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瑄
今年元旦檔,港片最賣座的經(jīng)典IP之一《反貪風暴》系列迎來最終章。
2014年《反貪風暴》第一部上映,這系列電影靠著7年5部的頻率,成了港片最長壽的系列IP電影。在口碑持續(xù)下跌的情況下,上一部的《反貪風暴4》仍在內(nèi)地收獲了7.99億元的票房。
到了第五部,由于打著“最終章”的旗號,盡管不少觀眾在走入影院之前,就對《反貪風暴5》的水準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設,但一坐在銀幕前,還是切實體驗了一把“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的感受?!斗簇濓L暴5》也在意料中拿下了系列最低分。
為什么從第一部就口碑不佳的電影能拍完5部,并收獲共20億元票房?很多人會給出同一個答案——為了情懷而去。而結(jié)果,卻帶來又一輪的唏噓、感嘆,乃至失望。曾經(jīng)享譽全球的“東方好萊塢”,在人們?nèi)諒鸵蝗盏膰@息聲中,慢慢地沒落了。
“販賣情懷”“劇情老套”是近年來觀眾對大多數(shù)港片的評價,可是,單靠情懷,港片還能喘息多久?
內(nèi)容有些不切實際
在外界眼中,香港廉政公署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他們辦公獨立、不隨便接受訪問、不主張暴力,甚至“連外面的朋友都沒有”。就像《反貪風暴》里古天樂飾演的男主角陸志廉那句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臺詞:“ICAC查案,不方便透露?!?/p>
雖然廉政公署的部分工作人員有配槍,且經(jīng)過了嚴格的射擊訓練,但從廉政公署成立至今,查案過程中沒有發(fā)射過一顆子彈。與警察相比,廉政公署需要應對的更多是智力犯罪而不是體能。
在《反貪風暴》第一部中,僅一個半小時長度的電影,前一個小時都是文戲和智斗,直到最后為解救證人才爆發(fā)了槍戰(zhàn),尚且屬于基于真實情況進行加工。但從第二部開始,整部電影幾乎從頭到尾都在展開槍戰(zhàn)或肢體對抗,而且廉政公署的文員在經(jīng)過一番搏斗后,往往能順利控制住警察。
其實,從藝術(shù)表達來看,《反貪風暴》遠遠夠不上被稱作是電影,更像是一部5集電視連續(xù)劇。不論是觀眾眼熟的TVB演員,還是永恒不變的“查案、遭誣、證得清白、緝拿罪犯”標準敘事四件套,都和TVB律政警匪劇如出一轍。
5部電影,分別對準了5個社會事件。2014年上映的《反貪風暴》,對準的是關愛基金;同年,第二部開拍,對準的是世界杯期間馬會的賭博系統(tǒng);第三部對準了洗黑錢;第四部則把視角瞄準監(jiān)獄。
第五部以跨國人口販賣為主線,影片一開頭,大法官龐愛瑪剛登場,爆炸和槍戰(zhàn)就開始了。綁著炸彈的人和大量的槍支是怎么來的,影片未做任何交代,便陷入了槍戰(zhàn)廝殺、追車、爆炸、刺殺的對抗游戲。
在龐法官來到香港演講前,她還去過印尼等治安明顯不如香港的地區(qū),如果說編劇強行把暗殺龐法官的戲設置在香港是基于拍攝需要,那么在最后,編劇讓女反派直接捅死男反派的設置,可謂是把觀眾當傻子耍。
《反貪風暴》的拍攝,強調(diào)的是“槍林彈雨”,內(nèi)核為港片最為擅長的犯罪和動作類型。在第五部中,張智霖飾演的警察有一句臺詞可謂是自我吐槽:“ICAC(廉政公署)其實就是文職嘛,哪像你,又拿槍又穿防彈衣,當自己是007???”
看來主創(chuàng)并不是不知道這些問題,而是只顧視覺刺激,不顧邏輯推演。更何況第五部跨國人口販賣案只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引子,大反派并非貪官,而是恐怖分子。
7年20億元,為何有人買單?
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產(chǎn)生了很多影響深遠的元素,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無疑是“古惑仔”和“飛車文化”。由于環(huán)境的逼仄,飆起車來,就越發(fā)顯得驚心動魄、險象環(huán)生。而這一元素,往往被生拉硬拽進警匪片中,營造香港電影“盡皆癲狂,盡皆過火”的氣質(zhì),比如《反貪風暴》中大量“可以但沒必要”的飆車戲。
“港片已死”,說了很多年。
但事實上,近些年,內(nèi)地上映的港片票房基本在同檔期電影中位于上游。去年,《拆彈專家2》和《怒火·重案》甚至在內(nèi)地市場皆獲得13億元以上的票房,先后打破了港片在內(nèi)地的票房紀錄。不過,這兩部電影相比《反貪風暴》系列來說,有更高的工業(yè)水準和作品質(zhì)量。
可是為什么這7年來,《反貪風暴》能在口碑一部不如一部的情況下狂攬20億元票房?情懷是一方面,《反貪風暴》系列抓住了港片里最純正的商業(yè)通俗娛樂本質(zhì)也是一方面。
《反貪風暴》第一部出現(xiàn)的時機相當好,當時正值黨的十八大后打擊貪污腐敗的一個高潮,精妙地和反腐焦點遙相呼應。此外,港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廉政公署被電影更細致集中地刻畫,也吸引了不少本就對這個機構(gòu)十分好奇的觀眾,噱頭十足。
另外,在檔期選擇上,《反貪風暴》避開了春節(jié)檔、國慶檔等傳統(tǒng)電影大檔期,主要選擇中秋、清明、元旦這類中小型檔期,同時主動避開好萊塢大片,與小眾文藝片競爭。這樣的策略避免被超級大片淹沒,還有效節(jié)約了發(fā)行費用,可以說年年“撿漏”成功?!斗簇濓L暴》每一部都會匯聚不少大眾耳熟能詳?shù)南愀垩輪T,對于80、90后這些主力觀影人群來說,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自然能在電影市場中脫穎而出。53F6FA82-24D7-4D06-8F89-B5DDA058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