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嘯虹
(蓋州市自然資源事務中心,遼寧蓋州 115200)
刺龍芽(Aralia elataSeem),又名刺棱菜、刺嫩芽、樹頭菜,學名龍枒楤木,為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1.5~6 m,小枝淡黃色,疏生、細刺,生于林緣或林中。其嫩莖作蔬菜食用,不僅味美香甜,清香醇厚,野味濃郁,而且營養(yǎng)豐富,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野生刺龍芽在長期的自然進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蟲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可以不用化肥農藥進行人工栽培,是現代餐桌上難得的天然綠色食品,刺龍芽蔬菜栽培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較高的經濟效益[1]。刺龍芽是野生樹木,因此,苗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條件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壤土和沙壤土,栽植時間應在苗木芽萌動之前進行,東北地區(qū)一般在4 月中上旬。栽植時,要將苗木植于穴中央扶正,根系要舒展,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先填濕的表土至坑深2/3,輕提苗木后踩實,覆底土,再踩實,最后覆一層虛土,埋土深度至苗木根上部1~2 cm左右[2]。本試驗選擇的是楊樹林下不同郁閉度進行栽培,栽植后對不同郁閉度的刺龍芽的萌芽時間、出苗時間、成活率、苗高、地徑等因素進行對比分析,從而選擇出楊樹林下不同密度下栽培方式。
本試驗選擇在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楓林谷林場,位于遼寧東部山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7′~125°40′,北緯40°54′~41°32′,屬中溫帶大陸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2 685.6 h,年平均降水量610.6 mm,年平均氣溫7.4 ℃。無霜期156 d。是遼寧省刺龍芽繁育基地。
試驗林:2015 年營造的中遼1 號楊,密度為1.5×4(m),1.5×5(m)、1.5×6(m)。平均樹高9.1 m,平均胸徑8.5 cm。
試驗苗:刺龍芽苗木選擇苗圃培育的一年生實生苗,要求苗高10 cm以上,地徑不小于0.8 cm,根系長度超過20 cm。
在3 種不同密度楊樹林下進行栽植刺龍芽,每種密度下栽植的刺龍芽的株行距是80×100(cm);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
表1 試驗處理
刺龍芽繁殖方法包括扦插、根段繁殖、分株、種子繁殖等,此試驗選擇的根蘗苗定植方式[3],在不同郁閉林下進行栽植,株距80 cm,行距100 cm。
2.3.1 整地起壟
在栽植前要進行細致整地,否則會直接影響刺龍芽的根蘗繁殖能力,整地時要將林地內草皮、土塊打碎,撿出石塊、樹枝等雜物,機械靶地,靶地深度40 cm,起梯形壟[4],壟底寬60 cm,壟面寬40 cm,壟高20 cm,采取條溝栽植方式以便后期澆水。
2.3.2 初植密度
可根據經營目標和具體條件來確定,一般林下栽植可采用株距在50~100 cm、行距在100~150 cm。
2.3.3 栽植
做到隨起苗、隨運輸、隨栽植,栽植苗切勿風吹日曬,土壤要濕潤,栽后灌水,覆土時腐殖土放在根系周圍。栽植在苗木萌動之前進行,一般在4 月中上旬,刺龍芽定植后應澆透水1次,原則是保持坑內濕潤以利出苗。
2.3.4 撫育管理
出苗后可根據天氣、土壤、苗勢酌情澆水。要控制住雜草,原則是見草就拔,拔小、拔早,以防草大拔時帶苗。
斷根:定植第二年春季在葉芽萌動前,要進行斷根處理,促進刺龍芽的根蘗繁殖。
剪枝:修剪在早春樹液流動前完成剪枝,原則使株高適于采收,促進多發(fā)枝條和根系發(fā)育,提高產量,修剪時靠近枝條基部,留4~6 個側芽,將上部剪去,修剪時間一般在5月中、下旬為宜。
追肥:根據地力和生長勢,適當進行追肥,農家肥及化肥均可,農家肥可直接鋪在壟上或穴上,化肥刨坑施入覆土,每株施用腐熟農家肥或有機肥1~2 kg。
病蟲害防治:刺龍芽在栽植條件下極易引起病害發(fā)生,常見病有立枯病,發(fā)現時可用福爾馬林藥液消毒,為了預防病害發(fā)生,栽植時可用乙磷鋁濕粉劑500 倍液噴灑根部。蟲害主要有卷葉蟲和蚜蟲,可用敵敵畏、滅殺靈、敵殺死等藥劑防治。
采取全株調查方式,栽植第1 年調查每個處理的刺龍芽的萌芽時間、出苗時間、成活率;栽植第二年調查生長量和單株產芽量,然后對不同處理的調查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栽植后,對不同郁閉度林下栽植的刺龍芽進行萌芽時間、出苗時間以及成活率進行全株調查,結果如表2。
表2 不同處理萌芽、出苗、成活效果
由表2可以看出;各處理間的刺龍芽萌芽時間、出苗時間相差1~2 d,成活率相差1%~2%,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說明在林下栽植刺龍芽萌芽時間、出苗時間和成活率受楊樹林郁閉度影響不大。
栽植后第一年和第二年調查不同郁閉度下的地徑增長量和株高增長量,栽植后第三年刺龍芽開始產芽,調查不同郁閉度下的刺龍芽單株產芽量,取平均值。詳見表3。
表3 不同處理地徑、株高、產芽效果
由表3得知:3個處理下栽植的刺龍芽在地徑增長量、株高增長量和單株產芽量排序是T1>T2>T3;T1與T2相比地徑增長量增長50%、株高增長量增長54.2%、單株產芽量增長100%;T1與T3相比地徑增長量增長75%、株高增長量增長85.7%、單株產芽量增長133%。由表4多重比較得知:3個處理下栽植的刺龍芽的地徑增長量、株高增長量和單株產芽量相比T1與T3差異極顯著;T1與T2差異顯著。
表4 地徑、株高增長量和單株產芽量多重比較
栽植第一年通過萌芽時間、出苗時間、成活率得知:不同郁閉度的林下栽植的刺龍芽萌芽時間、出苗時間相差1~2 d,成活率相差1%~2%,差異不顯著。栽植第三年通過地徑、株高、產芽量調查顯示:不同郁閉度的林下栽植的刺龍芽生長性狀差異顯著,郁閉度在0.75 的栽植的刺龍芽在地徑、株高、產芽量遠遠高于郁閉度在0.46和0.65林下栽植的刺龍芽。經過楊樹不同郁閉度的林下栽植刺龍芽試驗得知:郁閉度在0.75的楊樹林下栽植刺龍芽的成活率和產芽量不受影響,郁閉度在0.46~0.65的楊樹林下栽植刺龍芽成活率不受影響但產芽量大大降低,只有郁閉度為0.75的林下的1/3,所以,建議楊樹林下栽植刺龍芽最佳郁閉度為0.75以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消費觀念也在發(fā)生變化,在飲食上,原來的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魚大肉已受到冷落,而無污染、低脂、低糖、多纖維、多維生素的具有防病治病、保健益壽的山野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5]。刺龍芽在自然環(huán)境中自由生長,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高,生長快而且成本投入少,風險小,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目前,人工栽培還處于起步階段,資源少,社會需求量在增大,有著巨大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因此,刺龍芽人工栽培有著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