子。基于各方面的考慮,所以,我們選擇潭王村首先開展紅色文化進校示范活動。

據(jù)介紹,潭王村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qū)村、龍舟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1990年中共揭陽縣委黨史研究室發(fā)出一封公開信,指出:“揭陽潭王村是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黨潮揭豐邊地區(qū)重要的前沿據(jù)點之一。該村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建立了抗日游擊小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建立了(后勤)副官處,以及民兵、農會、婦聯(lián)、新青團等革命組織,經受敵人幾次“圍剿”,許多同志和革命群眾被捕、犧牲,仍堅持為五房根據(jù)地提供大量兵源、物資、情報,并為黨培養(yǎng)了一大批干部,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潭王村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上個世紀二、三、四十年代,眾多的潭王村人,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潭王村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聽黨的話跟黨走,一路高歌猛進?!碧锻醮妩h支部書記王小輝說,“經過70多年的奮斗,如今潭王這個革命老區(qū)村已然煥發(fā)出新時代的光彩?!?/p>

藍康紅軍小學的紅色教育路

“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革命精神內涵。學校始終把突出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特色作為學校立校指導思想;始終把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用革命精神辦教育,用革命精神教育下一代,作為辦學策略;始終把著力培養(yǎng)既具有時代素養(yǎng),又有革命先輩優(yōu)良品質的革命新一代作為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彼{康紅軍小學校長王淡波介紹說,“用紅色文化引領學校發(fā)展是潭王藍康紅軍小學與生俱來的本質特征。”

紅色文化如何扎根校園,我們或許能在潭王藍康紅軍小學的紅色教育中窺見一斑。

2017年5月全國紅辦考察潭王村后,決定授予潭王小學“中國工農紅軍揭陽潭王藍康紅軍小學”稱號。2017年7月27日,潭王小學被正式授牌“揭陽潭王藍康紅軍小學”。授牌之后,潭王藍康小學根據(jù)學校自身地位、歷史、現(xiàn)狀、形象等獨特優(yōu)勢,以“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辦學宗旨,以創(chuàng)建紅色文化特色校園為抓手,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依托,以傳承革命傳統(tǒng)為主線,以激發(fā)愛國情懷為核心,以激勵進取精神為宗旨,充分利用校園周邊地區(qū)的紅色文化資源,廣泛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讓紅色文化進校園,紅色教育進課堂,紅色思想進頭腦,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校園文化。

紅色文化的內涵很廣,該校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深入挖掘出“信念、理想、堅強、奮斗”等紅色元素作為紅色校園文化的內核,建立以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切實開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舉辦紅色教育活動,辦好特色文化專欄,提升紅色革命教育理念,形成理論體系。

該校著力加強校園硬件環(huán)境建設,打造紅色景觀文化,比如,布設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主題的“周恩來讀書吧”和“追尋紅軍足跡,新長征路上續(xù)輝煌”為主題的“教師形象墻”等內容為主的紅色長廊;在校園圍墻內側進行粉刷,并畫上紅色主題墻繪等,營造文化環(huán)境,讓紅色文化滲透到學校每一個角落,讓校園時時處處都充滿紅色的精神。

除此之外,該校還把革命傳統(tǒng)教育活動經?;?。比如,每周升旗和重大活動都由身著小紅軍服裝的學生升、護旗,進行師生的文明禮儀等教育,全體集中呼口號、唱紅歌;在重大紀念節(jié)日,舉辦紅色歷史講座等,豐富紅色校園文化的內涵。

紅色文化如何扎根校園

校園文化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又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文化進校園,在校園中扎根生長,是很有意義,也是很有必要的一項工程。

“紅色文化進校園不是一陣風,不是口里隨便說說,也不是與學校其他工作剝離開來。我們要認真執(zhí)行學校制定的紅色文化實施方案,及時進行總結,創(chuàng)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讓師生感興趣,自覺參與,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苯覗|區(qū)桂嶺鎮(zhèn)福崗小學教師陳耿洪認為,校園是一個大舞臺,班級是一個小團體,在校園里、在學生心靈中播種紅色文化,有獨特的優(yōu)勢。用紅色文化教育學生,學生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可以在班隊活動時,在教材有紅色文化內容中,因勢利導,講革命英雄的故事,講愛國志士的故事,講社會主義中國發(fā)展的故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教育。

的確,紅色文化真正扎根校園,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推進,形成常態(tài)機制,這是一項長期工作。

為此,廣東省源流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謝佚芳表示,為了持續(xù)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源流雜志社將在全省革命老區(qū)各中小學逐步建立《源流》中小學小記者隊伍,發(fā)表他們的作品。在此基礎上,《源流》雜志還將與各地有關部門一起,以地市為單位,攜手各地老促會、教育部門等有關部門,在原中央蘇區(qū)、海陸豐革命根據(jù)地、重點老區(qū)挑選一批紅色文化氛圍濃厚的學校,整合各方資源,共建“紅色文化進校園”示范學校。

誠然,紅色文化要真正扎根校園,必須通過不同方面,多措并舉,整合各方力量,與學校的日常工作相結合,通過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在細微處下功夫,讓學生們在互動的同時,更好地認識了解黨的革命歷史,銘記那段血與火的革命歲月。讓紅色革命故事經久不息地傳頌,才能真正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讓黨和國家事業(yè)后繼有人、薪火相傳。

猜你喜歡
王村紅軍革命
淺述湘西芙蓉鎮(zhèn)的旅游發(fā)展之路
王村夜雨
王村記憶
綠洲(2021年2期)2021-11-11 17:00:50
少寨紅軍橋
十送紅軍
老友(2017年12期)2018-01-23 06:40:32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再唱十送紅軍
倔強的小紅軍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琼中| 淳安县| 枝江市| 崇明县| 铁岭市| 建平县| 宁城县| 华蓥市| 平定县| 清镇市| 宁河县| 湖北省| 北海市| 涞水县| 梁山县| 龙川县| 忻城县| 普宁市| 玉山县| 滕州市| 禄丰县| 贵南县| 嘉义县| 普宁市| 成武县| 五大连池市| 沂源县| 晋中市| 沙湾县| 普安县| 阿克| 罗山县| 昭通市| 东至县| 济南市| 夏津县| 麻江县| 宁陵县| 定陶县| 通州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