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斌
(甘肅省榆中縣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 榆中 730100)
糖尿病腎病是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臨床治療主要以控制血糖為主。本研究著重探討采用復方黃芪湯加減聯合骨化三醇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60.53±1.12)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11±1.03)年;干預組,男患22例,女患18例,年齡42~80歲,平均年齡(60.63±1.22)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21±1.05)年。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2)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腿痛、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胸悶等癥狀;(3)患者及家屬知曉研究內容與目的并自愿配合。排除標準:(1)合并腎功能衰竭者;(2)精神異常或無法溝通者;(3)臟器發(fā)生器質性病變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降糖、控制飲食、利尿及保腎等治療,控制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
對照組:口服骨化三醇軟膠囊,每次0.25 μg,每天1次。
干預組:聯合使用骨化三醇與中藥復方黃芪湯加減治療,中藥配方如下:黃芪25 g,玄參、麥冬各15 g,白術、川芎、赤芍、五味子、丹參、山藥、當歸各12 g,甘草、生地黃各6 g。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辨證加減治療。血壓偏高者增加鉤藤10 g、天麻10 g;血脂水平偏高者在基礎藥方中增加10 g草決明;有水腫癥狀者在基礎藥方中增加10 g車前子、10 g澤瀉;伴有視力模糊癥狀者可增加10 g菊花、10 g青葙子;脾腎陽虛兼瘀毒型者增加10 g附子;濕濁兼瘀毒型者增加10 g藿香;心腎陽虛兼瘀毒型者增加10 g熟地,用水煎煮取湯汁,每日服用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周。
(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血糖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腎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好轉,血糖指標基本得到控制,腎功能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未緩解,血糖與腎功能指標未改善。(2)對比FBG、2hPG、HbA1c。(3)對比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包括BUN(即血清尿素氮)與Scr(即血清肌酐)。
干預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total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干預組的各項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干預組的各項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對比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一旦發(fā)現大量蛋白尿就可能嚴重損害腎功能,所以治療該病的首要任務就要控制血糖水平。中醫(yī)學認為糖尿病腎病屬“水腫”“消渴”范疇,病久可深入經絡,損傷腎絡腎體,進而引發(fā)腎臟功能失調。復方黃芪湯中的黃芪是君藥,具有補氣固表、益氣健脾作用;山藥、麥冬、白術和玄參等是臣藥,具有補腎滋陰健脾作用;藥方中的赤芍、丹參、五味子和川芎能收斂精血、活血、涼血,生地黃能止血、生津、清熱,甘草能調和上述各藥,在此基礎上聯合復方黃芪湯加減治療可進一步提升其臨床療效[1-2]。本次研究中,干預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干預組的FBG、2hPG及HbA1c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干預組的BUN、Scr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聯合使用骨化三醇和中藥復方黃芪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腎病在控制血糖、改善腎功能、緩解臨床癥狀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