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兒》是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節(jié)選自安徒生經(jīng)典童話《海的女兒》。課文情節(jié)生動、語言優(yōu)美,文中華麗的海底宮殿、海底花園里奇異的花草樹木、魚尾人身的公主等,都展現(xiàn)了作者奇妙的想象世界。
本單元是童話單元,編排了《寶葫蘆的秘密(節(jié)選)》《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三篇中外經(jīng)典童話,單元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這一語文要素與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相比,要求有所提高,教師不僅要引導(dǎo)學生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作者的描繪體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一、讀準字詞,感受神奇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安徒生的《海的女兒》。童話是想象出來的,童話里總有一些讓人感到奇妙的地方。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哪些地方你們覺得特別神奇。
生:在海洋的深處,竟然有那么美麗的一個世界。
生:海底竟然住著那么多人魚。
師:是的,這是一個神奇的故事,海底竟然有這么奇妙的世界,那個世界里生活著一群美麗的人魚。整個故事的背景是大海,所以這篇童話里出現(xiàn)了很多和海洋有關(guān)的詞語。
[珊shān瑚hú 琥珀 蚌bànɡ殼 珍珠 牡mǔ蠣lì 鯨jīnɡ魚 蔚wèi藍 ]
師:安徒生之所以會寫這樣一個以海洋為背景的童話,是因為他所在的國家丹麥就是一個海邊小國,那個美麗的北歐小國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海底宮殿、美人魚的傳說。如果你到丹麥去旅游,在海邊就可以看到美人魚的塑像。
【賞析】??在導(dǎo)入環(huán)節(jié),蔣老師單刀直入,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童話的神奇之處,讓學生對童話這一文體有了初步的認知。??理解閱讀文本的首要任務(wù)是獲取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掌握相關(guān)詞匯。??事實上,教學生詞較多的課文,讓學生先熟悉、掌握背景詞匯比直接教學生閱讀方法更有效。蔣老師精心挑選了和海洋有關(guān)的7個詞匯,學生多次認讀后,能讀準字音,認識和海洋有關(guān)的事物,加深了對詞語意思的理解??。
二、關(guān)注語言,學會想象
師:神奇的故事、神奇的人物、奇妙的場景是要用語言來描述的。童話的語言是很有特點的。我們來讀三段人物外貌描寫的內(nèi)容,一段選自傳說,一段選自童話,一段選自小說。你們猜猜看,哪一段選自童話?
師:是的,有不少同學猜對了。片段1選自傳說,片段2選自童話,片段3選自小說。
師:我們再把三段外貌描寫放在一起比較,大家覺得,寫人物外貌時,童話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生:喜歡用比喻。
生:童話寫一個人好看,不會具體寫這個人長什么樣子,往往喜歡用詩一般的語言讓你想象。
師:是的,無論是寫人還是寫風景,童話喜歡用比喻,喜歡用那種充滿想象力的比喻?!逗5呐畠骸防镞@樣的語言很多。我們來看兩段,不要翻書,你能把句子補充完整嗎?
她們是六個美麗的女孩,而她們之中,那位最年幼的要算是最美麗的了。她的皮膚光滑柔嫩,像? ? ? ? ? ? ? ? ? ? ? ;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 ? ? ? ? ? ? ? ?。
宮殿外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園,里邊生長著許多火紅和深藍色的樹木。樹上的果子亮得像? ? ? ? ? ? ,花朵開得像? ? ? ? ? ? ? ? ?,枝干和葉子在不停地搖動。地上全是最細的沙子,藍得像? ? ? ? ? ? ? ? ?。
生:……她的皮膚光滑柔嫩,像剛長出來的嫩葉;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星辰大海?!瓨渖系墓恿恋孟袂宄康奶?,花朵開得像孩子們的笑臉,枝干和葉子在不停地搖動。地上全是最細的沙子,藍得像藍寶石。
(教師出示課文中安徒生所寫的原文,讓學生對比體會)
她們是六個美麗的女孩,而她們之中,那位最年幼的要算是最美麗的了。她的皮膚光滑柔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宮殿外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園,里邊生長著許多火紅和深藍色的樹木。樹上的果子亮得像黃金,花朵開得像燃燒著的火,枝干和葉子在不停地搖動。地上全是最細的沙子,藍得像硫黃發(fā)出的光焰。
師:安徒生寫得這么生動的比喻,我們讀的時候,當然也要充滿感情,我們來練習朗讀。
【賞析】??鮮明的文體意識是蔣老師這節(jié)課的最大亮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他巧妙地引入三段描寫人物外貌的材料,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童話語言的特點,為后面的教學——訓練學生大膽想象做好了鋪墊,可謂一舉多得。學生在豐富的言語實踐中,明晰了童話語言的特點,習得了童話語言表達的獨特方法。
三、聚焦情節(jié),感受奇妙
師:安徒生用美妙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奇妙的故事。在奇妙的海底世界,住著奇妙的人魚家族,其中一條小美人魚盼望著年滿十五歲的時候可以浮到海面上看看人類的世界……看過《海的女兒》整個故事的同學能否說一說后來發(fā)生了什么神奇的事呢?
生:后來小美人魚為了救王子,先后失去了自己美妙的嗓音、美麗的雙腳和寶貴的生命,變成了一堆泡沫。
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神奇而曲折的故事,實際上是一個關(guān)于“選擇”的故事?小美人魚先后三次面臨重要的選擇。小美人魚的選擇讓她失去了什么?
生:失去了動聽的聲音。
生:不能跟家人及群族生活在一塊兒。
生:走路非常痛苦。
生:失去了生命。
【賞析】??蔣老師聚焦《海的女兒》結(jié)尾中的奇妙情節(jié),講解小美人魚其實有三次機會擺脫自己的困境,但是為了讓心愛之人——王子能過上幸??鞓返纳?,每次的選擇都出乎常人的預(yù)料和判斷,借此拋出了小美人魚追求的是人類“真善美”的靈魂,感受到了她身上洋溢的與眾不同的精神追求,順理成章地點明了主題,回應(yīng)了單元導(dǎo)讀中的語文要素。
四、聚焦細節(jié),品味不同
師:是的,小美人魚的選擇讓她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親人的關(guān)愛,甚至失去了生命。但仔細想想,小美人魚做出這樣的選擇好像又理所當然,因為故事中的很多細節(jié)暗示這條小美人魚很不一樣,這條小美人魚將來會選擇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請大家再閱讀故事的開頭,看看哪些句子讓你們感受到這條小美人魚的與眾不同,請大家用波浪線把找到的句子畫下來。
(學生自由讀課文,在找到的句子下畫波浪線)
師(出示課文片段):在這段話下面畫波浪線的請舉手。這段話用對比的方式寫出了小美人魚的不一樣。從這段話里,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美人魚的一些秘密?
[在花園里,每一位公主都有自己的一小塊地方,在那里她們可以隨意栽種。有的把自己的花壇布置得像一條鯨魚,有的覺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壇布置得像一個小人魚。可是最年幼的那位卻把自己的花壇布置得圓圓的,像一輪太陽,同時她也只種像太陽一樣紅的花。]
生:小美人魚向往光明。
師:為什么說小美人魚向往光明?
生:因為她把自己的花壇布置得像一輪太陽,而且她也只種像太陽一樣紅的花。
師:是的,太陽就是光明,就是一種象征,而且她只種像太陽一樣紅的花,可見她是多么向往光明。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和后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美人魚的與眾不同。
師(出示課文片段):在這兩句話下面畫波浪線的請舉手。這兩句話強調(diào)了小美人魚的“安靜”,大家從中讀出了什么?
[她是一個古怪的孩子,不大愛講話,總是靜靜地在想著什么。
同時她是那么地沉默和富于深思。]
生:我覺得小美人魚的性格很古怪,和她的姐姐們明顯不同,這就為后面她所做的與眾不同的選擇做好了鋪墊。
師(出示課文片段):在這兩段話下面畫波浪線的請舉手。這兩段話強調(diào)了小美人魚的“特殊愛好”,大家從中讀出了什么?
[當姐姐們從沉船中弄來新奇的東西裝點花園的時候,她除了火紅的花以外,只想要一個美麗的大理石像。這石像是一個美麗的男子,它是用一塊潔白的石頭雕刻出來的,跟一條遭難的船一同沉到海底。在石像旁邊,她種了一株像玫瑰花那樣紅的垂柳。這樹長得非常茂盛,它新鮮的枝葉垂向石像,一直垂到那藍色的沙底。它的倒影帶有一種紫藍的色調(diào)。像它的枝條一樣,這影子也從不靜止:樹根和樹頂看起來好像在做著親昵的游戲。
她最大的樂趣是聽關(guān)于我們?nèi)祟愂澜绲墓适?。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關(guān)于船只和城市、人類和動物的知識全都講給她聽。]
師:是的,小美人魚的每一次選擇都讓人感到費解,因為她的每一次選擇都會讓她失去那么多,包括健康、家園、生命,那她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在她心目中,什么比健康、家園甚至生命更重要?她到底在追尋什么呢?有人說,其實《海的女兒》里的小美人魚就是安徒生自己。這個故事,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把它讀完,可以反復(fù)讀。安徒生是永遠的安徒生。
【賞析】蔣老師就著小美人魚做出的與眾不同的??選擇,通過一些關(guān)鍵性的細節(jié)描寫帶領(lǐng)學生潛心閱讀、揣摩語言,品味她身上散發(fā)出來的獨特氣質(zhì),讓學生更能感受到小美人魚的偉大,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課堂最后,蔣老師將課文做引子,帶動學生完整閱讀《海的女兒》這本書。正如溫儒敏主編所言,語文課要實實在在地教會學生讀書。語文教學??無論怎么改革,教會學生讀書總是??不變的根本。
【總評】
童話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其淺顯易懂的語言,充滿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寓理于故事之中的敘事結(jié)構(gòu),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精神食糧。童話的文體特征與獨特魅力決定了童話教學與一般記敘文教學是不同的。蔣老師的這節(jié)童話教學課就是引導(dǎo)學生用童話的方式學童話,在童話的情境中感受童話想象,品味童話語言,領(lǐng)悟童話意蘊,在童言與童趣的輝映中實現(xiàn)了童話教學的價值,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識童話,發(fā)現(xiàn)童話的獨特價值
教童話,首先要認識童話,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正確地解讀童話。蔣老師帶領(lǐng)學生依據(jù)童話的文體特征,實施童話本體教學。《海的女兒》選入課文的是故事開頭的部分,內(nèi)容淺顯生動、富有童趣,是符合這一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的。蔣老師借助課文的第一段讓學生感知安徒生童話的神奇之處,觸摸了安徒生童話語言表達的基本樣式和基本形態(tài)。
二、學童話,基于言語實踐活動
《義務(wù)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第二學段(3~4年級)的“閱讀與鑒賞”板塊明確指出:“能復(fù)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guān)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p>
蔣老師在教學《海的女兒》時,變內(nèi)容分析為情境下的言語實踐活動,設(shè)計了層層遞進式的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積累了語言經(jīng)驗,體會了課文語言文字的運用特點,掌握其運用規(guī)律,提升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童話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童話思維品質(zhì),使學生獲得了較為豐富的童話審美經(jīng)驗。
三、讀童話,從一篇走向整本書閱讀
蔣老師在教學這篇童話時,注重關(guān)聯(lián)整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將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進行了整合,喚起學生讀整本書的欲望。整堂課,蔣老師借助相關(guān)的語言材料帶領(lǐng)學生領(lǐng)略了安徒生童話的表達特點和其中深刻的人文情懷,為課后學生獨立閱讀《海的女兒》整本書做了內(nèi)容、思想、寫作方法等方面的鋪墊。
整堂課充斥著旗幟鮮明的文體味、訓練有度的語用味、充滿神奇的想象味、津津有味的故事味,這些味道交織在一起,氤氳成了《海的女兒》這堂課獨有的童話味。
(作者單位:湖南省桃源縣漳江小學 湖南省桃源縣桃源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