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石湖沒有太湖的煙波浩渺,卻也是一片湖光山色。蘇州人喜歡在秋季到石湖去“軋鬧猛”看“石湖串月”奇景,也喜歡春季去上方山扎推賞花。
石湖不大,勝在山水相依、寧靜悠遠。峰巒疊翠倒映在水中,滿眼青綠,在春天顯得氧氣十足,加上還有歷史和人文烘托出的懷古氣氛,石湖就顯得很特別。
登高望遠 踏訪古跡
石湖與上方山,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一幅山水美景。上方山本身就是一座寶藏。春季是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最美好的時候,茂密的植被,盛開的繁花,鳥語花香,置身其中,負氧離子滿滿。搭個帳篷,鋪塊墊子,靜靜地坐上半天時光,非常補充元氣。山中的楞伽塔、乾隆御道、治平寺、石湖草堂、范成大祠又寫滿了歷史,可以補充人文歷史儲備。
登山遠望,石湖碧水盡收眼底,一派水鄉(xiāng)田園的景象,無怪乎這里曾經(jīng)是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青睞的地方。
“楞伽山半泮煙輕,行春橋下春波媚”,據(jù)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因為石湖和京杭運河相連的緣故,每次必到石湖,還給石湖點了個大贊,特別表揚石湖“春波媚”。
乾隆爺詩文里說的行春橋,是石湖的一景,也是蘇州城區(qū)古石拱橋中的第二長橋,九個環(huán)洞,僅次于寶帶橋。這座橋最出名是農(nóng)歷八月十七夜半子時,月光透過九個環(huán)洞,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留下一串月亮的影子,成為著名的“石湖串月”奇景。
當然,串月是秋天的事,現(xiàn)在是春天,長橋邊柳絲飄飄,春意盎然,是另一番宜人景象。不過,明明是中秋時節(jié)趕來看月亮,為什么要取“行春橋”之名呢?令人想不通。過了行春橋,還有越城橋。越城橋的一邊是石湖,另一邊是越來溪。越溪、越來溪,都是從春秋時代的一段戰(zhàn)事而來的名字。春秋時石湖曾是吳國貴族游獵之地、祀祝場所。越王勾踐為攻打吳國,開鑿溪流,乘著太湖漲潮,順著溪水直逼姑蘇城下。因為開鑿渠道時,湖底都是石頭,所以有了石湖這個稱謂。
能滅了吳國,越國名臣范蠡功不可沒,但功成名就之時,范蠡卻選擇了急流勇退,帶著老情人西施隱居到了石湖中的小島:蠡島。
越城橋?qū)γ娴臐O家村內(nèi),有塊“越城遺址”碑,遺址上真的看不到什么,就在橋畔感受一下懷古的氛圍吧。想象一下,當年也許就是春花爛漫之時,范蠡和西施在此泛舟石湖并泯然眾人。
石湖也從此在歷史上沉寂了好久。
舞文弄墨 田園覓詩
直到石湖邊來了個退隱官員范成大,一住就是十幾年,還一不小心活成了“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個封號是錢鐘書給的。范成大說了:“凡游吳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則與未始游者無異”——這個口氣,聽起來非常霸氣。范成大打小就住在石湖附近,不過退隱之后,算是錦衣還鄉(xiāng),修得了別墅,寫得了詩文,他的那首《初歸石湖》頗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相同即視感: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信腳自能知舊路,驚心時復認鄰翁。當時手種斜橋柳,無數(shù)鳴蜩翠掃空。
范成大對石湖是真愛,石湖的名聲,也大半是他托舉起來的。從昏庸的南宋朝堂上幾番請辭,就為了在石湖邊享受山水田園樂趣,范成大倒也成全了自己的尊貴體面,從此中國多了一個田園大家。他的《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田園風光無限,雖然沒有王維的空靈,陶淵明的仙氣,卻樸實無華接地氣。
按理說,中國的文人一般不是“專職”的,多半靠文筆才華掙得過功名。在官場上失意了,于是選擇退隱。有大隱的,隱藏在鬧市,造一座園林,小隱的就退在山水鄉(xiāng)村里逍遙自在。換一個角度看,真山真水的石湖其實也相當于是范成大的私家園林。
現(xiàn)在的石湖邊,田園景致是難看到了,周邊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我們不妨在范成大的詩詞里,細細感受石湖一派田園風光時的明媚?!洞喝账臅r田園雜興》中的“春日”是這樣的:柳花深巷午雞聲,桑葉尖新綠未成。坐睡覺來無一事,滿窗晴日看蠶生——個中的悠閑滋味著實讓人艷羨。晚春的田園風光,在他筆下則是這般景象: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有范成大做榜樣,后世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往石湖邊圈地造房。到了明代,有個王寵在石湖邊建了個越溪莊,文征明、唐寅等眾多同道好友常常前去小聚。王寵的《石湖八絕句》讀來意境不錯,其五中描寫:“越來溪上柳千絲,畫鼓游船晚更移?!?/p>
中國的士大夫階層講究“以文會友”,詩酒唱和,舞文弄墨。明代的吳中才子們,后來又建了個石湖書院,以書院為聚集地吟詩作畫,留下許多吟詠石湖的詩畫佳作。
春和景明之際,游覽石湖山水的時候,也感受下文人墨客的心境。
TIPS
角度看點
吳中勝境:連接行春橋與越城橋兩座橋的堤壩頗長,其間一座牌坊,坊額“吳中勝景”四個大字由當代著名古籍版本學家、目錄學家和書法家顧廷龍手書。
余莊:習稱漁莊,清末舉人書法家余覺的別墅,據(jù)說是原范成大的天鏡閣舊址,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的庭院建筑頗為壯觀。余覺的妻子名聲更大,曾是著名刺繡藝術(shù)大師,她的繡作“無量壽?!?,曾獲西太后慈禧懿旨嘉獎,并賜書“?!?、“壽”兩字,這里的各種磚雕匾額值得細細觀摩。此外,從余莊角度看“越城橋”和“行春橋”,視野極好,橋邊楊柳依依,呈現(xiàn)一番春日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