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y Lai
有一天,當你意識到,自己一天當中催促寶寶“寶貝,趕緊”的次數(shù)遠超過你告訴寶寶“寶寶,我愛你”的時候,或許寶寶的磨蹭、拖拉讓努力平衡家庭和工作的爸爸媽媽們倍感沮喪。磨蹭、拖拉在學齡前寶寶身上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甚至可能延續(xù)到學齡期。多數(shù)爸爸媽媽面對寶寶的磨蹭和拖拉采取的方法不外乎嘮叨 :“快點穿衣,我們要遲到了”,威脅 :“你讓媽媽非常非常生氣” “現(xiàn)在我立馬出門上班,你自己一個人在家待吧”。
作為寶爸寶媽,以下場景應該不陌生吧。
情景一
今年5歲的小寶每天都上幼兒園。早上8點,媽媽使出渾身解數(shù)把小寶叫醒后,囑咐他把準備好的衣褲襪子換上,然后洗臉刷牙吃早餐,接著小寶媽媽忙早餐去了。
10分鐘過去,媽媽進來視察,發(fā)現(xiàn)小寶還坐在床上發(fā)呆。好不容易把小寶打發(fā)去刷牙,又發(fā)現(xiàn)小寶對著鏡子擠眉弄眼哼哼哈哈地刷牙,全然不知幼兒園的班車很快就到了,而早餐都還沒吃呢。
情景二
小寶開始學鋼琴,答應每天下午練習鋼琴。時間一到,媽媽一遍一遍念叨,“小寶,你答應了媽媽,每天下午5點練習鋼琴15分鐘,時間到了?!毙毮?,在媽媽多次催促和“威脅”之下,慢吞吞把圖書放下,伸懶腰,上廁所,不時擺弄擺放在鋼琴上的蝙蝠俠玩具。坐在鋼琴前,小寶要求吃蘋果,并問媽媽晚餐吃什么。足足磨蹭了20分鐘小寶才開始彈鋼琴。
情景三
寶媽終于把晚餐準備好,飯菜和餐具都已經(jīng)擺在桌上。小寶在媽媽的多次提醒中把手洗好,坐到餐桌上。他一會和爸爸說話,一會哼歌,一會要求看電視,還不時把飯菜弄到飯桌上,唯獨不認認真真吃飯。
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遇事不磨蹭、不拖拉,有條理、有效率地安排生活。在忙于解決寶寶磨蹭拖沓行為之前,請爸爸媽媽戴上福爾摩斯的獵鹿帽,觀察和分析寶寶的行為后,回答這個問題:學齡前寶寶磨蹭、拖拉的原因在哪里?
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學齡前的寶寶常常活在自己當下的世界里。他們不關心爸爸媽媽的作息表和日程安排,他們的世界沒有待辦事項和預約,沒有緊迫感,他們更愿意好好投入到當前的活動中來獲得樂趣,他們不希望被催促、不希望被干擾,更不希望被爸爸媽媽 “叫停”。
當爸爸媽媽要求寶寶停止當前的愉快活動,轉(zhuǎn)移注意力開啟新任務并不容易,例如,“現(xiàn)在把玩具收拾好,然后到浴室洗澡”,學齡前寶寶關于自律和時間觀念大腦里是一片空白。曾經(jīng)有個媽媽談到,每天晚上她要花將近20分鐘時間把寶寶送進浴室洗澡,然后再花個20分鐘時間把早已洗好的寶寶從浴室里送出來。寶寶在洗澡前后相當盡興,可媽媽有點小糾結(jié),因為洗一個澡便將近用了一個小時。
一次專注一件事
與善于處理多重任務的爸爸媽媽相比較,學齡前的寶寶一次只專注一件事。他們充滿了好奇,當五光十色的世界進入到他們的視線時,寶寶們總是容易被一些新的經(jīng)驗所吸引而沉浸在探索中。寶寶是如此專注以至于對周遭正在發(fā)生的事情 “充耳不聞” 。
此外,學齡前寶寶的注意廣度比較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干擾。因此,要求他們毫無紕漏地、遵照爸爸媽媽超過兩個步驟的指令來行動是有困難的,如,“把圖書放回書架,洗臉刷牙,換上睡衣,準備上床睡覺” 。
身體成長與發(fā)展
學齡前寶寶學會了行走、跑步、跳躍等大肌肉運動技能,開始發(fā)展利用小肌肉的精細運動技能,如寫字、繪畫、投接東西、系紐扣、拉拉鏈、刷牙、擰毛巾等。他們需要大量的練習來慢慢掌握這些精細技能,因此爸爸媽媽需要一點耐心,給他們足夠時間去練習,給予適當?shù)膮f(xié)助。
不一樣的時間觀念
學齡前寶寶的時間觀念和成人的時間觀念是不對等的。寶寶才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成人的 “立刻” 跟寶寶的 “立刻” 并不一樣。寶寶缺乏成人條理分明的、有效完成既定任務的能力,也不能像成人能夠有效抵抗外部世界的 “誘惑” 。他們需要學習積累大量的生活經(jīng)驗才能理解到 “時光流逝” 的事實。所以,小學一年級學生完全有可能被蜘蛛俠玩具吸引而沒能及時完成手頭上的功課。
深層次的原因
獲得關注。家庭里迎來小弟弟/妹妹后,有些大寶寶可能通過磨蹭、拖拉、退行行為等來獲得爸爸媽媽的關注。
提升自主性和掌控感。磨蹭、拖拉允許寶寶行使自主性,決定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從而部分獲得掌控感。同時,磨蹭、拖拉也可能是給爸爸媽媽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我要慢慢來,我需要一點時間來重新激發(fā)能量。
情緒表達。磨蹭、拖拉允許寶寶表達自己的被動對抗或者不愉快的情緒。當置身于“虎媽” “虎爸”式的高控制養(yǎng)育模式中,寶寶可能早早品嘗到沮喪、氣餒和挫敗感,磨蹭、拖拉部分彌補了寶寶掌控感的需求,也非暴力地“回敬”了爸爸媽媽。
學齡前寶寶的磨蹭、拖拉也可能和環(huán)境因素相關。如,“上幼兒園的經(jīng)歷讓寶寶體驗了分離焦慮” “幼兒園的老師比較嚴厲” “和其他小朋友處得不好?” “希望更多時間和爸爸媽媽待在一起”等。
通常,寶寶的磨蹭和拖沓行為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爸爸媽媽需要仔細分析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找到適宜的解決方法。例如,寶寶動手能力比較薄弱,手指不夠靈活,那么穿衣服、洗臉刷牙、吃飯、收拾、寫字等需要大量練習來發(fā)展小肌肉精細技能,而并不是一味地催促和承辦了。如果缺乏時間觀念是導致磨蹭拖沓的另一個原因,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寶寶的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