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 捷
鐘 捷/桑科草原即景 中國畫111cm×125cm2002年
鐘 捷/曜 中國畫181cm×97cm2012年
鐘 捷/曉 中國畫181cm×97cm2007年
寫生,或為記錄形象、搜集素材,或為基礎訓練、探尋技巧,或為有感而發(fā)、側重表達。創(chuàng)作,以吟詠情性為目的,真情實感了然于作品中。作品內(nèi)容多樣化、表現(xiàn)形式多元化,符合心性情感且具有豐富性的特點。
中西繪畫語言體系側重點不同,這是客觀事實。中華文明五千年以來從未中斷,在國民性格、審美追求與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影響下,注重主體文化建設,強調(diào)身心修養(yǎng)是重要方面。同時,對于外來文化采取甄別、學習、借鑒的態(tài)度,有助于拓寬視野、認識自身、提升自信以達到發(fā)展的態(tài)度和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特別是在當代,在強調(diào)科學發(fā)展和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時,需要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儒家、道家和禪宗中的思想精華。對于中國畫發(fā)展脈絡的認識,包括對于中國傳統(tǒng)思想“天人合一”的思維理念與“中和”審美觀念的認知,關于“氣韻生動”的效果和“形神兼?zhèn)洹钡囊螅八婆c不似”的造型與詩、書、畫、印的構成,以及涉及筆墨的審美范疇等,都需要專門進行學習研究。
鐘 捷/天憑日月人憑勤190cm×150cm2014年
↑鐘 捷/慕士塔格峰下即景193cm×185cm2018年
↓鐘 捷/麗江古鎮(zhèn)早市所見33.5cm×33.5cm2013年
鐘 捷/高原人 中國畫124cm×248cm2012年
中國繪畫的造型觀念,基于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征和審美認識。在《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源流》中引述陸機所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贝搜砸徽Z道破中國傳統(tǒng)繪畫表現(xiàn)功能的特點。在《后漢書·張衡列傳》中有“譬猶畫工惡圖犬馬而好作鬼魅,誠以實事難形而虛偽不窮也”的記載,足見有客觀物象可依的造型較之虛幻臆造更加難于刻畫。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圖》和《人物御龍圖》帛畫,其主題為“引魂升天”之意。飄逸的線條增強了造型的運動感,它讓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當時繪畫以線造型表現(xiàn)主題的面貌。常任俠說:“以線條作畫,到漢時已經(jīng)確立,并且達到成熟的階段?!蓖跹訅墼凇鹅`光殿賦》中說:“圖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寫載其狀,托之丹青。千變?nèi)f化,事各繆形。隨色象類,曲得其情。”其中,“寫載其狀”的形似是為了達到“曲得其情”的神似,這是漢代對于繪畫審美的要求,也為之后顧愷之“以形寫神”說和謝赫“隨類賦彩”說奠定了先聲和基礎。據(jù)《世說新語·巧藝篇》記載:“顧長康畫人,或數(shù)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媸,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此指眼睛)中。’”此處印證了顧愷之“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的觀點,這對中國畫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宗白華說“就要靠內(nèi)心的體會,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對象形象內(nèi)部去,這就叫‘遷想’;經(jīng)過一番曲折之后,把握了對象的真正神情,是為‘妙得’”。蘇軾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詩中所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言外之意強調(diào)形似之上的神似應該更加重要。原濟在《苦瓜和尚畫語錄·林木章第十二》中說:“古人寫樹,或三株、五株、九株、十株,令其反正陰陽,各自面目,參差高下,生動有致。吾寫松柏古槐古松之法,如三五株,其勢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躚排宕。”指出形象的姿態(tài)造型要呈現(xiàn)作者精神感情。從前面所舉幾點綜合來看,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造型觀念,可以拓展理解為形象造型不臆造,并且刻畫表現(xiàn)注重達到生動自然的效果。在《歷代名畫記·卷十·唐朝下》中有記載:“張璪……尤工樹石、山水,自撰《繪境》一篇,言畫之要訣,詞多不載。初畢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見驚嘆之,異其唯用禿毫,或以手摸絹素,因問璪所受。璪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毕蜃匀粚W習,從自然中獲得養(yǎng)分和靈感,在作品中體現(xiàn)自身的精神追求,這是創(chuàng)作的目的和意義。
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呈現(xiàn)的魚紋線描,到河南臨汝閻村出土的彩陶缸“鸛魚石斧圖”,標志著中國史前意象繪畫由圖紋裝飾繪畫朝著客觀物象繪畫方向發(fā)展。在刻畫形象造型的同時,也在拓展筆墨豐富的表現(xiàn)力,展示其自身的審美價值。逐漸發(fā)展的筆墨技法,即是技術水平的展示,更是承載不同時代、不同作者喜怒哀樂的精神指向。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談到書法本質(zhì)問題時說:“與天為徒,與古為徒。”意為既要向自然學習規(guī)律,也要向前人學習變化。他說:“篆書要如龍騰鳳翥,須婉而愈勁,通而愈節(jié),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薄肮首×m(深)氣長,隸取勢險節(jié)短(書勢險峻迅捷,節(jié)奏短而有力),蓋運筆(筆毫在筆畫中間運行)與奮筆(行筆迅捷短促而有力)之辨(辨別)也?!惫P法運用的不同會帶來形象造型風格特征的區(qū)別。水墨畫借鑒書法運筆味道的傳統(tǒng)流傳至今,只是較之書法更加寬泛自由。鐘繇在《筆法》中說:“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钡拇_,人的品質(zhì)、學養(yǎng)等主觀因素,影響著審美取向及藝術形式的選擇。其中對于“度”的把握,這就需要作者自己領悟。曹植在《贈丁儀王粲》中講到“中和誠可經(jīng)”,這種不偏不倚、不激不厲的“中和”境界是中華民族審美理想的歸宿。
從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春秋戰(zhàn)國“帛畫”到唐宋“丹青”,經(jīng)歷元明清直至于今,無論“工筆”或“寫意”,“水墨”“淺絳”或“青綠”等,在漫長的發(fā)展進程中,中國繪畫語言表現(xiàn)方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形成了深厚的傳統(tǒng)技法,講究筆墨就是其中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
鐘 捷/童趣136cm×68cm2014年
鐘 捷/人物寫生136cm×68cm2016年
古籍文論中對筆墨關系的論述很多。例如,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到“骨法用筆”;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所說的“骨氣、形體,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笪重光在《畫筌》中所說的“墨以筆為筋骨,筆以墨為精英”;原濟題畫詩跋時所說的“筆墨當隨時代”等表達是開放態(tài)度的直接體現(xiàn)。
中國傳統(tǒng)繪畫經(jīng)典作品,大都不以摹擬客觀現(xiàn)實為必要,作品情境狀態(tài)往往是按照自然運動規(guī)律進行意象刻畫和表現(xiàn)。蘇軾在《書吳道子畫后》指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意”的表現(xiàn)勝于法度與豪放,“新意”“妙理”則包含了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志趣。當寫生和創(chuàng)作貼近生活,在把握視覺直觀效果的同時,強化自身感受,蕩除閉門造車的程式化、概念化的保守傾向,探索形式表現(xiàn)多樣化,就會使作品充滿生機。
鐘/捷 香風243cm×145cm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