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遼寧省公安廳召開黨委會議,審議通過了由省公安廳刑偵局制定的《遼寧省公安機關推進“反詐人民戰(zhàn)爭”實施方案》,要求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充分認清做好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全力壓實責任、抓好落實。
自“斷卡”“斷流”“斷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遼寧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整治涉“兩卡”違法犯罪活動,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fā)態(tài)勢。遼寧省公安廳組織各地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打團伙、打源頭、斷鏈條,共打掉“兩卡”收販卡團伙819個,懲戒“兩卡”人員12307名;全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組織招募赴境外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截至目前,共打掉犯罪團伙64個;通過數據建模分析,嚴厲打擊為電信詐騙犯罪提供洗錢幫助犯罪,組織多次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打掉“跑分”窩點530余個;深入開展打擊GOIP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架設GOIP設備為電信詐騙犯罪提供通信幫助犯罪,組織多次集中抓捕行動,共清除GOIP設備1276臺。
2021年11月30日,寬甸滿族自治縣公安局青山溝派出所獲得線索,寬甸鎮(zhèn)有人利用銀行卡為境外賭博活動“跑分”洗錢。寬甸縣公安局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經過初步調查,鎖定了一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團伙。隨后,民警兵分多路,一舉將鄭某、朱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當場查獲銀行卡100余張。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有刷單類、貸款類、冒充電商客服類、冒充公檢法類、冒充領導熟人類等,各類詐騙手法反復更迭變換,每種手法流行一段時間后就花樣翻新。遼寧省公安機關依托各地區(qū)、各部門地域特色、自身優(yōu)勢、行業(yè)特點,充分調動各類宣傳資源,積極營造濃厚的反詐氛圍。
遼寧省公安廳聯合省教育廳部署全省各級教育部門印發(fā)《致全省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舉辦“開學第一課”反詐直播宣講活動,全省22萬在校學生在線收聽收看;以感恩抽獎、求醫(yī)問藥、投資傳銷、冒充公檢法等老年人易受騙案件類型為宣傳主體,筑牢老年人防騙“防火墻”;聯合省財政廳發(fā)布《關于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全省會計人員進行主題宣傳教育。
此外,遼寧省公安廳還策劃了“護航新征程共建平安遼寧”空中圓桌論壇直播活動,介紹了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嚴峻形勢,詳細講解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分類以及各類型易受騙人群,通報了遼寧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相關舉措和取得的成效,并結合相關案例剖析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相關手法,通過直播向百姓推廣了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和APP,普及了反詐專線96110和反詐預警短信12381。據統(tǒng)計,此次直播共計有22萬余人觀看,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沈陽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有一個與墻面同樣尺寸的大屏幕,上面顯示了當日電詐警情、接警總數、涉案總金額等信息。沈陽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支隊民警指著大屏幕說:“顯示為零是我們最想看到的!”
目前,沈陽警方已經建立起三級預警模式:市級預警機構處理部分高危預警,依托反詐平臺分配全市預警數據,轉遞需要派警的預警數據,回訪分局預警情況。區(qū)級預警機構采用110派警見面勸阻、電話預警、短信預警等方式處理市公安局下發(fā)的預警信息,研判高危級別且身份不明、無法及時見面的潛在被害人。一旦出現無法第一時間聯系、被深度洗腦、拒不承認被騙、處于呼叫轉移狀態(tài)等情況,警方將派出民警上門勸阻。
為了增強百姓的防騙意識,全省公安機關組織社區(qū)民警按照公安部“掃樓行動”部署,由社區(qū)民警帶領聯防隊員、網格員入戶走訪發(fā)放反詐宣傳單,同時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社區(qū)、派出所責任民警實行“包片制”預警提示,一旦發(fā)現詐騙行為迅速反應、及時勸阻,如若勸阻效果不理想將進行上門勸阻,從源頭進行封堵攔截。
沈陽:電詐警情同比下降46%避免群眾財產損失4109萬元
沈陽市大力推進反詐人民戰(zhàn)爭,兩個多月來,沈陽公安機關已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9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36名,破案率同比提升 107%,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46%;通過核查勸阻、快速止付、及時凍結,避免群眾財產損失4109萬元。
深挖徹查 打掉“跑分”洗錢犯罪團伙
“鄂某將名下多張銀行卡提供給他人用于‘跑分’洗錢,并從中獲取利益?!鄙蜿柺泄簿骤F西分局在工作中獲得這條線索后,立即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辦。
經查,2021年10月,鄂某在廣東結識閆某后,二人通過某社交軟件與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取得聯系后,又勾結代某一起來到沈陽,與周某等人組成“跑分”洗錢犯罪團伙。其中,閆某、代某負責招募提供銀行卡用于“跑分”洗錢的“卡農”,鄂某負責接送“卡農”、驗卡并將“卡農”轉移至犯罪團伙窩點,周某等人使用“卡農”的銀行卡在沈陽市于洪區(qū)、沈北新區(qū)等地進行“跑分”洗錢犯罪活動,幫助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轉移贓款、收取提成,已非法牟利100余萬元。
查明該犯罪團伙人員架構并固定大量犯罪證據后,專案組民警將鄂某等6人抓捕歸案。隨后,又將裴某等7名團伙成員抓獲。目前,鄂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非法經營罪被警方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關鍵時刻 反詐知識用上了
“我是公安局刑偵隊的,你涉嫌一起非法洗錢案,請你配合公安機關調查?!鄙蜿柺忻駰钆縿偨拥竭@個電話時,并沒有對電話內容產生懷疑,但對方接著向楊女士索要“短信驗證碼”的舉動,讓楊女士一下警醒起來,她想起了民警宣傳普及的反詐知識。隨后,楊女士急匆匆趕到沈陽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明廉派出所求助。
楊女士說,接到電話后,對方還將一張“刑事逮捕令”的圖片發(fā)送到自己的手機里,并主動提出要與楊女士視頻通話。視頻中,楊女士見到對方穿著警服,便信以為真,并按照對方的要求一步步進行轉賬操作。但當對方索要短信驗證碼時,楊女士突然想起派出所民警的反詐宣傳,便趕緊掛斷電話來到明廉派出所。派出所值班輔警張?zhí)烀鞯谝粫r間幫助楊女士將銀行卡掛失,及時保住了她銀行卡中的20萬元錢。
爭分奪秒 銀行門口勸阻匯款人
2021年11月18日8時許,在法庫縣一家銀行門前,王先生的母親執(zhí)意要給網友匯款,說是用于支付網友給她郵寄汽車及金條的運費。王先生苦勸無用,便向公安局報了警。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對王先生的母親吳女士進行勸阻。面對民警的勸說,吳女士情緒異常激動,仍執(zhí)意要進行匯款。見狀,民警只好將母子二人帶回公安機關做進一步工作。經過民警近兩個小時的宣傳教育,吳女士終于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
原來,兩年前,吳女士在微信群內結識了自稱張某的人。張某稱自己一個人在國外生活,并通過長時間的交流與吳女士成為朋友。2021年11月17日,張某說公司獎勵給自己一輛越野車,他想把這輛車送給吳女士,還要送給吳女士一些金條,并稱他已聯系好了貨輪公司,但需要吳女士支付5000元郵費。
民警向吳女士詳細講解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并幫助她下載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民警再三叮囑吳女士,一旦發(fā)現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報警。
本溪警方破獲侵犯個人信息案
科技公司制作貸款網頁收集個人信息,并在公司開發(fā)的App上進行售賣,部分數據被電信詐騙團伙利用,為電信詐騙“精準供貨”。從遼寧省本溪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跨省破獲一起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分別在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宿遷市兩地共計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扣押涉案財物5000余萬,案件涉及公民個人信息500余萬條。
2021年12月,本溪市警方在打掉該市桓仁縣一個為電詐引流的話務團伙過程中獲悉,該團伙上線話務組織者孫某宣、孫某婷所提供的撥打電話數據來源于杭州某科技公司。為此,本溪市警方成立專案組對該公司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偵查,并于2021年12月28日對話務組織者孫某宣、孫某婷進行抓捕。
據二人交代,二人于2021年6月在網上認識一名叫“趙哥”的男子,并在其指使下由當初的話務員轉變成現在的引流團伙組織者,后期又幫助“趙哥”從杭州某科技公司購買大量用戶信息,總資金達300余萬元。
根據前期偵辦情況,本溪市公安局決定聯合多方警力跨省對該公司實施收網工作,于2022年1月13日分別在杭州、宿遷兩地共計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扣押涉案財物5000余萬,并于15日返回本溪。
經審訊,杭州某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有盜竊前科,于2018年底成立該公司。公司無其他正規(guī)業(yè)務,主要為制作貸款網頁鏈接在各大平臺發(fā)布,非法獲取有貸款需求的公民信息,并在其公司研發(fā)的平臺上售賣,其中部分數據被騙子利用實施電信詐騙。
據本溪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通過對數據進行精準分類,出售的個人信息最高可達79元每條。根據后臺數據統(tǒng)計,2020年初至今,該公司共計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達500余萬條,資金流水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