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軍
[摘? ? ? ? ? ?要]? 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越來越快,社會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全國各個地區(qū)開始推行新課程改革與之相適應,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在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同時學校也更加重視綜合素質培養(yǎng)。在學生綜合素質中,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屬于重要內容,所以在中職階段的教育中,做好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關鍵。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學生的社會認知,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自我、改善人際交往等。因此,主要針對做好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 ? 鍵? ?詞]?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13-0127-03
中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職業(yè)性人才的重要場所,所以中職院校的學生教育和培養(yǎng)與普通中學的重點有所不同,接收的學生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來臨,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間比較長,目前我國網(wǎng)絡監(jiān)管尚未完善,因此網(wǎng)絡上存在一些不良網(wǎng)站、不良信息、不良思想觀念等,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加上本身學校、學習和生活的影響,中職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大大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學生教育的時候,還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普通教育教學活動積極地融合起來,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更好地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從而更好地預防心理問題,促使學生的身心更好地健康成長。
一、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想要更好地做好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充分了解當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事實上,心理健康問題很早就被提出,但是目前很多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相關研究顯示,家庭教育缺陷、學校重視度不足、學生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等均可導致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1]。傳統(tǒng)教育模式在我國開展的時間比較長,對于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影響也相對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學校一定程度上知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會根據(jù)規(guī)定,在學校設置心理咨詢室,但是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依然不夠,很多學校并沒有真正去探究如何更好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和表面,很難真正滿足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例如,很多學校為了應付檢查設置了心理咨詢室,但平時咨詢室不開門,學生也沒有辦法及時進行心理咨詢。此外,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常也只是照本宣科,并沒有真正地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也很難真正地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學校還需要將家庭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讓家長也參與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長的參與能夠讓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好,但是當前很多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并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較少,也沒有認識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平時在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的時候,大多會將溝通交流的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成績上,而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涉及不多,導致很多學生家長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相關知識也相對較為缺乏,往往在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之后,家長才會提高重視度,但是這個時候學生的不健康心理已經(jīng)形成,想要糾正,難度將大大提升[2]。在學生心理問題中,人際關系緊張、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認知不正確屬于主要問題,中職學生大多未成年,在這種情況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尤其是交往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更容易出現(xiàn)交往沖突。此外,部分學生自卑心理強,平時與其他人相處的時候,也比較自卑,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勢,對自我的認知不明確,如果不及時糾正,很容易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也非常不利。
二、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中職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不單單需要提升自身的科學知識,更需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而當前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中職院校主要教學內容之一,而想要更好地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學校和教師還需要了解當前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相關原因。相關研究顯示,家庭教育的忽視、學校心理教育一體化、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足等均為常見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其中家庭教育的忽視則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父母身上。自古以來,父母在孩子心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想要更好地保證學生心理健康,做好家庭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家長的尊重、陪伴、接納和愛等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意義重大。當前很多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復雜,包括單親家庭、喪偶家庭、離異家庭等,同時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顧,缺乏父母的關心和愛護[3]。所以加強家庭教育引導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同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性格不同,心理訴求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剛入學的學生心理訴求大多在人際交往、學習、情感之上,而即將畢業(yè)的學生除了人際交往之外,增加了職業(yè)生涯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中職院校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需求,分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當前很多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是一體化教育模式,并沒有對癥下藥,也沒有深入地去思考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需求,嚴重影響著教育效果。中職院校的學生年齡普遍在14~17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學生容易被外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當學生面臨問題的時候,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不足,很容易誘發(fā)心理問題[4]。此外,很多中職學生對于未來并沒有清晰的規(guī)劃,導致后續(xù)的目標比較模糊,學習氛圍也不濃厚,這類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學校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心理引導和幫助,更好地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三、做好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所以中職院校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地采取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保證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直接關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內在發(fā)展需求的形成。因此,中職院校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積極將家庭教育融入其中,利用家庭教育,消除學生的排斥感,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5]。而想要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學校首先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和普及,讓家長了解到做好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升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其次,家長本身也需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平時在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給予孩子更多的平等對待,更好地滿足孩子的內在心理需求[6]。此外,家長還需要認真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內心需求,然后選擇對應的家庭教育方式來開展家庭教育,保證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當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時候,家長需要第一時間重視起來,認真分析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然后主動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再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最后,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平時家庭成員之間需要保持關系和睦,不要出現(xiàn)冷漠、暴力等情況,給孩子營造愛與信任的環(huán)境,孩子才能更加幸福、健康地成長。
(二)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大多數(shù)中職院校的學生會面臨家庭、學校、社會等多重影響,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的不滿、社會的輕視誤解等,情緒不穩(wěn)定,從而來到學校之后,性格喜怒無常,而中職院校接收的學生年齡大多在18歲以下,這個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很多學生心智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宣泄情緒的出口大多會選擇同校學生,導致出現(xiàn)罵人、打架等情況。所以學校還需要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充分認識到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學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同時還要在學校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邀請專業(yè)心理健康咨詢師到學校來提供專業(yè)服務。同時,學校也需要加大宣傳教育,讓教師和學生都重視心理健康問題,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少一些歧視和異樣的關注,讓心理健康咨詢變成一件正常的事情。除此之外,學校也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yǎng),引入更多專業(yè)的培訓課程,提升教師對于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了解度,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性,讓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更具針對性,也能通過自身的經(jīng)驗和專業(yè)知識,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消除學生不良心理。而教師本身也需要引入更多新型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信任和關愛,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會更強,以便能更好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加正確地認知自我,明確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
(三)充分發(fā)揮社會教育的協(xié)助作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對中職院校的學生存在偏見,認可度也不高,但事實上,職業(yè)院校的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因此中職學生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與理解。所以在中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還需要更加重視社會教育的協(xié)助作用,消除社會對中職院校學生的負面情緒,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7]。例如,學??梢愿鶕?jù)本校的專業(yè)類型,積極尋找相關企業(yè)進行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社會實踐的機會,從而讓學生能夠盡早接觸社會,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認同感。此外,學校還可以與相關企業(yè)一起舉辦一些技能型競賽,更好地充實學生的生活,提升學生職業(yè)技能,而在平時,學??梢酝ㄟ^宣傳教育等方式,向社會普及中職院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更好地消除其他人對中職學生的輕視。
(四)構建“三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在任何教育形式中,教育體系的構建都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證中職學生的教育教學效果,學校還需要構建“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將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生活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等引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而更好地構建教育體系,讓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當中,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8]。而在構建“三位一體”心理教育體系的時候,學校需要充分了解各個體系的職責,然后將其關聯(lián)起來,多個體系共同協(xié)作,從整體出發(fā),對整個中職院校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干預。社會、學校、家庭等融合起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大大減少。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背景下,中職院校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學校必須充分認識到當前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缺陷,然后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還需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且將學校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出來,構建良好的健康教育體系,學生才能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姜林輝,黃媛媛.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的探究[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3):198-201.
[2]龍家英.“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2019(8):100.
[3]程志明.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甘肅教育,2018,(21):38.
[4]王元菊.關注心理健康,促進全面發(fā)展: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19(29):275.
[5]梁春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及對策分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21):234-236.
[6]李曉東.初探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設計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20(15):201-202.
[7]陳江忠,鄭開錦,黃明娥.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教育策略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24):6-7.
[8]徐明剛.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36):184-185.
◎編輯 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