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利紅
想讓自己的看圖說畫能力得到提升,小朋友們需要找到合適的看圖方法,要能夠準確提煉圖畫中包含的信息,然后有效組織語言,這樣才能讓自己說畫時“妙語連珠”,整個看圖說畫的過程也會更為輕松有趣??磮D說畫從整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看圖”和“說畫”。在看圖過程中小朋友們要讓自己更加專注,抓住圖畫中的重要信息,理解圖畫傳遞的主要內容。這樣大家在說畫環(huán)節(jié)中才能更好地組織語言,構建思路,能夠有更多好的語言表達。這樣整個看圖說畫的訓練才能有效提升大家的綜合語言能力。
一、找對方法“興致勃勃”看圖
1.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仔細讀圖
在開展看圖說畫訓練時,小朋友首先要學會看圖,能夠仔細觀察給定的圖畫,從中提煉重要信息,這樣才能為后續(xù)的說畫練習奠定基礎。有些小朋友感覺看圖時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不知道從何看起,對此,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問題思考輔助看圖過程。小朋友可以結合給定的圖畫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有哪些人物,還可以想一想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如果能夠遵循這樣的思路觀察圖畫,并且把這幾個問題回答清楚,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捕捉圖畫中的信息。這是在“興致勃勃”看圖時首先要完成的任務。
例如,在觀察《怎樣叫醒小兔》的圖1時,就可以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圖畫中都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同樣,觀看圖2、圖3時則可以思考:兔媽媽是怎么做的?小兔有什么反應?觀察圖4時思考:兔媽媽請誰來幫忙?怎么幫忙的?結果怎么樣?如果能夠帶著這些問題,邊看圖邊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幾張圖畫可以串聯(lián)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并且整個故事的前因后果也會清晰起來。在進行看圖說畫的訓練時如果能善于利用這種方法和思路,會大大提升看圖的效率,能夠為后續(xù)的說畫奠定良好的基礎。
2.找到合適的看圖方法和經(jīng)驗
有些小朋友在看圖環(huán)節(jié)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因此讀圖過程困難重重。對此,要善于總結看圖的方法和經(jīng)驗,讓看圖的過程變得輕松有趣,并且也能夠很快從圖畫中提煉出重要的信息??梢試L試在看圖環(huán)節(jié)結合圖畫中給定的人物提問,比如,這個人物(或者小動物)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這能夠幫助大家理解其行為意圖,進而構思整個故事線。們在平時的看圖過程中可以多開展這類訓練,以便積累更多實用的看圖方法,不斷提升看圖說畫的能力。
例如,在觀察圖畫《小紅傘》中的圖1時,能觀察到天氣的變化,但往往會忽略小兔帶傘的情節(jié)。因此,在后續(xù)的觀察中大家不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看到天空上的烏云,小兔心里會想什么?會做什么呢?”思考這幾個問題后,小朋友們就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想象小兔的所想所做,讓故事更連貫和完整??吹綀D2后大家可以進一步追問:“小刺猬想做什么?它會和小兔說什么?小兔是怎么做的?”這樣就能把兩張圖畫的信息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線索,這是理解圖畫內容的重要方式。
二、利用多種形式“妙語連珠”說畫
1.以兩兩表演的形式說畫
在完成看圖環(huán)節(jié)后,要開展相應的說話訓練。這個階段小朋友們可以嘗試多種訓練形式,這樣才能在說話時“妙語連珠”,編出更多有趣的故事內容。首先,大家可以根據(jù)看到的圖畫,以兩兩表演的形式還原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嘗試說出扮演角色想說的話。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說話練習,能夠提升小朋友的語言技能。小朋友進行兩兩表演時,不僅能夠很好地再現(xiàn)圖畫中的故事情節(jié),也能夠減輕說畫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小朋友們能夠更自如地表達,更加“妙語連珠”。
例如,《小紅傘》圖2中的情節(jié)是“小兔幫助小刺猬摘果子”,小朋友們便可以結合這張圖畫兩兩一組,分別扮演小刺猬和小兔。矮小的小刺猬蹲在樹下想摘果子,扮演小刺猬的小朋友可以這樣說:“小兔,我個子矮,蘋果樹很高,我摘不到果子,你可以幫助我嗎?”扮演小兔的小朋友則可以踮起腳尖,用小紅傘一鉤,把果子摘下來。大家通過表演小刺猬學會了如何請求同伴的幫助,在表演小兔時小朋友們也理解了“踮起”“鉤”等詞語,并能形象生動地講述出圖片的內容。在說畫訓練時,當大家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者難以開口時,就可以先采取這種形式進行輔助。小朋友們進入到圖畫的角色后,自然能夠根據(jù)角色的形象,結合故事情境進行語言表達,并且思維會逐漸活躍起來,說畫的障礙也會一點點消除。這種訓練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小朋友們說畫訓練的質量,并且讓整個看圖說畫訓練變得輕松有趣。
2.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說畫
對于同樣的圖畫內容,不同的小朋友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對圖畫中包含的情節(jié)在認識上可能也會有所不同。在完成前期的看圖過程后,在進行說話訓練時可以多交流討論,彼此分享看法,表達各自不同的見解。這個過程既能夠活躍氣氛,讓大家的思維更加放松,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圖畫內容,從圖畫中提煉出更多相關信息。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意見上的分歧,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把圖畫傳遞的信息變得更加清晰。這些討論環(huán)節(jié)本身就是對大家說畫能力的一種鍛煉,能夠給整個看圖說畫訓練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猴大哥大掃除》中,看完圖畫后不同的小朋友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理解,甚至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上的意見分歧。這時大家不妨基于一些特定問題展開討論,彼此交流看法。比如,可以根據(jù)圖畫內容分析:“猴大哥要怎么做衛(wèi)生,才不會在桌子、椅子上留下腳印呢?”小朋友們可以自由大膽地與同伴討論,想象故事的多種情節(jié),梳理出小猴做衛(wèi)生的合理順序,并用自己的語言生動講述。大家在討論中給出了不同的方案,有些方案效率很高,有些則沒那么高。正是在討論和交流中,大家進行了各種觀點和思路的分享,很好地嘗試利用語言描繪了圖畫的內容,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是一次很好的看圖說話訓練,小朋友們在這樣的活動中加深了對圖畫的理解,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與應用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與提升。
3.在相互評價中提升說畫能力
在進行看圖說話訓練時,小朋友們還可以在完成練習后進行交互評價,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大家在評價其他小朋友的語言表達時可以就其觀點展開評述,也可以結合其他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評價。無論哪種評價模式,都可以鍛煉大家的語言組織能力,并且能夠引導小朋友進一步回顧圖畫內容,強化看圖說畫的訓練效果。小朋友們要積極參與交互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并且根據(jù)其他小朋友對自己的評價加以改善。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看圖說畫訓練中獲得更多收獲與提升。
例如,在完成了《大象救兔子》的看圖說畫訓練后,小朋友們可以相互點評。一位小朋友評價同伴的講述時說:“他講得很好,把大象很著急的樣子都說出來了?!币灿械男∨笥言u價道:“她講得很生動,會說老虎摔得四腳朝天?!贝蠹以谠u價他人的看圖說畫時都能很好地回顧圖畫內容,為自己的評價找到立足點。通過這種交互評價活動,小朋友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鍛煉,并且還能在相互評價中找到更多好的講述故事的方法。這會讓大家的看圖說畫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能夠幫助大家在今后的訓練中產(chǎn)生更多“妙語連珠”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