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利
南行寫生,為輕便計,隨身只帶一本葉紹袁的《甲行日注》。此書是作者明亡后隱跡江南三年的日記。文字簡如板上釘,堅穩(wěn)不可刪,且雋永深沉。然而,驚動我的不是八卷正文,而是《附錄》。四篇附錄悲戚幽逸,乃至過目難忘。
早年讀《玉臺畫史》,惋惜于明代女畫家葉小鸞(1616—1632)居然沒活到十七歲。后讀《金元明人詞話》介紹云“葉小鸞,字瓊章,吳江人。自幼姿容美慧。四歲能誦《離騷》。學吟詠,脫口成誦。日以弈琴畫書為伴。聘于昆山張立平,嫁前五日而歿。有詩詞集《疏香閣遺集》傳世。存詞九十四首”,是有明一代的大詞人。她詩詞的名聲超過了她的母親—被譽為“江南第一才女”的詞人沈宜修。
沈宜修在《季女瓊章傳》中說葉小鸞“性高曠,厭繁華,愛煙霞,通禪理。嘗言欲博盡古今”,還說她“淡然無求,衣服不喜新”,“性仁慈寬厚,持己平易”,不喜別人夸她“絕世之姿”。
沈宜修驚嘆地認為她的文筆如同當年秦觀、晏殊代筆一般。有人認為她超過元代女詞人朱淑真。更有人認為“清詞麗句,飄飄欲仙,然倩女離魂,已乎此露其先兆矣”,竟擔心寫得如此絕美精致,怕是壽命不會長久的。
看看她的詞句:“春風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無多。”(《虞美人》)這里用了個“半”字,便有一詠三嘆,春將不久的意思了?!包c點離魂如雨。輕狂隨處,天涯不識歸章臺,更阻斷迷人路?!保ā队駱谴骸罚╇x魂如迷蒙的雨,滿城飛絮。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幾歲孩子的手筆。
再看她的《虞美人·殘燈》:“深深一點紅光小,薄縷微煙裊。錦屏斜背漢宮中,曾照阿嬌金屋,淚痕濃。朦朧穗落輕煙散,顧影渾無伴。愴然午夜漫凝思。恰似去年秋夜,雨窗時。”少女居然寫出了千年深宮(閨)故事的心理狀態(tài)。聲情吞吐,冷艷襲人而雋永獨勝。“深深一點紅光小”,寫燈不落小家子氣,一片慧心仙人語,然亦是早夭之征候。
天才早夭。這大約是千古之憾。天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敏感而脆弱,耽于理想的精神世界里,而與現(xiàn)實冰炭兩重天。百般的人生無奈,一絲的不祥氣息,天才都會察覺,都會感喟。才華,也往往因此被激發(fā),燃成燈炬。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也正是這個道理。天才,往往是為后世而生的。
“紅顏薄命”。葉小鸞天賦過人偏偏又長得太出眾,許多文獻資料談到她的姿容。這種人世尤物,極難盡享天年。所以,她的母親在《季女瓊章傳》中寫道,對于女兒之死,先是驚悚繼而肝腸盡裂,血淚成枯?!昂笮焖贾?,兒豈凡骨,若非瑤島玉女,必靈鷲之侍者。應是再來人,豈能久居塵市耶。”
有人說,葉小鸞正是曹雪芹筆下林黛玉的原型,看來是有道理的。
師心居主人大利壬寅初六日于???/p>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