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DIA LI
我們聯(lián)系劉昕時,她才從紐約搬到倫敦沒多久,已經迫不及待去羅馬狠狠逛了一圈,讓歐洲的歷史氣韻把她在美國生長出來的當代性往截然不同的尺度上適度拉拽,用劉昕的話說:“眼睛最需要審美體驗,你很難在身處紐約市中心的時候去幻想沙漠?!绷_馬就是一座能讓人“幻想沙漠”的城市:到訪者總能清晰地看見文明在彼此之上消亡和延伸——從這個維度上理解,歷史與宇宙有著極大的相似,這對這位既關注宏觀宇宙、又關心具體人類的年輕藝術家而言再好不過了——因為真實地到不同的尺度和時空里培養(yǎng)眼睛,而后活成自己想象中作品的樣子尤為重要。
自以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身份進入公眾視野伊始,每當人們談及劉昕與她的藝術創(chuàng)作,太空、工程師、機械裝置、科技與藝術這幾個關鍵詞都無法被忽略,作為MIT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太空探索”計劃的藝術策劃者,她一直進行著“后人類式”實驗生活課題。無論是早期在失重漂浮狀態(tài)下完成的表演作品《軌道編織者》(Orbit Weaver),還是將自己的智齒發(fā)射進太空的裝置作品《脫離》( Living Distance),又或是近期借裝設在香港的天線讓觀眾聆聽太空中廢棄衛(wèi)星發(fā)出的訊號聲效的數碼作品《地表之下 別無他物》 (The Earth Is anImage),以及在大漠中尋找火箭殘骸的系列作品《白石》 (The White Stone),劉昕的創(chuàng)作精準地擊打著人們對太空藝術的想象——理性、精密的同時夾帶著神秘與浪漫。她似乎理所當然因為這些標簽被大眾認識和記住,但倘若多加審視,又會發(fā)現她的思考與實踐顆粒度極高,標簽僅僅是巨大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
太空藝術:在更大的尺度里審視世界
什么是太空藝術?劉昕在MIT媒體實驗室任職前三年的工作有一大半是在學習和整理太空藝術的歷史,在她的梳理中,20世紀70年代,NASA定義最早的太空藝術為“藝術家對未來太空行星的想象”,因此有過為數眾多描繪火星、飛船的繪畫作品;到后來逐漸有藝術家將作品送入太空或是圍繞太空主題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而如今,大眾對太空藝術顯然可以有更廣闊的理解。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了解,以及全球化發(fā)展帶來的宇宙觀的變化,太空藝術的領域也越來越廣,人們逐漸意識到地球是一個共同體星球,存在于地球上的一切應當作為一個整體去思考其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模式。所以劉昕認為“現在去聊太空藝術,不僅是在地表上向外看,更多的是我們去理解一個社會、一個種族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當中去生存以及理解這個世界。在這個意義上,太空藝術的范疇就變得很廣,無法僅僅只以NASA或者宇航局這樣的一個科學層面上太空競賽的語境來限制其可能性”。
對劉昕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而言,太空是極其宏大的命題,它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尺度轉換的方式。在交流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她直接、不帶偏見的宇宙觀:一方面來自她對宏大敘事的懷疑,另一方面則是她在了解太空之后誠懇地讓創(chuàng)作的關注點落腳于朝夕生活的地球本身,對太空的探索和創(chuàng)作讓她得以在更大的尺度里審視世界和自身。
“可能太空是一個很好的引子,但并不意味著我們所有的東西都要去外太空尋找答案。”劉昕坦言她更關注地球本身,而太空只是為她提供了更大的尺度和框架,“我們在了解太空之后,對地球的認知也會產生變化,例如當我們知道有了其他星球和銀河之后,意識到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個點而已,這對我來說更多是一種心理層面上的認知。”——比起電影《星際穿越》這類硬核科幻片所要表達的內涵,劉昕更關心在心理認知發(fā)生轉變之后,人類應該如何在后人類視角下的宇宙中自處,應該如何在歷史中關心普通人的命運,應該怎樣對待地球上細小如花草魚蟲這般具體的事物。
高效的思維方式和赤誠的出發(fā)點、結構性的創(chuàng)作邏輯和有力量感的人文主義,在劉昕的作品中不言自明,她更希望觀眾從中體驗到個人情感而非宏大敘事,從這一點上來講,太空重要,但又好像不那么重要了。
藝術與技術:科學是一種創(chuàng)作語言
正如黑人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繞不開黑人的身份,女性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繞不開女性的身份,無論創(chuàng)作重心是否聚焦于此,身份和背景是創(chuàng)作者繞不開的基因,在劉昕身上,科技和理性即是一串這樣的基因。這首先來自她在石油城市克拉瑪依度過的青少年時期,如果要仔細區(qū)分地緣帶來的差異,中國北方的文明是一種更為理性的、崇高的人本文化,和許多其他北方藝術家相似,劉昕對地球和自然的感受更多是戈壁灘、沙漠、石油這樣堅硬、粗糲的物質狀態(tài),“地球是美麗又脆弱的地方,一旦我們面對宇宙中的殘酷現實,會意識到這個世界有更基本的元素、有看似堅硬的底層樣貌?!边@些最原始、最底層、最本質的狀態(tài)更吸引她的目光,也使得她的創(chuàng)作隱約透出一種冷寂的氣氛。
除此之外,劉昕大學本科機械專業(yè)的背景將她擅長的創(chuàng)作媒介拓寬到了機械和金屬材料上,她習慣親手打磨裝置或雕塑作品,在制作模型時的材料選擇上也一定是金屬優(yōu)先。這并非劉昕刻意為之,而是她對這類材料有著“難以控制的偏好”,其質感又恰好符合絕大多數人對于一件“太空藝術作品”在外觀上的想象。久而久之,在她的創(chuàng)作里,“科學是一種語言,有其自身的邏輯和隱喻,韻律和彈性”。而藝術與技術、感性與理性也不是沖突的兩端,它們不僅刻印在劉昕的創(chuàng)作基因中,也成為她進行自我探索的索引:“我相信做藝術到最后都是自畫像的過程,把自己畫出來就好了,”劉昕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無比真誠,“但是你也要相信不管怎么畫,不管外界怎么看,藝術家自身作為人的狀態(tài),都應該真實地呈現出來?!?/p>
談及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計劃,劉昕最近對“冷凍人技術”很著迷,她覺得這背后是人類對于永生、延續(xù)后代的底層欲望,讓她既興奮又恐懼。而我們在這次對話中,看到一位同時有著極端理性創(chuàng)作語言與極端感性人文關注的成熟藝術家,在跨越疆界的后人類時代,無論太空、世界、科技對她而言意味著什么,無論它們如何拓寬想象與創(chuàng)作的邊界,劉昕始終關心自己是否能在創(chuàng)作中有一種舒適的姿態(tài),是否能在生活中一直保持好奇的、批判的、感性的、作為人的狀態(tài),真誠且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