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嬋 浙江理工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性的慶祝游行是一個內容豐富而駁雜的文化主題,能使人們更深入地理解社會的本質。愛彌爾·涂爾干認為:“人們舉行儀式,是為了將過去的信念保存下來,將群體的正常面貌保持下來,而不是因為儀式可能會產(chǎn)生物質效果。”國家通過儀式實現(xiàn)觀念統(tǒng)一,產(chǎn)生集體記憶并傳遞下去。古代閱兵以田獵為最初方式,意在鼓舞士氣、開疆拓土,強調儀式的功用價值,清朝傳世佳作《大閱圖》(圖1)《乾隆南巡圖》(圖2)等圖集反映了乾隆年間閱兵儀式的宏大場面以及具體細節(jié),直接影響現(xiàn)代閱兵的形式和程序?!皟x式往往是‘歷史像似’,因為極其遙遠而成為一種關系方式?!?/p>
圖1 《乾隆大閱圖》局部
圖2 《乾隆南巡圖》江寧閱兵(局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閱兵儀式有17場,意在展示國威,宣示國家力量,增強凝聚力,但更多的是強調其精神價值。國家政治儀式中的符號大小形制不一、具體抽象有別、復雜程度不等,對于閱兵儀式來說,服飾規(guī)模宏大雄壯,形式威武莊嚴,兼具藝術美學與禮制內涵,是國家形象的直接展示,對宣揚國家形象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019年10月1日舉行的閱兵是我國第17 次閱兵式,也是70 周年國慶大閱兵,主要有閱兵式、分列式和群眾游行三部分,由黨和國家領導人、受檢閱部隊(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和群眾組成。其規(guī)模盛大,形式隆重,政治意義重大。
國家形象以國家領導人的具象化呈現(xiàn)在閱兵式中,其依靠的是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搭建的傳播通道深入人心。檢閱首長習近平總書記身穿中山裝立于天安門城樓上指導閱兵,其他領導人身穿西裝配紅色領帶。中山裝一直被視作中國革命的象征,這與毛澤東同志自井岡山起就一直喜歡穿著中山裝有密切關系,與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閱兵時著中山裝的傳統(tǒng)一脈相承。政治儀式符號系統(tǒng)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組成規(guī)則,“正是這個記號系統(tǒng),成為一個社會刻于其現(xiàn)實、刻于其現(xiàn)實之上的標記”。
中山裝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獨特文化為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制,形制源于《易經(jīng)》周代禮儀內容,對襟、立翻領、前襟為五??邸⑺膫€貼袋、袖口三??邸⒑笃黄瓶p,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傳統(tǒng)精神。這些特征濃縮在中山裝中,成為檢閱首長鮮明的政治符號。
從政治意義看,儀式可以成為一種統(tǒng)制手段。我國三軍儀仗隊隸屬于北京衛(wèi)戍區(qū),是最“核心”的軍隊,也是古代“御林軍”的延續(xù),在閱兵儀式時,三軍儀仗隊的軍服(圖3)堪稱是一個時代縮影,呈現(xiàn)出整齊劃一的精神面貌,顯現(xiàn)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秩序性、規(guī)范性和標識性特征,展現(xiàn)出整潔而端莊的軍人儀表。
圖3 70 周年國慶閱兵儀仗隊面貌
2.2.1 服飾形制上的分等分職表現(xiàn)
第一,服飾形制樣式上的合體性和共性。儀仗服飾貫徹基本一致的設計原理,均使用開領四??邸咨r衣、軍種領帶。刺繡五星,專用胸標、臂章、無囊馬褲飾有金屬絲。軍服樣式依照個人身材量身而制,不僅合體,還要符合動態(tài)特點。
第二,不同的身份、地位有著不同的服飾搭配,在款式、體量、材質等方面做出區(qū)分。閱兵儀仗軍服左肩均佩戴金黃色裝飾帶,常服則不具備。等級之分也可以從腰帶上來看,執(zhí)行隊長則使用紅色皮質斜挎腰帶,軍官使用金色金屬絲斜挎腰帶,士兵使用金色金屬絲腰帶。
第三,不同性別的服飾區(qū)分,14 式禮賓服與以往不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新增了儀仗隊女禮賓服,女隊員的服飾樣式為裙服,戴卷檐帽、穿長筒皮靴,而在顏色、用料、標志服飾與男儀仗隊員相同。
2.2.2 空間結構上的組合范式表現(xiàn)
閱兵儀式上有儀仗隊(執(zhí)旗)、15 個徒步方隊(按照陸軍、海軍、空軍序列排列,穿07 式常服)、32個裝備方隊等,近15000 名受閱官兵。方陣人數(shù)有定數(shù),人員體型、服色樣式、動作起伏等都以一致的面貌呈現(xiàn)出正方形、長方形的隊列,方隊之間距離相等,是一種理性的組合范式。再加上服飾色彩交錯,白、綠、藍的服飾與金紅相交的徽章配飾相得益彰,形成了強烈的秩序性、結構性、視覺性。
2.2.3 徽識符號的裝飾性與深層寓意
軍服選用鳳凰、寶劍、祥云等傳統(tǒng)圖案與標志性符號的組合。閱兵儀式上有“專用標志徽”,徽章上有國旗、天安門、華表、長城、祥云等要素,女民兵方隊服裝為“鳳凰云中翱”,雙排扣體現(xiàn)威嚴莊重;A字裙體現(xiàn)女性美感,袖口寶劍和金鳳凰的刺繡組合,是傳統(tǒng)圖案文化的當代轉化。
國慶閱兵儀式是黨的盛典、國家的禮典,也是人民的節(jié)日。群眾游行活動(圖4)是開放式的公眾參與和公眾表達,是全民歡慶的政治盛景,促進文化活動的開展與傳播。70 周年國慶的群眾游行隊伍龐大,涵蓋各行各業(yè)、各族各界,呈現(xiàn)歡騰景象。如果說閱兵是莊重的、規(guī)范的、權威的,帶來的是震撼的視覺沖擊,那么群眾游行就是歡樂的、多元的、開放的,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呈現(xiàn)出情景化、生活化、多樣化、情感化的特征。
圖4 70 周年國慶閱兵群眾游行活動場景
3.1.1 傳統(tǒng)樣式的展現(xiàn)
“開天辟地”方陣服飾是藍色列寧裝,翻領白襯衫,黑皮鞋白襪子,體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流行風格?!鞍踩摹狈疥嚪検顷儽眰鹘y(tǒng)形式,腰鼓鼓手服裝是傳統(tǒng)三道藍的白羊肚手巾、坎肩、白褲子、紅背心、絲綢紅腰帶、紅纓白球鞋,展現(xiàn)出濃厚的地域文化??梢娒褡宸椃栂到y(tǒng)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使用者之間獲得的意義和使用方式是多樣化的。
3.1.2 傳統(tǒng)紋樣的表達
“希望田野”方陣服飾運用“谷紋”裝飾,象征民間生機勃勃的生活景象?!爸腥A文化”方陣的“梅蘭竹菊”“鳳凰”元素突破了傳統(tǒng)的樣式特征,傳統(tǒng)元素經(jīng)過當代設計轉化,應用在群眾服飾中,具有強烈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識別度。
游行服飾既要展示國家文化、地域特征,也要和當代技術相結合。“國旗”方陣的白色男西服,選用漢白玉色,融入當代數(shù)碼印花,使色塊與長安街地磚色相協(xié)調,并能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調整,體現(xiàn)出層次感與動感?!吧裰埏w天”方陣對航天服進行差異化處理,服飾所具備的科技性與整體的隊列陣形相符合,以適應整體游行面貌。
閱兵儀式自古以來就是一場重大的軍事活動,不僅體現(xiàn)出一個國家的形象與權威,也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和政治認同的構建打下了基礎。閱兵服飾一方面?zhèn)鞒辛藗鹘y(tǒng)的政治符號,另一方面又與當代語境相適應,具有結構性、秩序性、象征性的符碼,體現(xiàn)人類社會結構、秩序和特征的符號表述,表達國家層面的權力和威嚴。群眾游行服飾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當代性,反映出了民間社會的繁榮景象。兩者相互融合,不僅具有展示和表演的功能,還能夠溝通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汲取傳統(tǒng)禮制文明精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深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