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芮,李爭艷*,姚俊,韓雪,白景云,婁小平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1腎臟內科二,2血液凈化中心,3護理部,河南 鄭州 450052)
慢性腎臟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一般是因腎功能衰退,造成體內代謝物無法及時排出,從而致使水電解質失衡。隨著病情不斷進展,患者易出現(xiàn)難以逆轉的腎衰竭,加之治療帶來的經濟負擔,很多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甚至絕望等不良情緒,明顯降低其生活質量。既往臨床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給予積極治療外,還常輔以常規(guī)干預,但效果并不理想[1]。研究[2]表明,對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其治療依從性。鑒于此,本研究探討綜合干預模式對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按干預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7例。研究組中,男35例,女22例;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1.24±6.05)歲;原發(fā)病類型:慢性腎小球腎炎23例,糖尿病腎病22例,高血壓腎病10例,其他2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24例;年齡61~81歲,平均年齡(71.18±6.77)歲;原發(fā)病類型:慢性腎小球腎炎21例,糖尿病腎病23例,高血壓腎病12例,其他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常規(guī)宣教、心理安撫及注意事項告知等。研究組采用綜合干預模式:①健康指導:護士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采取健康教育手冊、針對性健康指導等方式進行干預,耐心向患者講解慢性腎臟病、臨床治療等知識,讓其知曉臨床治療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②心理護理:護士耐心與患者溝通,鼓勵其訴說內心想法,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后采用冥想、暗示及轉移注意力等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同時告知患者良好心態(tài)對于病情康復的重要作用,促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同時,囑咐患者家屬多鼓勵與安慰患者,讓其感受到家庭的支持,更有助于其良好心態(tài)的養(yǎng)成。③用藥指導:護士要耐心地囑咐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切勿隨意更改用藥劑量,對于年齡較大、記憶力較差者,可在其藥瓶上標明用藥劑量與頻次,并指導患者家屬監(jiān)督與督促患者用藥。④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與營養(yǎng)狀況,為其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糾正既往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多進食高優(yōu)質蛋白、低磷類食物,并多飲水,限制鈉鹽的攝入。⑤生活指導:護士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予以生活指導,囑咐其多休息,平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與運動,在運動時要選擇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打太極等,運動需循序漸進,以患者可耐受為宜。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血鈣、血磷水平。②心理狀況:于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 (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SAS以50分為界限,SDS以53分為界限,評分超過界限分則表示存在焦慮、抑郁情緒,且評分越高,焦慮、抑郁越嚴重。③生活質量:于干預前后采用腎病生活質量簡表(KDQOL-SF)[3]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腎臟疾病相關生存量表(KDTA)、健康調查簡表(SF-36)兩個部分,前者涵蓋癥狀、睡眠及認知功能等11個維度,后者涵蓋生理職能、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等8個維度,評分范圍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鈣、血磷水平研究組的血鈣水平高于對照組,血磷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鈣、血磷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兩組患者的血鈣、血磷水平比較(±s,mmol/L)
?
2.2 心理狀況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
2.3 生活質量干預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
綜合護理干預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一種干預模式,可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患者實際需求實施具有全面性、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近年來得到了臨床醫(yī)師與患者的一致認可[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鈣水平高于對照組,血磷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綜合干預模式可改善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血鈣、血磷水平。綜合干預模式針對患者飲食進行干預,可有效糾正以往不科學的飲食結構,提高飲食的合理性與規(guī)律性,在確保機體營養(yǎng)的前提下,有效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血鈣、血磷等指標水平。同時,健康指導可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臨床治療等的認知,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及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綜合干預模式可有效減輕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究其原因在于,采用冥想、暗示及轉移注意力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幫助其減輕不良情緒狀態(tài),維持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指導患者家屬對其多關心與照顧可使患者得到家庭情感支持,對其心理狀況的改善有積極作用[5]。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綜合干預模式可提高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為,健康指導、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及生活指導等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認知水平,改善其心理狀況,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并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飲食及生活習慣,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綜合干預模式可有效調節(jié)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血鈣、血磷水平,改善其心理狀況,有助于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