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侯睿哲
29歲時,梅蘭芳忙里偷閑,約幾位摯友到香山小憩幾天,既為切磋技藝,也為尋幽覽勝。有一次,他在一個幽密之處,發(fā)現(xiàn)一方掩映在綠蔭之中的巨石,一時興起,即在巨石上寫下一“梅”字,又在左下方寫了“蘭芳”兩個小字,后來人稱“梅石”。當時寫字的地方山高峰險,游人罕至,并沒有被外人發(fā)現(xiàn)。
過了一段時間,梅蘭芳對自己的題字深感不安:這不就是亂刻“到此一游”嗎?于是他主動找到當年主管香山慈幼院的熊希齡認錯,連連道歉說:“未經(jīng)同意就在石頭上寫字,我請求罰款或怎么處置都行?!闭卯敃r熊希齡正為辦學經(jīng)費短缺而發(fā)愁,便靈機一動說:“現(xiàn)在木已成舟,光認錯已無法彌補了。就罰你在香山搞一場義演吧?!泵诽m芳爽快答應,并在演出之后將全部演出收入11000元捐獻出來,解了熊希齡辦學的燃眉之急。現(xiàn)在,游人到此,導游都會風趣地介紹說:“那個‘梅’字不便宜,價值11000元!”
年輕的梅蘭芳擅自在園林勝跡上寫字,確實理虧,但他能及時反省,正視自己的過錯,主動“負荊請罪”,并甘愿承擔責任,也不失為君子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