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玉成 圖/段明
貞觀三年,唐太宗發(fā)布詔令,要文武百官都上書直言,分析治理國家的經(jīng)驗教訓,給今后的發(fā)展提出建議。一時間,滿朝文武百官紛紛送來了各自的奏章。唐太宗便打開這些奏章仔細閱讀起來。當讀到禁衛(wèi)將軍常何的奏章時,唐太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仔細端詳后發(fā)現(xiàn)落款還是常何。
奏章里一共寫了20多條建議,不僅能旁征博引,引經(jīng)據(jù)典,而且說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唐太宗驚嘆之余不禁暗自思量:常何明明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怎么會寫出這么高深的文章呢?難道自己看錯人了?
唐太宗馬上派人找來常何。常何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皇上。不過,他還是大大咧咧地走進皇宮,“撲通”跪倒在地。唐太宗一看,不禁又犯起嘀咕:常何還是那個常何啊,怎么會寫出那樣的文章呢?這里一定有緣故。
“何愛卿平身。我且問你,你那奏章是你自己寫的嗎?”常何一聽,先是一激靈:壞了,皇上看出破綻了,我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嗎?可他偷眼觀察了一下唐太宗,沒發(fā)現(xiàn)皇上生氣,反而微笑著等他回答。常何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并且滿不在乎地回答道:“稟皇上,那奏章不是我寫的,是我家下人馬周寫的。”唐太宗聽了哈哈大笑道:“速請馬周前來見朕。”
常何慌忙去找馬周,馬周一聽皇上找自己,就趕忙進宮,一路上遇到幾撥人,都是唐太宗派來請他的。一同前來的常何不明白,心想:“怎么請個下人要動如此排場,皇上今兒是怎么啦?”他哪里知道,在唐太宗的心里馬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找都不好找,何況就在眼前呢?
馬周見過唐太宗后,唐太宗讓他坐在自己的對面,二人開始了一番談論。一席深談過后,唐太宗覺得此人可以委以重任,于是當即下令讓馬周到宰相府上班。這下,不僅常何感到意外,就連長期在皇上眼前跟班的都覺得驚訝:一個沒有科考出身的貧寒子弟,一下子提拔到宰相府當差,他能行嗎?
然而,事實證明,唐太宗的這次決策的確很英明,馬周也不負皇恩厚望,為唐朝的發(fā)展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唐太宗更是如獲至寶,一路為馬周加官晉爵,直至升任唐朝宰相。而馬周呢,盡管上表直陳,指出朝政弊端,唐太宗也不慍不怒,反而覺得馬周講得對。唐太宗不無感慨地說:“我和馬周,一時半會兒不見,就想念他?!?/p>
正是唐太宗的這種“任人唯賢”的做法,才造就了唐朝少有的盛世,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