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炯權(quán) 賀程
著名作家丁玲,是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女性。這位幾歲便跟隨母親外出生活、求學的“文小姐”,年輕時寫小說抨擊國民黨政府的腐敗黑暗,被捕入獄。出獄后她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事業(yè),用手中的筆當槍,成為毛澤東眼中的“武將軍”。盡管“文革”中遭受打擊,但她始終忠誠于黨的信仰。晚年冤假錯案得以平反后,她踏上了闊別幾十年的故土。去世后,她的骨灰遷回了故鄉(xiāng)安葬,從此,她的靈魂守護著這里的青山綠水,見證著家鄉(xiāng)的美麗蝶變……
家風傳承,澧水邊走出“文小姐”
從臨澧縣城往西驅(qū)車十幾分鐘,經(jīng)過一塊寫著“湖南省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蔣家村”的標識牌,再拐進一片山水相映、樹木蔥蘢的開闊地,在茂密的翠竹叢中,一座青磚黛瓦、飛檐翹角的仿明清徽式建筑映入眼簾,屋門口的匾額上“丁玲故居”四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
“堂姐4歲就離開老家了。”丁玲堂弟、現(xiàn)年75歲的蔣宗棣告訴記者。丁玲原名蔣偉,字冰之,1904年出生于臨澧縣佘市橋黑胡子沖(現(xiàn)蔣家村)。當年的蔣家大院十分氣派。丁玲4歲那年,父親病逝,蔣家逐漸衰落,大院也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如今在原址重修的丁玲故居,還保存著大院的半堵老墻,似是在陳述著這里的百年滄桑。
“伯父去世后,堂姐跟隨母親從蔣家大院遷出,移居常德舅父家?!笔Y宗棣說,伯母余曼貞受新思潮影響,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1911年,余曼貞在常德女子師范學校讀書時,將7歲的丁玲放在該校幼稚班啟蒙學習。次年,余曼貞考入位于長沙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8歲的丁玲隨母親在此讀小學二年級。母女同讀一校,引發(fā)了人們的好奇與爭議。丁玲每天跟隨母親去上學時,街道兩旁常常有人從大門縫里往外張望,像看西洋鏡一樣感到新奇。而一些親戚、族人則在背后議論:一個名門的年輕寡婦這樣拋頭露面,成何體統(tǒng)?但余曼貞從來不理睬這些議論,她白天依然帶著女兒到校上課,晚上在家挑燈夜讀。后來丁玲回憶說:“開學那天,學生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我母親穿得很素凈,穿著一件寶藍色的薄羊皮襖和一條黑色百褶綢裙。她落落大方的姿態(tài),很使我感到驕傲呢……母親在家里燈下攻讀,在學校還廣結(jié)女友?!笔Y宗棣告訴記者,伯母余曼貞和學校六位過從甚密的女友結(jié)為干姐妹,其中就包括婦女運動先驅(qū)向警予。
“堂姐與伯母生活很艱苦,但伯母對堂姐的教育卻不敢怠慢?!笔Y宗棣欽佩地說。1913年,余曼貞到桃源縣立女子小學教書后,丁玲也入該校讀書。課余,除了教女兒《古文觀止》《論語》《孟子》及古代詩詞,余曼貞還常給丁玲講秋瑾、法蘭西革命女杰羅蘭夫人的故事。母親追求新思潮、新文化的果敢與韌性,厚植在丁玲心中。正因如此,1922年,少女丁玲才得以解除與表兄的包辦婚姻,到上海大學讀書,到北京生活,并接觸到瞿秋白、馮雪峰等早期共產(chǎn)黨人。
“跟隨母親走南闖北對社會的體驗,為丁玲日后的創(chuàng)作累積了豐富的素材?!迸阃浾卟稍L的年逾七旬的臨澧縣作協(xié)主席尹德立說。1927年底,丁玲的小說處女作《夢珂》,被大編輯家葉圣陶看中,刊發(fā)在《小說月報》的重要位置。1928年,丁玲的中篇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又在《小說月報》頭條刊發(fā)。小說借主人公莎菲對愛情的追求和不滿,抒發(fā)了作者對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黑暗社會的抗議,反映了找不到生活出路的苦悶心情。小說主人公莎菲的思想、性格,感情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體現(xiàn)了婦女的尊嚴和人性的蘇醒?!渡婆康娜沼洝返於?0世紀30年代丁玲的文學成就,她因此被魯迅稱為當代中國“唯一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
投身革命,奔赴延安的“武將軍”
穿梭在由珍貴照片、親筆書信、初版書籍等組成的丁玲生平事跡陳列館,無不讓人感慨這位偉大女性波瀾壯闊的人生之路。展廳過道,一座丁玲銅像令人駐足,少女時代的憂郁、困惑,已被一種篤定而生機蓬勃的氣質(zhì)所取代??梢钥闯?,投身革命、封狼居胥才是丁玲當時最深切的愿望。而她這個愿望的達成,卻經(jīng)過了千難萬險。
1930年5月,丁玲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為魯迅旗幟下的“左聯(lián)”斗士。次年,她的伴侶、著名左翼作家、共產(chǎn)黨員胡也頻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在白色恐怖面前,丁玲勇敢出任“左聯(lián)”機關(guān)刊物《北斗》主編。1932年3月,丁玲在瞿秋白等人見證下,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這期間,她創(chuàng)作的《水》《奔》《某夜》《法網(wǎng)》《消息》《夜會》等作品,從不同側(cè)面描寫了工農(nóng)群眾的苦難生活。
一連串抨擊國民黨政府的動作,讓丁玲迅速成為敵人的眼中釘、肉中刺。1933年5月14日中午,丁玲丈夫馮達外出返回家時被特務跟蹤,夫妻倆一同被捕。消息傳開,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紛紛發(fā)起抗議和營救活動,但都未能成功。一度傳說丁玲獄中被暗殺的消息后,文藝界同仁痛心疾首,很多人以筆代劍,揭露國民黨的黑暗統(tǒng)治。丁玲的同鄉(xiāng)沈從文,先后發(fā)表了《記丁玲女士被捕》和《丁玲女士失蹤》,直面譴責抨擊國民黨當局的無恥行為。魯迅也專門寫了一首《悼丁君》的詩,其中最后一句“可憐無女耀高丘”,更是抒發(fā)了對丁玲才華的賞識,以及對她的惋惜悲痛之情。
“丁玲被捕之初,被敵人軟禁在南京,后又轉(zhuǎn)移到浙江莫干山。”尹德立說。那段時間,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丁玲以死相抗爭。一天,她把頭頸伸進繩套,一腳踢翻了凳子,幸虧馮達及時救了下來。敵人見她如此剛烈,又以利誘、欺騙等手段,企圖利用她的社會名望為當局做事,但都被她拒絕。
1936年11月,在左聯(lián)作家聯(lián)盟的幫助下,出獄的丁玲踏上了翹首期盼的革命圣地延安,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歡迎。這樣的禮遇讓丁玲受寵若驚,她曾專門撰文回憶:“我是那么無所顧慮、歡樂滿懷地第一次在那么多的領導同志們面前講話。就像從遠方回到家里的一個孩子,在向父親母親那么親昵地喋喋不休地饒舌?!?/p>
陜北,開啟了丁玲革命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嶄新生涯,也圓了丁玲穿軍裝、當紅軍、到前線去的夢?!八簧砣盅b,扎著綁腿,皮帶上挎著一支手槍。”蔣祖林在《回憶我的母親丁玲》中記錄了當時情景。白天,她急行六七十里山路;夜晚,她在搖曳的火光下奮筆疾書,寫出了《到前線去》《彭德懷速寫》《記左權(quán)同志話山城堡之戰(zhàn)》等紅極一時的戰(zhàn)地散文。丁玲將自己置身于偉大的革命洪流之中,接受洗禮、淬煉,成了久經(jīng)考驗的革命文學家。
1936年12月30日,聶榮臻交給丁玲一份電報。丁玲打開一看,驚呆了,是毛澤東寫的一首詞《臨江仙·給丁玲同志》:“……纖筆一支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边@個能文能武、集豪情與才情于一身的湖南女作家,就這樣被世人熟知、銘記。帶著這份豪情,1948年,丁玲創(chuàng)作了歌頌解放區(qū)土地改革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這部長篇小說1951年榮獲斯大林文學獎。
情牽故土,靈魂守護美麗家園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薄豆旁娛攀住ば行兄匦行小穼懕M了天下游子思歸的情懷。1982年10月26日,78歲的丁玲回到了闊別六十年的故鄉(xiāng)。
“她穿得蠻樸素,上衣新不新舊不舊的,褲子上還打了一塊補巴,腳上一雙黃膠鞋。”憶及堂姐丁玲歸鄉(xiāng)的情景,蔣宗棣十分感慨。丁玲熱切關(guān)心家鄉(xiāng)建設,五天的行程,足跡遍及臨澧縣城關(guān)完小、江家坡群英大渡槽、合口新農(nóng)村、官亭水庫等地。她還提出要回黑胡子沖看看。然而連日的大雨,致使道路泥濘不堪,汽車開到向陽水庫大堤后,再也無法行進。陪同的縣委書記吳愈俊抱歉地對丁玲說:“您下次回來時,路修好了再進去看吧?!庇谑嵌×嵩谙蜿査畮齑蟮躺?,對她心心念念的蔣家大屋做了一番深情瞭望。書記的極力勸阻,其實是怕已是耄耋之年的丁玲,從感情和心理上都無法接受當年繁華的蔣家大院只剩下半堵殘墻,更無法接受家鄉(xiāng)的貧瘠和落后。
四年之后,丁玲在北京溘然長逝。2014年,兒女們遵照她生前遺愿,將她的骨灰從北京八寶山遷回家鄉(xiāng)安葬。丁玲雖然永遠離開了,但她的靈魂卻未曾消逝。在天上的丁玲“偶開天眼覷紅塵”,她以一雙溫柔的眼睛,默默守望著黑胡子沖,見證它的滄桑巨變。
2014年,蔣家村還是省級貧困村。2015年,臨澧縣以打造名人故里、創(chuàng)作基地、精神家園為目標,對丁玲故居景區(qū)進行提質(zhì)改造。景區(qū)整體區(qū)域達到33萬平方米,核心區(qū)域5.68萬平方米,除了丁玲故居、丁玲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還建起丁玲塑像廣場、早春園、闖王橋、向陽湖及濕地公園等20個旅游景點,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
“我的蜂蜜在景區(qū)賣100元一瓶,很多外地游客加微信要郵寄過去?!笔Y宗棣告訴記者,他一年養(yǎng)蜂收入近10萬元。窮則思變。紅色旅游的興起,為蔣家村帶來發(fā)展契機,也為村民創(chuàng)造了致富條件。近幾年,蔣家村大膽推進“資源變股權(quán)、資金變股金、農(nóng)民變股民”的改革,廣泛發(fā)動群眾,盤活閑置土地。同時,引導致富能人發(fā)展綠色產(chǎn)業(yè),興起千畝李子、千畝羅漢果、千畝油茶等綠色產(chǎn)業(yè),年產(chǎn)值超過2000萬元。種了400畝羅漢果的村民陳祖國,正在地里安裝滴灌設施,準備推行水肥一體智能化。陳祖國說,借助旅游東風,每畝羅漢果年純收入超過2000元。瞭望一望無際的千畝果園,丁玲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描述的情景,似乎再現(xiàn)眼前:“果園里,紅的、綠的葫蘆冰,密密麻麻掛滿枝頭;海棠果一串串地垂下,紅得比花還鮮艷;梨子結(jié)得又重又密,把枝條都倒拉了下來……”
“蔣家村2017年整體脫貧摘帽,2019年蛻變?yōu)槭〖壝利愢l(xiāng)村。”蔣家村黨支部副書記李立群說,作為丁玲家鄉(xiāng)人,他們將帶領村民發(fā)揚丁玲身上敢想敢干的精神,努力將蔣家村建成國家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
丁玲身上有著太多光照千秋的精神。她一生歷經(jīng)坎坷,“文革”中遭受打擊,但她卻始終不動搖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信念。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格局突變、國際形勢異常復雜,社會上出現(xiàn)一種否定共產(chǎn)黨、否定社會主義的思潮,丁玲卻勇敢地同這些言行作斗爭,堅定地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方針路線,維護社會主義文藝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lián)十一大、中國作協(xié)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強調(diào),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丁玲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不僅在于她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更在于她骨子里那豐沛的革命熱情,熱情謳歌黨和人民的創(chuàng)作理念。
“蔣家村傳承丁玲精神,在大力推動鄉(xiāng)村物質(zhì)文明建設的同時,深入挖掘以丁玲為主體的文化資源?!币铝⒔榻B說,2015年11月,丁玲故居景區(qū)成立了由省作協(xié)簽約授牌的“丁玲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連續(xù)6年,省、縣聯(lián)合組織“丁玲講壇”講學活動,邀請王躍文、唐浩明等作家、學者開壇設講,吸引了大批文學愛好者前來學習。
初冬時節(jié),太陽照在丁玲故里,那漫山遍野的果樹,成片的蔬菜大棚,靜靜流淌的澧水河,給人一種熱情洋溢、朝氣蓬勃的印象。臨澧人在太陽光芒的照耀下,融化一切障礙,克服一切困難,把丁玲在最后一次辭別家鄉(xiāng)時對全縣人民的寄語變成了生動的現(xiàn)實:“把澧水兩岸建設得更加興旺、繁榮,成為芙蓉國里的一朵更加美麗鮮艷的花朵?!?/p>
編輯/徐炯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