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萍
【摘要】英語的某些句式與中文某些文言文句式非常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可在課堂教學(xué)中將兩種不同語言的相似句式進行類比,利用學(xué)生的英語基礎(chǔ)強化其對文言文句式的理解,通過生動的舉例加深學(xué)生的記憶,讓學(xué)生聽得懂、樂意聽,既豐富了教學(xué)形式也有助于學(xué)生提升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文言文;類比教學(xué);提升閱讀能力
文言文是古典文學(xué)的精髓,歷經(jīng)五千年傳承積淀,成為當之無愧的文化瑰寶,對于研究古代文學(xué),提升國學(xué)修養(yǎng),傳播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文言文不同于淺白、易懂的白話文,它遠離社會現(xiàn)實生活,時代久遠,枯燥無味,艱深難懂。筆者在多年的教學(xué)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文言文教學(xué)始終是語文教學(xué)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學(xué)生一看到文言文就怕,一上文言課文就暈;老師在課堂上費盡口舌,學(xué)生卻不知所云;學(xué)生解答文言題目時,總是錯誤百出,甚至意思完全顛倒,令人啼笑皆非。筆者基于自身一定的英語讀寫能力,發(fā)現(xiàn)英語中部分句式與某些文言文句式非常相似,把文言句式和英文句式作比較,通過生動的舉例加深學(xué)生的記憶,讓學(xué)生聽得懂、樂意聽,從而激發(fā)學(xué)生對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興趣,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我們知道,文言文有多種句式,文言文句式分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兩大類。其中特殊句式又可分為:倒裝句、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四大類。各種句式,各有特點,其中倒裝句是最復(fù)雜的。本文特以倒裝句為例進行分析與類比。倒裝句有四種句式: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謂語前置四類。下面逐一分析。
一、賓語前置
現(xiàn)代漢語中語句的順序一般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賓語置于謂語之后,但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強調(diào)賓語,把賓語提前,使得句子的結(jié)構(gòu)更加靈活,既重點突出賓語的內(nèi)容,讀起來又音節(jié)明快,短促有力,從而使整句話表達的意義更加鮮明,更加準確,更加生動有力。例如:“忌不自信”“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良問曰:大王來何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等,這些都是典型的賓語前置句式。然而,很多學(xué)生不習(xí)慣認讀這樣的倒裝句式。例如,在講到《鄒忌諷齊王納諫》“忌不自信”這句話時,有的學(xué)生把它翻譯為:鄒忌沒有自信心。顯然,他們沒有掌握賓語前置句式的分析技巧,導(dǎo)致翻譯錯誤。
賓語若需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何陋之有?”“夫晉,何厭之有?”“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這種類型的句子其關(guān)鍵是疑問代詞充當了賓語(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顯然,這種句式和英語中的特殊疑問句很相似。例如: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你在找什么?
Who(m) did you meet on the street?
你在街上遇到了誰?
在英語的特殊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前置,則形成了倒裝句。在對學(xué)生講解文言句式時,用此類通俗易懂的英語句型和文言句型進行類比,學(xué)生會發(fā)現(xiàn)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理解起來就不再困難。
2.在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這類句式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否定句,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必須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時人莫許之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等。
在英語中,當never、hardly、seldom、little、few等否定詞置于句首時,其后要用部分倒裝。例如:
Never did I see him again.
后來我再也沒見到過他了。
Hardly does she have time to listen to music.
她幾乎沒時間聽音樂。
從上述舉例可見,文言文否定倒裝和英語否定倒裝非常類似。既然學(xué)生對英語的否定句型耳熟能詳,那么通過課堂比較之后,他們再遇到文言文否定倒裝句時,就能輕松地理解賓語前置句式了。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八魏巫镏??”在《莊子》中“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里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睂W(xué)生總是分不清楚此句中“之”的意思。如果能理解這里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學(xué)生以后就不會混淆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了。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句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二、定語后置
賓語和定語是兩個不同的語素,在句子中處于不同的位置。賓語是謂語動詞的接受者,而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制和說明其后面的主語和賓語。在文言文里,有時為了突出和強調(diào)定語,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后置”。定語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種重要句式,它有以下幾種形式:
1.定語放在中心語后,用“者”字結(jié)尾,組成“中心語+后置定語+者”的格式。例如:
(1)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鄒忌諷齊王納諫》)
(3)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2.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上“之”,組成“中心語+之+后置定語”的格式。例如: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蘭亭集序》)
3.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之”,再用“者”字結(jié)尾,組成“中心語+之+后置定語+者”的格式。例如:
(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2)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勾踐滅吳》)
4.數(shù)量詞用作定語,大多放在中心語的后面,格式為“中心語+數(shù)(量)詞”。例如:
(1)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2)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陳涉世家》)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
巧合的是,在英語中也有定語從句,并且也是將定語放在中心詞后面。
例如:
Mary is a girl who is beautiful.
Mary是一個漂亮的女孩。
本例中,主句是“Mary is a girl”,從句是“who is beautiful”,用來修飾前面中心詞“girl”,強調(diào)是漂亮的女孩?!癢ho is beautiful”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用作定語修飾前面的“girl”,這種句式在英語中稱作定語從句,文言文中叫做定語后置,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三、狀語后置
狀語后置與定語后置易混淆,區(qū)分這兩種后置句的簡單方法是看中心語的詞性。定語是指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的,修飾的中心詞是名詞或代詞。狀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方式、狀態(tài)的,一般由形容詞和副詞充當,修飾的中心詞是動詞或形容詞。
在文言文中,副詞、形容詞、動詞詞組、介賓詞組等用在謂語后面,意義上對謂語起修飾限制作用,就是狀語后置。狀語后置通常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后作狀語。
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xué)》)
譯文: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
無獨有偶,在英語中狀語可以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用作狀語的通常是副詞、介詞短語等,狀語一般放在被修飾的詞之后,也是狀語后置。例如:
l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I arrive in Beijing.
我一到北京就給你打電話。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一般都作狀語后置。
例如: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譯文:詳細地把事情告訴了他。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
例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譯文: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們聽聞見識事情本來也比我早。
文言文中常用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而英語中常見的是從句作狀語后置。既然類似,即可進行類比教學(xué)。英語中常見的狀語后置句型有:
She goes to work early.她很早去上班。
You should have put the book where you found it.
你本應(yīng)該把這本書放在你曾找到它的地方。
I was not kind to him when he was rude.
當他粗魯?shù)臅r候我對他不友好。
四、謂語前置
現(xiàn)代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一般置于主語之后。在古代漢語中,有時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一些比較簡單的不帶賓語的謂語,就可以把謂語提到主語前面,以強調(diào)謂語,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情感。謂語前置也稱主謂倒裝或主語后置。
例如《愚公移山》中的一句話:“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聰明了)。表達者就是為了強調(diào)突出“甚矣”兩字的語氣與情感,特意將它置于主語“汝之不惠”之前。但是如果按照句式直譯—“太過分了,你這么不聰明”,則表達不出作者的原意了。
此類倒裝句,英語中比比皆是。例如:
Here comes the bus.
公共汽車來了。
Away went the runners.
賽跑選手們跑遠了。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English.
只有這樣才能學(xué)會英語。
我們在英語翻譯時,遇到這些特殊句型,自然會用主謂倒裝句。在文言文中,我們同樣可以借鑒主謂倒裝句的翻譯方法。前提是要區(qū)分“謂語前置”的幾種情況。
1.謂語因具有詢問意義而前置。例如: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p>
“誰與,哭者?”其中的“與”是語氣詞“歟”的意思,整體可視為謂語前置句,謂語因具有詢問意義而前置,翻譯成現(xiàn)代語就是“哭的人是誰呢?”
2.謂語因具有感嘆意義而前置。例如:公嘆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這句話的意思是:齊景公感嘆說:“這屋子真漂亮??!不知道以后將被誰據(jù)有?”文中為了突出強調(diào)這房子漂亮,將具有感嘆意義的“美哉室!”予以前置。又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這句話也把謂語放到主語前面了。
通過上述分析和舉例說明,在文言文教學(xué)中,英語的倒裝句型確有可資借鑒之處,適當引用英語的倒裝句有助于提高學(xué)生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興趣,加深對文言文倒裝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