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華
宋代文壇群星璀璨。前有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后有陸游、辛棄疾、李清照、楊萬里。和諸多同時代巨星相比,姜夔(號白石道人)并不出眾。然而,他以自身的才、學、識,開創(chuàng)宋詞“清空”一派,影響文壇數(shù)百年;且其才藝跨文學、音樂、書法三界,并均有所建樹,實屬難得。成就背后是艱辛,姜夔從布衣詞人到藝壇大家的曲折從藝之路和為人風骨,值得后人品味。
人生沉浮
宋徽宗紹興年間,姜夔出生于江西鄱陽一個破落的世宦之家。他出生于1154年,其先祖最發(fā)達者可上溯到唐德宗時的十二世祖,官至諫議大夫、同平章門下事,等同宰相。但進入宋代后家道中落,姜夔父親上任漢陽縣令三年后就死在任上,一家人失去靠山,家道更蹇困了。
少年失怙的姜夔寄居嫁在漢川(在武漢西)山陽的姐姐家,一心一意準備科舉考試。姜夔自幼隨父游宦,受到良好教育。他熟諳詩文、精通音律,有文學天秉,但對“舉業(yè)”卻特別遲鈍。姜夔從17歲第一次回原籍考試,此后三年一回,到26歲,他連考了四次,卻每次都名落孫山。
青春時代遭受重大人生挫折,使少年的心一片迷茫。作為一個社會邊緣人,無論看喧囂塵世,還是縹緲云煙,都不免蒙上一層悲劇色彩。當姜夔把破落子弟流淌在內(nèi)心的眼淚凝結為文字珍珠的時候,宋代詞壇別具風格的“清空詞派”就悄然萌生了。
淳熙三年,長年蝸居山陽的姜夔,決定外出看看世界。他沿長江而下,在冬至這一天,到了揚州。當時距金兵南下劫掠已過去幾十年,但昔日的繁華之都,仍元氣未復;殘垣斷壁,一派蕭索。追昔撫今,姜夔文思泉涌,寫下了后來蜚聲文壇的宋詞名作《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慢》是姜夔“清空”風格的發(fā)軔之作,用詞煉意,兼取蘇詞剛健、柳詞婉約,以他對《詩經(jīng)》《楚辭》及歷代經(jīng)典的諳熟,巧妙用典;整首詞時空穿插,靈思跳躍,引人追憶流年,作無限遐想。作為年方弱冠的小青年,有如此格局,可謂出手不凡。
星光熹微初顯,姜夔引起了文壇的注意。其中有一位伯樂,是性格氣質(zhì)和姜夔頗為相像的詩壇前輩蕭德藻,他后來把姜夔引入文壇。
姜夔游歷長沙時,碰上了這位前輩。蕭德藻一見姜夔,便感覺十分投契,立即收納門下。此后幾年,蕭德藻在南宋文壇不遺余力做的一件事,就是舉薦姜夔。蕭德藻不但出游時帶著姜夔,介紹他結交名流,還把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他,給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安頓。
得力于蕭德藻的扶持,此后幾年,姜夔在南宋文壇聲名鵲起。他有機會結識了文壇“大佬級”人物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也得以和理學大師朱熹交往。當然,才華和實力,是社交的基礎,重要的還是姜夔自己有實力,關鍵時刻頂?shù)闷饋?。這是姜夔人生早期逆轉的關鍵。
中年獻樂
姜夔有通古樂音律之長,這是他的家學。他的名字姜夔之“夔”,是上古帝堯的樂官,而他字“堯章”,取自堯帝時代宮廷大樂《大章》??梢钥闯?,他的家族有音樂情懷。
姜夔有一個夢想:當時的宮廷大樂,多失于古制,年屆中年的他,希望學有所用,有機會報效朝廷。慶元三年四月,他給朝廷上《大樂議》,提出了改革宮廷大樂,為大宋列祖作贊頌曲的建議,遞呈尚書省。據(jù)記載,寧宗皇帝看到了這份奏疏,下詔掌管樂制的太常寺議之。但是,姜夔以一介布衣身份上書朝廷改革樂制,在某些人看來,是犯忌了,所以第一次上書失敗了。
姜夔不死心,兩年后又重整旗鼓再次上書。這一次,他下大功夫研究了宋朝開國史,選取輝煌事跡,撰寫歌詞,譜成系列組曲。果然不一樣:皇帝除了下詔交付樂官討論,還給予“免解應禮部試”,即免除地方州縣考,直接參加禮部考試。如果禮部試通過,就可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若通過這一關,就鯉魚跳龍門了。
這是姜夔離科舉考試成功最近的一次。但禮部試的結果,還是沒通過。絕望中,他把目光投向了過去束之高閣古法帖。書法,成為他晚年生命的避風港灣。
《續(xù)書譜》:悲愴生命的最后安頓
姜夔和書法,結緣很早,入道卻很晚。
學書要先“入古”,一頭深深地扎進去,得道之后,再以最大勇氣打出來,這是千年不變的規(guī)則。書香門第出身的姜夔,對這一切當然都了然。但詩人的青春躁動,很長時間把他攔在了書法藝術圍墻之外。40歲以前,多少次懷揣夢想,盼望書法能給他以獎賞,但每次臨帖,都讓他如觸墻壁。20多歲在長沙,蕭德藻以自己舊藏黃庭堅題跋善本《定武蘭亭》相贈。但大家的手澤也沒能激活少年詩人的心——面對幽香四逸的古本佳拓,他心如頑石不為所動。
從慶元五年,姜夔經(jīng)歷兩次上書朝廷無果、“獻樂之夢”破滅,歲月的錘煉,使年逾不惑的他身上發(fā)生了變化:過去對抽象黑白世界隔膜的生命,仿佛突然對書法開放了。嘉泰三年,他寫了兩個題跋,記下了曾經(jīng)的苦悶和突然開悟的喜悅:“二十余年習蘭亭,皆無入處。今夕燈下觀之,頗有所悟?!保ā都翁┕锖ザㄎ涮m亭跋》)“予學書三十年,晚得筆法于單丙文,世無知者。諦觀此刻,若合一契?!保ā都翁┤陼x王獻之保母志跋》)
姜夔從此一頭闖進南宋書壇,一發(fā)而不可收。嘉泰元年,他的第一部書學著作《絳帖平》問世。嘉泰二年考訂長文《王獻之保母志跋》完成。接著,《禊帖偏旁考》問世。再往下,就有了后來使他揚名書法史的《續(xù)書譜》。
嘉定元年,《續(xù)書譜》首刊問世,刻印者謝采伯為臺州臨海人,是宰相謝深甫之子、嘉泰二年進士。謝采伯為本書作序,落款“嘉定戊辰”,也就是嘉定元年。謝采伯在序中說:“予固恨其不遇于時,又自恨向者不能盡知而不獲,摳衣北面以請也。因為鋟木,以志吾過云。”顯然,刻印書稿時,姜夔已不在人世?,F(xiàn)在通行海內(nèi)外的《續(xù)書譜》,不是姜夔原始本,而是明清時代文人學者幾經(jīng)調(diào)整,最后在康熙年間成形的“整理版”?!独m(xù)書譜》,是姜夔生命的最后寄托,一個悲愴生命的最后安頓。
少年學詩,放飛才情;中年獻樂,四處碰壁;晚年習書,再得大名。姜夔的人生可謂一波三折,此中有多少悲歡離合,令人無限感慨。
(摘自《閱讀時代》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