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娟
“我學會了_____”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六單元的寫作練習,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按學習的順序把自己學做事情的過程細致、生動、有趣地展現(xiàn)出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作中要圍繞“學會了什么”和“怎么學”兩部分具體描寫,在描寫過程中可運用多種寫作方法,切忌記流水賬式的敘寫。
一、閱讀題目,明晰要求
在寫作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題目,明確題目要求,之后確定主題、寫作內(nèi)容、大綱等。只有在明確題目要求的前提下寫作,文章才不會出現(xiàn)偏題、離題等情況。以“我學會了______”為例,這是一道半命題式作文,要補充的是自己學會的某種本領(lǐng)、技能,要寫記敘文,因此要先補充題目,再圍繞題目展開寫作。例如:
一放暑假我便迫不及待來到外公家,外公家在農(nóng)村,有許多好玩的。我剛到外公家門口便碰到外公提著兩根魚竿,腰上掛著魚簍,我知道外公肯定是要去釣魚了,我來了興趣,便纏著外公帶我去。一路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魚塘邊。此時魚塘邊已經(jīng)有幾位外公的朋友在釣魚了,和爺爺們打完招呼后,外公帶著我選了一處地方,開始準備。我學著外公的樣子把魚餌穿在鉤上,再使勁地拋出去,第一次沒有拋成功,把魚鉤甩進了草叢里,只能拉出來把雜草清理干凈后再重新拋。第二次在外公的指導下我成功地把魚鉤拋了出去,接下來就等著魚兒上鉤了。等待魚兒上鉤的過程是漫長的,看到魚漂動了一下,我以為魚兒上鉤了,就趕快收魚竿,沒想到狡猾的小魚只是試探一下,把魚餌都吃完了卻沒上鉤,我有點失望。外公告訴我,釣魚千萬不能求速度,這是一個考驗耐性的過程,要靜下心來慢慢等魚兒上鉤,而且不能魚漂一動就拉,要等到魚漂往下沉的時候拉才行。聽了外公的話,我調(diào)整好心態(tài)繼續(xù)等待。不一會兒,魚竿又有了動靜,我緊張地看著魚竿先一點點晃動,最后往下沉,看準時機,我立刻收回魚竿,哇!釣到了一只大魚唉!我高興得跳起來:“我釣到魚了!我釣到魚了!”
暑假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但這件事我依然記憶猶新,因為它使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十事也會九空的。
——《我學會了釣魚》
作者圍繞釣魚的過程進行細致生動地描述,詳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發(fā)展和結(jié)局,并在最后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主題明確、思路清晰。
二、拓展思路,選擇材料
在明確寫作要求及主題之后便要進行選材,選材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章的質(zhì)量,因此要拓展思路,不要局限于某一方面,再根據(jù)文章主題選擇合適的材料豐富文章內(nèi)容。例如:
暑假的一天媽媽叫我洗衣服,因為我長大了,洗衣服這樣的小事,得自己動手做了。洗衣服雖然簡單,但是需要細心和耐心,沒有細心,粗心大意地洗幾下,是洗不干凈的。我先用盆子接了一些水,往里面倒洗衣液,然后再把衣服扔進去。第一次沒有出泡泡,覺得可能是因為洗衣液不夠,于是我又往盆里倒洗衣液,這次倒了一瓶蓋,心想可以出泡泡了吧!結(jié)果沒想到泡泡太多了,我把衣服都揉了一遍,盆里依然還有很多泡泡。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我將全家的衣服全都洗了。爸爸的衣服太大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洗干凈。洗完第一遍,我早已沒有力氣,腰酸背痛,但還沒結(jié)束,還要把泡泡沖了才行。我把盆放到水龍頭下面接好水,開始沖泡泡,但我發(fā)現(xiàn)泡泡怎么都沖不干凈,我很苦惱,只能叫媽媽幫忙。媽媽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告訴我沖洗泡泡的時候要用流水,這樣才能洗干凈。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不一會兒衣服就都洗干凈了,還用洗衣服的水沖洗了衛(wèi)生間??吹皆陉柟庀碌囊路腋吲d極了,終于為家人也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時也體會到媽媽的辛苦!
——《我學會了洗衣服》
作者圍繞主題選擇了合適的題材,描寫生動細致,將心理變化的過程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結(jié)尾語言平實,以情動人,其實最樸實的語言最能打動讀者。
三、編寫提綱,巧妙布局
文章除了內(nèi)容充實之外,結(jié)構(gòu)也要嚴謹,層次清晰,這就需要在寫作之前編寫提綱,確定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明確寫作思路和行文脈絡。例如:
記得有一次,語文課文中關(guān)于漢字的綜合性學習單元激發(fā)了我對書法的興趣。爸爸媽媽大力支持,給我報了書法學習班。第一節(jié)入門課,教師并沒有教我們寫字,而是先教我們握筆和簡單的筆畫。一開始,我拿著毛筆認真地照著教師的指導寫,但發(fā)現(xiàn)無論我寫多少遍,運筆和收筆總是寫不好,我開始焦急起來。教師看出了我的焦急,慢慢來到我身邊,握住我的手帶著我寫,讓我用心感受每一筆的力度,并告訴我書法不是一時就能練成的,要循序漸進。在教師的鼓勵下,我終于掌握了簡單筆畫的寫法,接下來便練習寫漢字,寫漢字與寫筆畫不同,除了要考慮運筆和收筆之外,還得注意字的整體結(jié)構(gòu),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但可能是因為有挑戰(zhàn)性,我學得更加認真,我認真上課,課后認真練習,甚至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之后,針對自己的不足專門進行練習。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的字寫得越來越好了,連作文成績也越來越高。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從一個心急的人慢慢變成一個心平氣和的人,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恒心。
——《我學會了書法》
作者先介紹了自己學書法的原由,接著用大量筆墨詳細介紹了學習書法的過程,從焦慮到淡定,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最后總結(jié)學習書法的收獲,整體結(jié)構(gòu)合理,層次清晰。
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看著巷子里的其他小伙伴騎著自行車到處玩,我可羨慕了,于是回家對媽媽說我也想要一輛自行車。媽媽承諾只要考到前三名就給我買,為了自行車,我努力學習,認真聽講,終于考到了第二名,媽媽也信守承諾給我買了自行車。
看著嶄新的自行車,小伙伴們圍著車子發(fā)出羨慕的聲音,我高興極了!但這時隔壁小胖提出了一個問題,“文文,你有自行車,但你會騎嗎?”對啊,我有自行車,但我不會騎??!為了騎上這輛好看的自行車去兜風,小伙伴們一致同意教我騎自行車。大家都會騎,但不一定會教,你一言我一語,各有各的想法,說得我頭都大了。這時剛好爸爸下班回來,于是我決定讓爸爸教我,我也更放心一點,畢竟我的小伙伴們看起來不太靠譜??!爸爸在后面扶著,我顫顫巍巍地騎上車子。爸爸扶著,我就能穩(wěn)住,但只要爸爸一松手,三秒鐘之后我就會摔下來,在摔了五六次之后,我逐漸沒了耐心,也沒了信心,心想:“自己真那么笨嗎?其他小伙伴都學會了,就我還不會!”這時,我的小伙伴們在旁邊鼓勵著我,“快起來,再試一次,一定可以成功的!”爸爸也同樣用鼓勵的眼光看著我!于是,我又站起來毫不猶豫地騎上了自行車。
在摔了一次又一次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爸爸放手之后我堅持的時間越來越長了,而且也找到了怎么保持平衡的方法和感覺,慢慢地,我能夠自己騎出去了。當我慢慢地騎著自行車過了巷子口時,小伙伴們都高興得跳了起來,爸爸也欣慰地笑了。我學會了騎自行車!我們在巷子里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
真幸運,在我學自行車的時候有這么一群人鼓勵我,同時我發(fā)現(xiàn),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