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波
摘 要:結合北方地區(qū)的實際,對連翹的生物學特征、生長習性等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上對其播種育苗、扦插育苗技術進行了總結,包括種子采集及處理、選地整地、精心播種、播種后管理、扦插育苗等,并提出了符合北方地區(qū)實際的抗旱造林技術,為當地連翹的育苗造林提供參考。
關鍵詞:連翹;育苗;造林;北方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8-0044-03
連翹,為木犀科連翹屬落葉灌木,又名青翹、黃花桿等,其干燥果實具有清熱解毒、散結等作用,是常用的一類中藥,除此之外其提取物可用于化妝品的生產、作為食品防腐劑等。連翹籽實中油分含量高,平均含油率約30%,含油大量的亞油酸、油酸等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成分,保健效果好;其油分內含有的膠質物質可用于工業(yè)中的絕緣油、潤滑油以及肥皂生產。連翹花的顏色為金黃色,非常艷麗,樹形美觀,開花期持續(xù)時間長且開花量大,具有非常好的觀賞效果,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用廣泛。由此可知,連翹的用途廣泛,在醫(yī)藥、化妝品、工業(yè)生產、城市綠化等多個方面均有應用,發(fā)展前景良好。連翹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根系發(fā)達,喜歡在有光照的條件下生長,耐旱、耐寒能力強,土壤瘠薄時也可以生長。北方干旱區(qū)域的石質荒山、土坡等地均可進行連翹種植,是北方干旱地區(qū)山區(qū)水土保持林營建的優(yōu)良樹種之一。結合北方地區(qū)的實際,本文對連翹的主要育苗方式及抗旱造林技術進行了總結分析。
1 生物學特征
連翹屬于落葉灌木,莖直立生長、叢生;植株的高度平均在3m左右;有叢生分布的枝干;小枝的顏色為褐色或者黃色,下垂且細長;節(jié)間為中空狀。具對生的半革質葉片,形狀為橢圓或卵圓,有鋸齒狀的邊緣,葉片表面無毛;具有金黃色的花冠,葉片長出前花即開放,在葉腋的位置單生或者多數著生。連翹開花的時間在3—4月;蒴果為木質,表面黃棕,為橢圓或者卵圓狀,果實上有很多小斑點分布,表現為突起或者縱向皺紋狀,且每面的縱向溝很明顯;蒴果具有銳尖狀的頂部,少數情況下可見到基部有果柄長出,梗長6~16mm;一般在7—9月結果、連翹的種子表面為棕色、狹橢圓狀,一側可見到薄翅。
2 生長習性
連翹為喜光樹種,在氣候干旱、土壤瘠薄的環(huán)境下可以生長,寒冷、蔭的環(huán)境下也可生長,但不耐積水漬害。連翹的適應范圍廣,土壤為微酸或者堿性的情況下均可生長,以有著豐富腐殖質、良好排灌條件的沙壤土上長勢更佳。如果栽植地為陽坡、光照充足,則連翹可大量結果;如果栽植地為陰坡、光照不佳,則可導致枝條及葉片徒長、結果少。連翹沒有發(fā)達的主根,但側根粗、長且須根長勢狀,因此整體根系較為發(fā)達,對土壤中的肥水吸收能力強、固土效果好。
3 播種育苗
3.1 種子采集及處理 連翹果實的采集時間一般在8—9月,選擇長勢健壯、無病蟲害發(fā)生的次生林區(qū)內的母樹采集。果實采回后置于通風效果好、陰涼的地方進行晾曬,并通過敲打等方式將雜質去除,之后將獲得的干凈、飽滿種子裝袋儲藏。儲藏的適宜溫度條件在5~10℃。連翹果實的出種率在30%左右,種子的萌發(fā)率約70%。
3.2 選地整地 連翹的播種育苗地要求有肥沃的土壤條件、向陽、背風、土質疏松、有良好排灌條件。地塊選好后于秋季進行翻耕處理,將土壤中的石塊、根茬、雜草等進行清理,大土塊敲碎,確保土壤上虛下實。之后做平畦(便于進行灌溉),寬度約1m,長度結合實際而定。在整地的基礎上施入腐熟的堆肥30t/hm2左右作為底肥,復合肥可結合土壤肥力情況少量施入。為了對土壤進行消毒,可在整地后施入黑帆等。
3.3 精心播種 于整地后的第2年3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前14d左右催芽,將種子浸泡在溫度40℃的水中,24h后取出浸泡在3%高錳酸鉀溶液內,2h后即可撈出。沖洗干凈、瀝干后,與河沙按照1∶2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放在室內常溫下(溫度25℃左右)進行催芽。催芽期間勤翻種子,多澆水,7d后當種子中露白率達到1/3左右時即可播種。連翹種子的播種選擇條播方式,按照20~25cm的行距進行開溝,控制7~10cm的播幅,種子與過篩的細沙拌和均勻后播在溝內,上方覆蓋1層草木灰、細土等,厚度約1cm,稍微按壓一下。播種量一般在10g/m2左右。播種結束后立刻灌透水,并在上方覆蓋1層稻草等材料,以起到保持土壤濕度的作用。
3.4 出苗后管理 14d后種子即可陸續(xù)開始出苗,當出苗率超過50%后即可掀開覆蓋的稻草等材料。當幼苗全部出齊后開展間苗、除草、松土等管理。間苗分2次進行,分別在苗高5~6、10~15cm時進行。在“除早、除小”原則的指導下進行雜草的防除,確保苗床上無雜草,以免影響幼苗的生長。施入磷、鉀肥等作為追肥,氮肥每次施入尿素30~60kg/hm2作為追肥。幼苗生長期間易發(fā)生猝倒病,要及時做好防治,藥劑可選擇硫酸亞鐵,濃度約1.5%左右,每7d左右噴1次,連續(xù)噴到苗木的木質化基本結束為止。經過培育,2年后連翹的高度超過60cm,此時即符合出圃移栽的標準。
4 扦插育苗
4.1 整地施肥 通過整地可以使土壤的透氣性、肥效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時利于降低雜草的危害,因此在扦插育苗前1年的秋季做好整地深翻管理,在此基礎上將底肥足量施入,并撒入黑帆等,以起到消毒土壤的效果。底肥主要施入的類型包括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等,先在地面上將肥料撒入,然后通過深翻將肥料翻到土壤內。春季在扦插前再對土壤進行1次旋耕耙耱,之后做長10m、寬100~120cm的床??稍诖杭就寥牢磸氐谆瘍鲋霸诘乇砀采w1層地膜,以發(fā)揮出保溫保墑等作用,對插穗的盡快生根、成活比較有利。
4.2 扦插條采集及處理
4.2.1 采集 秋季連翹樹葉片脫落后到第2年春季溫度上升、樹體新芽萌發(fā)之前,樹體一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此階段枝條內儲存了很多的營養(yǎng)物質,采集插條最適宜。插條的采集要求母樹干型好、長勢佳、無病蟲害發(fā)生、生長1年、發(fā)育好且有飽滿的頂芽、節(jié)間距短。此類枝條內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作為插穗進行扦插后有較高的成活率,后期生長速度快;切記插條不可選擇枝條長勢彎曲或者節(jié)間距偏長的類型。
4.2.2 截穗 連翹枝條采集回來后及時進行短截,制作成為小段的插穗(長度一般在15~25cm,如果枝條較粗則長度易短,如果枝條較細則長度易長),要求選擇符合要求枝條中下部位(上部的枝條長勢細弱,芽發(fā)育狀況不佳,而基部的枝條長勢弱,一般為弱芽、隱芽,作為插穗不適合)的小段作為插穗。插條剪穗選擇的工具要求鋒利,確保剪口平滑、枝條上不出現劈裂現象。插穗上部的切口要求位置在健壯飽滿芽上方的5~10mm的位置,距離過短時,可能會對發(fā)芽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太長,則扦插后會有太長的部分露出到地面上,導致大量損失水分、降低其扦插的成活率。下切口的位置最好位于插條上最后芽的基部,修剪的角度在50°左右,以便于后期扦插,且斜面較平面有更大的面積,可產生更多的愈傷組織,形成更多的根系,對扦插后的成活及后期生長比較有利。插條的短截處理一般選擇在室內進行,或者室外的陰涼處,以避免插穗失水過快導致干燥死亡。
4.2.3 沙藏 沙藏位置的選擇要求地勢高燥、有良好的排灌條件、土質疏松、光線弱。提前將儲藏坑挖好,具體的大小結合需要沙藏的連翹插穗量而定??拥滋崆皩駶櫟纳充?層,厚度在5cm左右,沙的濕度控制在手握成團即可。之后沙上方鋪插穗,按照1層插穗、1層沙的順序逐層鋪,最上面1層覆蓋沙,高度稍微比地面高,最后用雜草、過篩的細土等鋪上1層。沙藏坑的周邊提前將排水溝挖好,避免雨后積水過多導致漬害[1]。
4.3 扦插方式 連翹的扦插以春季進行的效果為好,其中以4月上旬進行為最佳。取出沙藏處理的插條,下端置于ABT生根粉溶液(濃度50~100mg/kg)中,1~2h即可撈出用于扦插。插穗按照45°~60°的傾斜角度插入到土壤中,株行距控制在(20~25)cm×(30~35)cm即可。扦插的深度不宜過深,至少確保有1個芽露出,且在露出的芽上覆蓋1層松土。
4.4 苗期管理 扦插結束后及時灌溉,一是利于插穗緊密接觸土壤,二是為插穗盡快成活提供必要的水分。扦插后每3~5d進行1次灌溉,次數不宜過多,控制在灌3次左右即可,避免導致土壤的溫度降低過多、對土壤的透氣性產生不利的影響,最終出現插穗下端腐爛等問題。插穗下端根系萌發(fā)出來后,每7d進行1次灌溉。進入雨季后,為了避免扦插苗出現漬害,要及時排水。插穗成活后,將基部過多的萌生枝條、側芽等進行去除,選擇健壯的枝條進行培育,最終成為幼苗的主干。當幼苗的高度達到約1m時,在樹葉脫落后在距離地面80cm左右的樹干部位進行短截,將頂梢去除[2]。進入夏季后,可對扦插苗進行摘心處理,以促使更多的分枝萌發(fā)出來,往不同的方向延展。從眾多的分枝中,選擇3~4條長勢佳、發(fā)育充實的側枝作為主枝進行培養(yǎng)。每次灌溉后開展松土、中耕、草害防除等管理,在此基礎上選擇氮磷鉀復合肥進行追肥,也可選擇磷酸二氫鉀溶液對準幼苗進行噴施處理。除此之外,還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管理,為幼苗長勢健壯打好基礎。
5 移栽造林
連翹幼苗移栽的時間既可選擇在早春樹體尚未萌芽之前,也可選擇在秋末樹葉脫落后,春季移栽的適合時間在4月左右,此時土層35cm左右厚度的土壤已經化凍,利于苗木的栽植及成活。不同的區(qū)域造林,選擇的移栽苗規(guī)格有所差異,對于荒山地區(qū)、退耕還林地,或者道路護坡等位置,造林適合的連翹苗木規(guī)格要求生長1~2年,以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對于園林綠化造景、道路綠化等位置,造林的連翹苗木適合選擇大苗(生長年限超過3年),以提高成活率,營造出符合要求的景觀效果[4]。
5.1 荒山荒坡 荒山荒坡上土壤瘠薄,整體的立地條件不佳,造林前的整地一般選擇反坡狀鱗坑方式,坑的排列方式為“品”字形。如果荒山荒坡上大面積造林,整地的方式也可選擇小魚鱗坑(規(guī)格60cm×40cm×30cm),按照1.5m×2.0m的株行距進行造林,每個栽植穴內栽植1株,折合密度3300穴/hm2左右。如果造林選擇連翹與灌木營建混交林(株間混交)的模式,則整地的方式一般為大魚鱗坑的方式(穴的規(guī)格為100cm×60cm×40cm),按照2m×3m左右的株行距進行造林,每個栽植穴內栽植2株,折合造林密度約1650穴/hm2。連翹適合混交的樹木類型有油松、側柏等。除此之外,結合不同造林地的地形條件,連翹還可與其他樹木進行條塊狀混交,營造出的生態(tài)防護效果更好[5]。
5.2 退耕地 退耕地一般以梯田居多,地勢平坦、土壤較為肥沃,通過深翻、挖穴后即可進行造林。如果造林的類型為連翹純林,則按照1.5m×2.0m左右的株行距提前將穴(規(guī)格約30cm見方)挖好,每個穴內栽植1株連翹幼苗,折合栽植的密度約為3300穴/hm2左右。造林時將提前挖好的穴內土進行翻挖處理,并充分敲碎、整細,之后即可栽植苗木。栽植時將連翹幼苗的根系在穴的底部充分展平,回填土后踏實,并結合土壤含水量的情況進行灌溉,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6]。如果造林的類型為混交林,為了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造林模式上常采用兼用樹種和連翹進行混交,以行間混交為主,適合與連翹進行混交的樹種有核桃、花椒等。除兼用樹種外,連翹的株距一般控制在1.0~1.5m,栽植密度折合為2550株/hm2左右[7]。
參考文獻
[1]周亞男,尚惠香,賀怡瓊,等.連翹扦插育苗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農業(yè)科技通訊,2021(9):273-274,304.
[2]梁燕.連翹扦插育苗技術[J].山西林業(yè),2020(z1):42-43.
[3]劉勁.連翹播種育苗技術[J].山西林業(yè)科技,2020,49(4):47-48.
[4]常宏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連翹育苗技術[J].北方園藝,2009(3):186-187.
[5]杜文元.連翹育苗與栽培管理技術[J].山西林業(yè),2018(2):32-33.
[6]劉倩倩.連翹育苗繁殖及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7(13):79,81.
[7]高文靜.連翹育苗與栽培技術[J].山西林業(yè),2017(5):40-4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