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唯有如此不懈努力,才能換來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政治領域海晏河清。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這一點,在傳承了數(shù)千年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已有充分體現(xiàn)。從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安灰砸?guī)則,不成方圓”,到國學名句“圣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都強調了制度的重要性!而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這樣偉大的黨而言,管黨治黨頗為不易,要建設好、管理好這樣一個大黨,更是離不開法規(guī)制度的保障。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而我們黨歷來也十分重視制度建設,并且從建黨第一天起,就把制度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黨的二大制定的章程,就是我們黨制度建設的早期成果。
時移勢易,踵事增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扎緊扎牢扎密管黨治黨的制度籠子,推動黨內法規(guī)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努力構建系統(tǒng)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讓權力在制度規(guī)范內運行,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沒有健全的制度,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腐敗現(xiàn)象就控制不住。2013 年1 月,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三不腐”,鮮明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此后幾年,習近平總書記站位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謀劃反腐敗工作,又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形成“三不”機制的戰(zhàn)略目標。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笔艑弥醒爰o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必須統(tǒng)籌聯(lián)動,增強總體效果。正如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所解讀指出的,一體推進“三不腐”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實踐中得到的重大啟示,將其提升到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明確其在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規(guī)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下一步,如何繼續(xù)鞏固反腐敗斗爭成果,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以嚴格的執(zhí)紀執(zhí)法增強制度剛性,扎牢“不能腐”的籠子;把黨史學習、思想教育成果轉化為“不想腐”的自覺,仍是一體推進“三不腐”工作的重中之重。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熟知“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深受諸葛亮賞識。但就是這樣一位人才,卻在諸葛亮北伐時,因違背軍令導致街亭失守,最后被諸葛亮下令處死。
諸葛亮作為主帥,手握將士的生殺大權,又對馬謖十分賞識,本可以放他一馬,但為何“揮淚”也要將其斬殺?原因莫過于,諸葛亮意識到,雖然斬殺馬謖會讓蜀國失去一名干將,但他違背軍令在先,如不按軍法處置,那么其他將士也很可能會將森嚴的軍法視作兒戲,所造成的后果將更為惡劣。唯有斬殺馬謖,才能以儆效尤。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談到,各項制度制定了,就要嚴格執(zhí)行,不能說在嘴上,掛在墻上,寫在紙上,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而應落實在實際行動上,體現(xiàn)在具體工作中。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再好的制度,不去貫徹執(zhí)行,必然會走樣、變形,成了“軟面條”“橡皮筋”。
一些制度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往往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執(zhí)行時各種各樣的搞“變通”、打“折扣”?!凹o綱一廢,何事不生?!睂τ谥T葛亮而言,如果不揮淚斬殺馬謖,其軍令將淪為一紙廢言;對于黨員領導干部而言,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黨中央決策部署時,如果只是高調表態(tài),卻“低調”執(zhí)行甚至不執(zhí)行,不僅會讓建章立制本身淪為“形式主義”,還會損害制度權威。因此,想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扎緊權力的籠子,不斷實現(xiàn)“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戰(zhàn)略目標,提高制度執(zhí)行能力和健全完善制度同樣重要、同樣緊迫。
人們發(fā)現(xiàn),當一扇窗戶被打破,如果無人理會,很快其他窗戶也會被打破,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破碎的窗戶是一種集體暗示:打破它沒有關系。一個單位乃至一個社會,都會受到“破窗效應”的影響。如果某些違法違紀行為無人追究,那么很有可能也會出現(xiàn)“破窗效應”,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很可能將不再敬畏黨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章制度也就逐漸淪為一紙空文。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堅持刀刃向內,嚴肅查處魏健、曹立新、劉建營、袁衛(wèi)華、原屹峰、明玉清、張化為、楊錫懷、邱大明、姜國文等蛻化變質的害群之馬,有力維護了隊伍純潔。實踐證明,強化監(jiān)督問責,防止出現(xiàn)“破窗效應”,是提升執(zhí)行力的關鍵。堅持制度執(zhí)行到人到事,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才能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讓人們對制度有敬畏心、對制度落實有責任感,才能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執(zhí)行離不開責任擔當。嚴明紀律、扎緊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制度規(guī)范內運行,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經(jīng)驗和重大成果。這些年,我們黨兩次修訂了《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將《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修訂為《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修訂《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等,都釋放出以鐵的紀律管黨治黨的強烈信號。這些準則、條例都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籠子,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把自己的位置擺正。
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需要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干部來共同承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整體而言,我們的絕大多數(shù)黨員領導干部都能保持初心、清正廉潔。但毋庸諱言,有極個別單位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卻缺乏擔當精神,對身邊同志存在的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者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不敢亮劍、不愿動真碰硬。
如何有效解決此類問題?中組部《黨建研究》2020 年第5 期刊發(fā)文章《加強領導班子政治建設 推動干部擔當作為》指出,要把完善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制度機制、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予以推進,包括健全完善“各級領導班子引領干事、推動擔當?shù)闹贫葯C制”“有為有位、能上能下導向激勵的制度機制”“干部培訓、提升能力的制度機制”“精準考核、獎懲分明的制度機制”“權責清晰、人盡其責的制度機制”“關心關愛、寬容保護的制度機制”等6 個機制。
從文章不難看出,強化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意識,防止黨員隊伍意識出現(xiàn)問題,根本上仍然需要靠制度機制??梢?,從確立制度,到執(zhí)行制度,再到如何確保執(zhí)行,制度建設的實踐發(fā)展是永無止境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永無止境的。通過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扎緊權力的籠子,不斷實現(xiàn)“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戰(zhàn)略目標,還需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