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中陽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119)
“井田制”作為郭沫若奴隸制社會說的經(jīng)濟基礎(chǔ),20世紀30年代以來受到經(jīng)濟史學(xué)界以及古史分期討論的廣泛關(guān)注。然而,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于郭沫若“井田制”的理解存在諸多分歧。狹義井田論中,①狹義井田論,指對《孟子》所述井田制持肯定態(tài)度的論說。有學(xué)者指出郭沫若將孟子所述井田看作是“烏托邦式的理想化”,“實質(zhì)上與胡適的看法并無二致”;②金景芳:《論井田制度》,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第1-2頁。但也有學(xué)者認為郭沫若撰寫《由周代農(nóng)事詩論到周代社會》時,轉(zhuǎn)向相信井田制記載,進而證實《孟子》井田制存在的客觀性。③張少恩:《郭沫若孟子學(xué)研究初探》,《中華文化論壇》2018年第12期。廣義井田論者均承認郭沫若肯定井田制,④廣義井田論,指承認“八家共井”式井田制具有現(xiàn)實藍本的論說。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73頁;李慶東:《建國以來井田制研究述評》,《史學(xué)集刊》1989年第1期;周書燦:《民國以來井田有無之辨綜論》,《河南社會科學(xué)》2016年第1期。可是關(guān)于郭氏“井田制”內(nèi)涵的認知卻存在偏差。有學(xué)者指出郭沫若“井田制”是“規(guī)整劃分的公田制”;⑤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3頁。也有學(xué)者認為郭沫若“井田制”是“豆腐干式”的“方塊田”或“方田”;⑥謝濟:《郭沫若的井田制研究的意義和辯議》(續(xù)),《郭沫若學(xué)刊》1996年第4期。還有學(xué)者提出郭沫若肯定《周禮》所載的井田制。⑦韓國磐:《井田制的否定及其再肯定》,《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99年第3期。對郭沫若“井田制”內(nèi)涵理解的差異,直接影響對其研究價值的評判。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郭沫若“井田制”的制度體系,以就教于學(xué)界方家。
郭沫若“井田制”以固定畝積“方塊田”為表現(xiàn)形式。郭沫若將“方塊田”與“井田制”相聯(lián)系,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在1930年2月《土田附庸之另一解》文章中,郭沫若受到日本小川琢治博士關(guān)于古羅馬區(qū)劃矩形田制的啟發(fā),認為中國古代田制與羅馬制度存在相同之處,并將其作為“創(chuàng)立井田說”的依據(jù)。①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第302頁。至1944年2月完成《由周代農(nóng)事詩論到周代社會》一文,郭沫若提出在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發(fā)達的時候,“選擇平衍肥沃的土地作方格的等分是可能的事”。在該文中,郭沫若雖然肯定“井田制”的存在,但又指出“井田制”“田有一定的大小”,卻“不必一定是方田”。②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90頁。直到1944年7月《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文稿問世,郭沫若肯定商周施行“豆腐干式的均田法”前提下,明確把這一時期規(guī)整劃分的田地稱為“井田”。同時指出劃分“豆腐干式的井田”是作為榨取奴隸勞力的工作單位與奴隸管理者的報酬單位。③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頁,第18頁,第18-19頁。在1954年人民版《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之《周代彝銘中無井田制的痕跡》一節(jié)的補注中,郭沫若再次強調(diào)“四方四正的田”中國古代有之。④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41頁。1962年郭沫若《中國史稿》進一步指出“井田即方塊田”,甲骨卜辭中的“田”字,是按照商代“井田制開墾出來的方塊田的圖畫”,且每塊田都“代表著一定的畝積”。⑤⑨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4頁,1976年,第186頁。1972年7月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二版序言《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將“井田制”總結(jié)為“一定畝積的等量的方田”。⑥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頁,第20頁。
郭沫若論證“井田制”作為固定畝積“方塊田”的依據(jù)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甲骨卜辭“田”字字形。郭沫若《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肯定“井田制是斷然存在過的”,并認為“田字本身便是一個證據(jù)”。在承認“田”具有圖畫價值前提下,指出商代必然存在豆腐干式田制,才能產(chǎn)生四方四正、規(guī)整劃分的“田”字象形文字。⑦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頁,第18頁,第18-19頁。后來,他在《奴隸制時代》中重申甲骨卜辭“田”字就是一個“方塊田的圖畫”⑧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頁,第20頁。。郭沫若《中國史稿》分析了甲骨卜辭“田”字被切割成四塊、六塊、八塊或九塊,認為每塊都代表一定的畝積,同時還說明商代耕地已經(jīng)有了由規(guī)整溝洫構(gòu)成的原始灌溉系統(tǒng)。⑨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94頁,1976年,第186頁。第二,《周禮》記載的溝洫系統(tǒng)。郭沫若肯定《周禮》存在先秦真實史料前提下,指出周代井田制存在兩套體系:一是《周禮·遂人》所載周王室為代表的“夫”“十夫”“百夫”“千夫”“萬夫”式十進位“井田制”體系;另一個是《考工記》所述齊國為代表的“九夫為井”式“井田制”體系,并認為無論哪一種井田制體系,都有稱作遂、溝、洫、澮、川的灌溉系統(tǒng)。換言之,由溝洫構(gòu)成的灌溉系統(tǒng),成為郭沫若論證“井田制”的又一重要依據(jù)。⑩郭沫若:《青銅時代》,第 91、94頁;郭沫若:《十批判書》,第 23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冊),第 244頁。第三,《曶鼎》《卯簋》《敔簋》等金文記載的“一田”“二田”“五田”“七田”“十田”“五十田”,郭沫若認為以“田”為計算單位,足以證明“田”的畝積必然有一定大小,而“田有一定畝積而且規(guī)整劃分的制度”,“除井田制之外不能想象”。?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頁,第18頁,第18-19頁。
郭沫若雖然承認“井田制”表現(xiàn)形式即固定畝積“方塊田”,但是始終堅持否定“孟子式井田制”。1930年郭沫若提出《孟子·滕文公上》所謂“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要付諸實施是不可能的。此后他在《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中國史稿》等著作中,均不斷重申這一認知。他認為“井田制”并不是孟子所說的八家共井,“八家共井式井田”只是孟子烏托邦的理想。?郭沫若:《青銅時代》,第 94頁;郭沫若:《十批判書》,第20頁;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 29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冊),第243頁。因此,郭沫若“井田制”的內(nèi)涵,是一種區(qū)別于孟子的全新田制形式。
郭沫若將“井田制”土地所有制性質(zhì)歸為國有制,更確切地說是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在郭沫若“井田制”體系下,“井田”不僅承載了“夫”“十夫”“百夫”“千夫”“萬夫”的土地,而且還以“井”“百井”“千井”“萬井”來計算,因此他所述的“方塊田”,不僅連成片,而且土地面積大。①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4 頁,第 187、242-243 頁,第 317-318 頁。在郭沫若看來,這種“井田”除了王室或公室自奉外,便是作為“俸祿單位”或“報酬單位”賞賜給各級官吏。②郭沫若:《十批判書》,第25頁,第28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244頁,第267頁。他在《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把這些俸田一律歸為“公家所有”,且“都應(yīng)該稱為公田”。③郭沫若:《十批判書》,第34頁,第28頁,第28-29頁。之后,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將“井田”作為“土地國有制的骨干”,并接續(xù)在《關(guān)于中國古史研究中的兩個問題》的講演稿中明確指出“井田制是土地國有”。④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 31-32、238 頁,第 3、16、118 頁,第 108 頁。郭沫若編撰《中國史稿》時,肯定“井田制是土地國有制的主干”,同時又將商代和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總結(jié)為“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⑤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4 頁,第 187、242-243 頁,第 317-318 頁。在這種土地所有制下,土地所有者是以商王或周王為代表的各級奴隸主貴族。因此,有學(xué)者把郭沫若土地國有制解釋為“天子一人所有”,這種認識并不全面。⑥金景芳:《論井田制度》,第76-77頁。
郭沫若得出“井田制”屬于土地國有制的結(jié)論,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出于對歷史文獻記述的考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中國史稿》等書中,多次引用《詩經(jīng)·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句,說明一切農(nóng)業(yè)土地和人民都是王者所有,并認為這句話是“土地國有制”或“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的最直接證據(jù)。⑦郭沫若:《十批判書》,第28頁;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4、28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242-243頁。此外,郭沫若還列舉了周公降霍叔為庶人、周共王滅密國、周夷王烹齊哀公、周桓王“取田于鄭”等削地廢國實例,以證明周王室立足土地國有的支配權(quán)力。⑧郭沫若:《十批判書》,第25頁,第28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244頁,第267頁。其次,基于對奴隸制內(nèi)涵的理解。郭沫若“井田制”與奴隸制度相關(guān)聯(lián),早在1944年郭氏便提出“西周是奴隸社會的見解,我始終是毫無改變”。⑨郭沫若:《青銅時代》,第 94 頁。5個月后,他又在《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肯定了土地對耕作者所發(fā)揮的縲紲髡鉗作用,從而論證周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者為奴隸。⑩郭沫若:《十批判書》,第34頁,第28頁,第28-29頁。1952年郭沫若撰寫《奴隸制時代》一文,進一步指出土地對耕者的束縛性,奴隸主利用這種束縛性來約束耕奴,而不必另外施加刑具。同時,他還援引斯大林關(guān)于奴隸制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是奴隸主“占有生產(chǎn)資料”和“生產(chǎn)工作者”,以作為理論支撐。郭氏認為斯大林這一說法“最明晰”“最扼要”“最中肯”,而且“最有分寸”。?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 31-32、238 頁,第 3、16、118 頁,第 108 頁。
郭沫若認為在“井田制”土地國有前提下,各級官吏對祿田只能享有,不能買賣,即所謂“田里不鬻”。?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 238 頁;郭沫若:《十批判書》,第 28 頁,第 35 頁。為了論證“井田制”這一特征,他區(qū)分了“享有”和“私有”?!跋碛小保磳ν恋負碛惺褂脵?quán)而沒有所有權(quán)。郭沫若引入“享有”這一概念,對《尚書》《多士》篇“爾乃尚有爾土”,“今爾維時宅爾宅,繼爾居”,以及《多方》篇“今爾尚宅爾宅,畋爾田”,都做出了全新解釋。他認為所謂“爾乃尚有爾土”,是享有土地而不是私有爾土;所謂“宅爾宅”“繼爾居”“畋爾田”,是“宅爾所宅之宅,繼爾所居之居,畋爾所畋之田?!?郭沫若:《十批判書》,第34頁,第28頁,第28-29頁。即這些殷遺民對田、宅、居址都只是擁有享有權(quán)而并非私有權(quán)。?郭沫若:《青銅時代》,第 94 頁。“私有”,即對土地擁有包括交易權(quán)在內(nèi)的支配權(quán)力。在郭沫若看來,私有是土地國有的對立物,并且是區(qū)分社會性質(zhì)的基礎(chǔ)。因此,為了夯實商代和西周土地國有的認知,郭氏將與“公田”性質(zhì)相悖的土地記載,都當(dāng)作私有制的萌芽。郭沫若指出,《散氏盤》《鬲從盨》《鬲攸從鼎》等銅器銘文中所涉田土,均可作為“井田制”破壞之后貴族已有私田的證明。?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 238 頁;郭沫若:《十批判書》,第 28 頁,第 35 頁。他還認為《詩經(jīng)·大雅·大田》篇不是農(nóng)夫的詩,是王朝田官們做的詩。詩句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私”,就是這位田官的私田。?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 31-32、238 頁,第 3、16、118 頁,第 108 頁。此外,郭氏還提出春秋時期周桓王與鄭國換田、鄭國執(zhí)政子駟侵占貴族土地遭致叛亂、晉郤至與周爭鄇田、郤犨與長魚爭田、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邢侯與雍子爭鄐田等,都是諸侯、卿、大夫在事實上把公田變成自己私有財產(chǎn)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4 頁,第 187、242-243 頁,第 317-318 頁。郭沫若所述“私田”是指公田之外墾辟的土地,與胡適作為貴族祿田的“私田”并不一致。?胡適等:《井田制度有無之研究》,上海:華通書局,1930年,第21頁。前者將“私田”排斥在土地國有之外,而后者把“私田”融入土地國有之中。因此,郭沫若關(guān)于公田和私田的解釋為其獨創(chuàng),并不是胡適公田、私田說的翻版。
“井田制”勞動組織方式與郭沫若土地國有的所有制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郭沫若認為在連成片且面積大的國有“井田”上,采取集體耕作方式。1944年郭沫若分析周代農(nóng)事詩時,指出《噫嘻》篇“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及《載芟》篇“千耦齊耘,徂隰徂畛”,證實了國有土地上大規(guī)模集體勞作的存在。同時列舉《豐年》篇“萬億及秭”、《良耜》篇“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甫田》篇“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等描繪谷物收獲量的詩句相印證。從而得出結(jié)論,在“井田制”存在前提下,耦耕人數(shù)多至千對或十千對,收獲所入更是千倉萬箱、堆積如嶺如山。①郭沫若:《青銅時代》,第72-88頁。郭沫若在《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重申周代農(nóng)事詩的寫實性,提出“十千維耦”“千耦齊耘”“千斯倉,萬斯箱”“如茨如梁,如坻如京”等,都是以大規(guī)模耕作為藍本。②郭沫若:《十批判書》,第18頁,第20頁,第25頁。郭氏撰寫《奴隸制時代》時,明確指出井田耕作規(guī)模宏大,動輒兩千人或兩萬人同時耕耘。③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30頁,第237頁,第29頁,第30頁,第27-28頁。
郭沫若“井田制”集體耕作方式建立在“計口授田,定期分配”基礎(chǔ)上。④在郭沫若“井田制”體系中,授田對象為“夫”,即男性勞動力;授田面積是“百畝”,他認為相當(dāng)于新中國成立后31.2畝。分配給男性勞動力的“百畝”土地,由于田地好壞不同而翻倍授予。郭沫若指出上田是一夫百畝,中田為一夫二百畝,下田便一夫三百畝。這些土地,以三年為期重新分配,即“三年一換土易居”。⑤郭沫若:《十批判書》,第25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244-245頁。郭沫若認為“百畝”土地作為課驗勤惰的“計算單位”或“耕作單位”,采取收獲物分成的剝削方式。郭沫若在《古史研究的自我批判》中談到,“大約殷人七十畝而取七,周人百畝而取十,會是事實?!雹薰簦骸妒袝罚?8頁,第20頁,第25頁。換句話說,郭氏認為商周都實行什一之稅,即從百畝田中課取百分之十作為貢稅。郭沫若《奴隸制時代》敘述得比較模糊,只是提到賞賜給諸侯和百官的田地,再分配給農(nóng)夫“以榨取他們的血汗”。⑦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30頁,第237頁,第29頁,第30頁,第27-28頁。之后,郭氏在《中國史稿》中重申“井田制”剝削形式是奴隸主貴族分配給農(nóng)業(yè)奴隸一塊土地,并以“貢稅的形式榨取他們的農(nóng)產(chǎn)品”。⑧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5 頁,第 316 頁,第 243 頁,第 172 頁,第 239 頁,第 174 頁。那么,一夫百畝榨取農(nóng)產(chǎn)品數(shù)量是多少呢?郭沫若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但他根據(jù)《禮記·王制》篇“制農(nóng)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nóng)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nóng)夫食五人”,推測“榨取一人的勞力”,可以“供養(yǎng)五人至九人的食糧”。⑨郭沫若:《十批判書》,第18頁,第20頁,第25頁。
郭沫若將“井田制”集體耕作方式作為區(qū)分奴隸制與封建制的標志。他指出“千耦齊耘”“十千維耦”的集體勞動,是奴隸社會主要勞動形式,而封建經(jīng)濟特點是實行“分散的、個體的、以一家一戶為生產(chǎn)單位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雹夤簦骸吨袊犯濉罚?245 頁,第 316 頁,第 243 頁,第 172 頁,第 239 頁,第 174 頁。更準確地說,郭沫若認為“井田制”下耕作者的身份屬于奴隸。早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他便提出所謂農(nóng)夫和庶民就是當(dāng)時的奴隸。?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第127頁,第301頁。之后,他在《奴隸制時代》中進一步指出殷、周兩代的農(nóng)夫,即所謂“眾人”或“庶人”,事實上都是一些耕種奴隸。?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30頁,第237頁,第29頁,第30頁,第27-28頁。《中國史稿》也強調(diào)耕種井田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奴隸是“庶人”或“庶民”。?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5 頁,第 316 頁,第 243 頁,第 172 頁,第 239 頁,第 174 頁。在郭沫若的學(xué)術(shù)體系中,奴隸就是比牛馬還賤的財產(chǎn),可以被看作由奴隸主任意處置的“物件”,甚至可以被折磨死或慘遭殺害。?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5 頁,第 316 頁,第 243 頁,第 172 頁,第 239 頁,第 174 頁。在耕種“井田”的奴隸當(dāng)中,郭沫若認為還存在一個“種族奴隸”的類型。他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首倡“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純?nèi)粸榕`制度”。?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第127頁,第301頁。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中提出“種族奴隸”概念,他認為“種族奴隸”不僅包含分封魯、衛(wèi)、晉三國的族氏,還囊括《尚書·多方》篇“尚宅爾宅,畋爾田”的殷遺民,并列舉了古代斯巴達“黑勞士”作為佐證。?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30頁,第237頁,第29頁,第30頁,第27-28頁。在《中國史稿》中,郭沫若又將《周公簋》“錫臣三品”當(dāng)作邢侯的“種族奴隸”。?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5 頁,第 316 頁,第 243 頁,第 172 頁,第 239 頁,第 174 頁。在郭沫若看來,“種族奴隸”的身份地位比奴隸低,生活更為悲慘。他們世代充當(dāng)奴隸,不僅受盡奴隸主的壓榨和欺凌,還要為奴隸主生育奴隸。?郭沫若:《中國史稿》,第 245 頁,第 316 頁,第 243 頁,第 172 頁,第 239 頁,第 174 頁。
將郭沫若“井田制”驗之商周社會,存在理論與現(xiàn)實的困境。
首先,商周時期賞賜的土地和作為俸祿的土地存在“方塊田”反例?!蹲髠鳌范ü哪暧涊d,周公之子伯禽封于“少之虛”,使之“職事于魯”;衛(wèi)康叔“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境)”;唐叔虞被封于“夏虛”。同時提到衛(wèi)康叔取“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衛(wèi)康叔任職周朝司寇,因此“有閻之土”便是康叔作為王官的俸祿或報酬。①《左傳》昭公十二年,《史記·衛(wèi)世家》《索隱》引宋忠曰:“事周康王為大夫?!笨凳濉皶踔畺|蒐”的“相土之東都”,也應(yīng)屬于這一類型的土地。此外,魯國伯禽擔(dān)任周王太祝之官,唐叔虞及其子燮父均任職王官。②盧中陽:《西周諸侯任王官述論》,《東岳論叢》2021年第11期。而伯禽受封時明令“職事于魯”,故而魯國和晉國初封的“少之虛”和“夏虛”,都應(yīng)帶有職田性質(zhì)。這些作為賞賜和俸祿的土地,以傳統(tǒng)族氏居地命名,并未提及“方田”的授予。因此趙儷生認為,《左傳》定公四年分封伯禽、康叔、唐叔的土地,并不是按頃畝分授,而是極其粗略地以“族”的居地劃線。③趙儷生:《有關(guān)井田制的一些辨析》,《歷史研究》1980年第4期。此外,將賞賜或封授的土地全部區(qū)劃為“方塊田”也是不可能的。《詩經(jīng)·魯頌·閟宮》篇周王封周公元子于魯時,“賜之山川,土田附庸”??梢姴莸姆馔涟ㄉ酱ㄔ趦?nèi),山川顯然不能墾做“方田”。
其次,郭沫若土地國有制與奴隸制關(guān)系存在爭議。在郭沫若的學(xué)術(shù)體系中,“井田制”土地國有性質(zhì)與他對奴隸制內(nèi)涵的理解密切相關(guān)。郭沫若多次強調(diào)殷、周是奴隸社會“鐵案難移”,自己對此觀點毫無改變。④郭沫若:《十批判書》,第385頁;郭沫若:《青銅時代》,第94頁。在他看來,奴隸制生產(chǎn)關(guān)系基礎(chǔ)是土地和人民都歸奴隸主貴族所有。⑤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第158頁;郭沫若:《奴隸制時代》,第4頁;郭沫若:《中國史稿》,第171頁。其中土地所有制更為重要,因為受土地縲鉗作用,人民就像土地上的樹木一樣沒有身體自由。⑥郭沫若:《十批判書》,第28-29頁。郭沫若論證“井田制”土地所有制性質(zhì)時,更將其視為土地國有制存在的前提。然而,郭氏對奴隸制的理解,與理論界的闡釋相背離。馬克思將“大地產(chǎn)”作為“中世紀封建社會的真正基礎(chǔ)”,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0頁。恩格斯認為“大土地占有制”是封建貴族借以獲得代役租和徭役租的“先決條件”。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5頁。相對于封建制的“大地產(chǎn)”和“大土地占有制”,馬、恩認為奴隸制則表現(xiàn)為另一種形態(tài)。恩格斯在《美國工人運動》一文中指出,奴隸制與其說“群眾被剝奪了土地”,不如說他們的“人身被占有”。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頁。馬克思也強調(diào)奴隸的不獨立性。⑩馬克思:《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94頁。概括而言,奴隸制是建立在“超經(jīng)濟強制”基礎(chǔ)上的人身支配,而封建制是基于“大地產(chǎn)”和“大土地占有制”基礎(chǔ)上的經(jīng)濟剝削。?盧中陽:《指定服役制度與早期國家》,北京: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21年,第188頁。先秦時期一個基本事實就是人少地多,而所有權(quán)一定是發(fā)生在土地成為稀缺資源的前提下。?馬克思將“所有權(quán)”總結(jié)為“排他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95頁。當(dāng)荒地面積廣闊,土地所有權(quán)便不可能正式建立起來。至于《詩經(jīng)·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句,“天下”代指地域范圍并不明確,因此土地所有關(guān)系也是模糊的。如果不考慮詩句的浮夸性,該句詩也不能表現(xiàn)土地王有的所有制性質(zhì),僅能說明所有權(quán)尚處萌芽時期的土地意識。
再次,郭沫若“井田制”與商周貴族土地耕作單位及剝削方式相矛盾。郭沫若認為“井田制”是采用集體耕作,但這種集體耕作是建立在計口授田的基礎(chǔ)上。換而言之,“井田制”集體耕作是以百畝大小的方塊田授給個體男性勞動力為前提。然而,商周資料展示集體耕作的單位是族氏?!对娊?jīng)·大雅·韓奕》描繪韓侯驅(qū)使追、貊之人“實畝實藉”,“畝”,即修治田壟。“藉”,為籍田,即借民力而耕。?高亨:《詩經(jīng)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26頁。追、貊,毛傳曰:“戎狄國也”??梢姡撠?zé)為韓侯耕田的是當(dāng)?shù)貒?。《詩?jīng)·周頌·載芟》敘述“千耦其耘”耕作場面時,指出耕作者組成是“侯主侯伯,侯亞侯旅,侯強侯以”。毛傳曰:“主,家長也。伯,長子也。亞,仲叔也。旅,子弟也。強,強力也。以,用也”。這句詩展示了耕田者家族的內(nèi)部構(gòu)成。據(jù)《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商湯因為葛伯不祀,“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所述耕作單位同樣是族氏。甚至到了春秋時期,周襄王賜給晉文公陽樊之田,陽人不服,倉葛抱怨“陽不獲承甸”。①《國語·晉語四》《國語·周語中》。由此推斷,陽樊之田應(yīng)該亦由陽人負責(zé)耕種。同時,商周時期由族氏集體耕種的貴族田,收獲物全部歸土地所有者?!秶Z·周語上》虢文公描述周朝籍田時指出,千畝籍田收獲后,直接“廩于籍東南”,即在田的東南角建立谷倉“鍾而藏之”,并無百畝取十之說。亦有學(xué)者注意商代由特定人群助耕王室田莊的現(xiàn)象,當(dāng)谷物收獲后便“呼穡”,即命令將全部谷物收納入倉。②王貴民:《就甲骨文所見試說商代的王室田莊》,《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3期。
綜上可知,郭沫若“井田制”是一個綜合性制度體系,將其理解成“規(guī)整劃分的公田制”“豆腐干式”的“方塊田”、《周禮》所載的井田制等,都不全面。郭沫若“井田制”體系以固定畝積“方塊田”為表現(xiàn)形式,以土地國有制為存在基礎(chǔ),以集體耕作為勞動組織方式。
那么,該如何評價郭沫若的“井田制”呢?我們認為應(yīng)該一分為二地來看待問題。一方面,要看到郭沫若在論證“井田制”過程中,存在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傳世典籍記載的僵化理解和機械整合。郭沫若在認識奴隸制過程中,先入為主地將奴隸制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基礎(chǔ),理解為土地和人民都歸奴隸主貴族所有。在土地與人民之間,由于土地對耕者具有束縛性,因此土地更為重要。換句話說,土地所有權(quán)決定了奴隸的社會身份。在此基礎(chǔ)上,為了印證商周屬于奴隸制社會,郭沫若把“井田制”所有制形式等同于土地國有制。這不僅背離了馬克思、恩格斯關(guān)于奴隸制的經(jīng)典論述,而且與先秦“人少地多”情況下土地所有權(quán)尚不發(fā)達的事實不符。此外,傳世典籍中以《詩經(jīng)》與《周禮》為代表的“公田”,其內(nèi)涵并不一致,勞動組織方式也有別。郭沫若以此為基礎(chǔ)討論“井田制”時不加區(qū)分,從而造成認識上的混亂與矛盾。因此,郭沫若在肯定“井田制”采用集體耕作方式的前提下,又強調(diào)計口授田,且把“百畝”作為課驗勤惰的“計算單位”或“耕作單位”。這種人為的整合,在邏輯上講不通,更不符合商周社會的實際。
另一方面,還應(yīng)該看到郭沫若“井田制”發(fā)生在中國史學(xué)近代化背景下,是傳統(tǒng)敘述史學(xué)走向分析史學(xué)的里程碑。20世紀20年代初,胡適與胡漢民、廖仲愷等人關(guān)于“井田制有無”的爭論,將傳統(tǒng)敘述史學(xué)體系中的井田制問題,推向了近代史學(xué)的研究范疇。爭論雙方圍繞“井田制有無”花費了大量筆墨,然而都沒有觸及井田制本身。井田制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制度?雙方均沒有給出答案。郭沫若在接受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后,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對井田制作出系統(tǒng)闡釋。郭氏還將井田制作為考察社會性質(zhì)及國家上層建筑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從而超越了帝王將相家譜式的敘述史學(xué),把學(xué)術(shù)研究引向以分析史學(xué)為代表的科學(xué)道路。至于郭沫若“井田制”中存在的問題,正像他自己所言,“差不多常常是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作斗爭。”“錯誤是人所難免的,要緊的是不要掩飾錯誤,并勇敢地改正錯誤?!雹酃簦骸吨袊糯鐣芯俊?,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第1-2頁。學(xué)術(shù)研究就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唯有把郭沫若“井田制”研究放在學(xué)術(shù)史的序列當(dāng)中,才能正確認識其歷史價值。
總之,郭沫若“井田制”研究的學(xué)術(shù)意義,不能簡單地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客觀價值評判一定是建立在正確闡釋的基礎(chǔ)上,并將其放在歷史的維度中綜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