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偉 劉倩秀
摘要:就更有質量的觀課議課而言,應抓住三個要點:講出故事,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獨立的先行思考。故事要對教師發(fā)展有價值,要保證真實,要完整,要簡明、突出重點,要爭取講出畫面感。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問題既要基于課堂現(xiàn)象,又要在現(xiàn)象的基礎上引申出對于課堂教學的典型性和一般性的問題。提出問題的目的在于討論和解決問題。觀課議課中,可以把問題留待議課時一起討論,但在集體討論之前,參與者需要先行獨立思考。通過一個案例具體說明觀課議課中怎樣講故事、提問題和先行思考。由此,得到啟示:觀課議課要從評判走向理解,從關注他人到關注自身,并用好“三種眼”。
關鍵詞:觀課議課;講故事;提問題;先行思考
本文系四川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立項課題“小學新任教師入職適應的現(xiàn)狀與支持研究”(批準號:TER20220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F(xiàn)在不時聽一些教師說,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流于形式,沒有效果。對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我們以為,不能等學校建立新的教研制度和文化,也不用等新的教研工具和方法。改善教研要靠教師自己:一方面,作為教研活動的一員,教師可以在教研文化建設、教研方法改善等方面建言獻策;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行動起來,以更高質量的觀課參與提升自己,有了觀課中的真正收獲和進步后,在議課參與中就可能會有更高質量的貢獻。換句話說,要擺脫之前“火車快不快,全看車頭帶”的教研現(xiàn)狀,而像動車組一樣,每一節(jié)(動力)車廂都產生動力。在觀課議課中先做好自己,成為推動教研變革的“動力車廂”,或許有利于建設學校理想的“教研列車”。進一步講,如果學校想變革,但學校教師不想變化;教研組引進了好的教研工具和方法,但教研組教師不愿意用或者不會用,那么教研變革終將名存實亡,行之不久。
2001年開啟的新課程改革,引發(fā)了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關注。就這些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的組合運用而言,首先還是要安排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開展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先自主學習,強調學習者承擔獨立學習責任,同時,在每一位學習者都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后面的合作學習才能有相應的質量保證。觀課議課也有先獨立觀課自主學習、后一起議課合作學習的安排,只有參與者有了比較高的獨立觀課的水平,合作議課才能有更高的質量。
一、 三個要點:講故事、提問題和先行思考
而就更有質量的觀課議課而言,我們認為應抓住三個要點:講出故事,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獨立的先行思考。
(一) 講出課堂上的故事
課堂教學的真理具有“境脈”特征。“境”包含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情境和心境,“境”意味著課堂教學具有空間差異性和要素關聯(lián)性;“脈”意味著課堂教學具有時間流動性,不僅有曾經、當下和未來的時間延續(xù),而且有各要素的隨時流動和改變。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這個過程的特點是,各種現(xiàn)象具有深刻的個體性:某一條教育真理,在第一種情況下是正確的,在第二種情況下是無用的,而在第三種情況下就是荒謬的了?!盉.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修訂版)[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452?;趯φn堂教學特點的理解,觀課議課的觀課要優(yōu)先觀察教學的環(huán)境、情境和心境,優(yōu)先考慮時間的延續(xù)、流變,觀察彼此的關系和影響,側重于整體觀察、關系觀察和流變觀察。
具有時間、空間差異和變異特點的師生活動就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個不同的“事件”。議課時,講出課堂上曾經出現(xiàn)過的“事件”就為議課提供了一個個課堂“故事”。與常見的“我認為這節(jié)課有以下優(yōu)點……”(提供教學結論)和“我建議做這樣的改進……”(提供教學建議)的話語方式不同,在觀課議課中,我們提倡參與者首先講述故事:“在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我注意到……”佐藤學教授說:“在討論中,最重要的是丟開一切抽象的語言,只說出自己對所觀察到的事例的真實感受和具體事實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樸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學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弊籼賹W.靜悄悄的革命——創(chuàng)造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M].李季湄,譯.長春:長春出版社,2003:55。
講故事首先要講有價值的故事。觀課議課優(yōu)先關注故事的“教師發(fā)展價值”,要思考“討論這個故事對教師發(fā)展有什么價值”,要學會用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對教師發(fā)展最有意義的故事,然后講出這個故事。其次要講好故事。故事要來源于課堂,保證真實;故事要完整,讓參與者清楚過程并知道來龍去脈;故事要簡明,突出重點;故事要爭取講出畫面感(必要時可以借助動作、照片、板書等方式),讓參與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 提出高質量的討論問題
觀察現(xiàn)有教研,一大不足就是缺乏問題意識,沒有明確具體的問題做指引。這導致討論不聚焦,活動結束時難說有什么收獲。研究意味著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而言,提出問題更為優(yōu)先。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盇.愛因斯坦,L.英費爾德.物理學的進化[M].周肇威,譯.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62:66。
強調要提出問題,并非要找課堂教學的不足或缺陷來批評。觀課不是收集教學存在問題的證據,而要通過問題討論來指引教學研究的方向。提出的問題應該對專業(yè)成長和課堂教學改進有幫助,值得大家花時間研究和思考。另外,問題不要停留于簡單的“好與不好”“對與不對”的判斷,而要引發(fā)討論興趣和熱情,促進深度思考,使問題討論成為有質量的教學研究。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問題既要基于課堂現(xiàn)象,又要在現(xiàn)象的基礎上引申出對于課堂教學的典型性和一般性的問題。比如,在一次《落花生》觀課議課活動中,有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現(xiàn)在的學生對許立山先生的《落花生》不接受。他們說自己喜歡做掛在枝頭的石榴和蘋果,不愿意做默默無聞的花生。我們不知道怎么處理這個問題?”筆者實踐案例中的筆者專指陳大偉。對問題有這樣的引申:“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文本有內在的規(guī)定性和約束力,我們需要充分尊重文本;而學生又有個性化的認識和理解,有今天的時代和生活,二者產生了矛盾。這樣,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在日常教學中,怎樣處理尊重文本的內在規(guī)定性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之間的矛盾?大家可以跳出《落花生》,說說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蓖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我們一起找到了“首先要讀懂文本寫了什么,其次要讀懂作者想要傳遞和表達的是什么,最后要讀出自己對相關問題的意見和選擇”的“閱讀教學三次功夫”。
善學者不僅善于提出有質量的問題,而且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問題,通過對不同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形成“聞一知多”就“聞一知多”,筆者后續(xù)會寫一篇具體分析的文章。的收獲。從這種意義上說,好的觀課者不僅善于以小見大,而且善于聞一知多。
(三) 對問題進行獨立的先行思考
提出問題的目的在于討論和解決問題。觀課議課中,可以把問題留待議課時一起討論,但在集體討論之前,參與者需要先行獨立思考:一方面,對自己想要討論的問題,參與者應該承擔先行思考的責任,不能只想著等他人來解決;另一方面,有獨立思考的基礎,集體討論時才能更好地參與,才能對他人有所貢獻。
這里的思考可以是理解性思考:他這樣做出于什么目的?他有什么樣的實踐條件和環(huán)境?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可以是發(fā)現(xiàn)性思考:教和學之間有什么樣的影響關系?這樣教的依據是什么?這樣的教學帶來了什么樣的效果,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可以是變革性思考:遇到這樣的情況,還可以有哪些教學選擇?如果我來教,我會怎樣選擇?
先行思考,不僅需要發(fā)揮教學的洞察力,而且需要教學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 一個案例:怎樣講故事、提問題和先行思考
這里用一個案例來具體說明觀課議課中怎樣講故事、提問題和先行思考。
(一) 故事
這是江蘇省常州市許嫣娜老師執(zhí)教《從現(xiàn)在開始》一課時的故事。在完成識字和朗讀教學任務后,有這樣一個教學片段:
師大家來說一說,哪些動物當了萬獸之王,誰成了新首領?
生猴子。
師一種動物是沒有辦法“輪流”做萬獸之王的。
(學生舉手踴躍,有學生插嘴回答。)
師當你學會在課堂上不隨便插嘴,等候老師說“請”的時候,我才會請到你。
生貓頭鷹和袋鼠和猴子。
師它們要干什么?
生它們要當萬獸之王。
師你說了兩個“和”字,貓頭鷹和袋鼠和猴子,聽上去不是很好聽,用一個“和”字就夠了,誰會說?好,(回叫插嘴的學生)請你來。
生貓頭鷹、猴子(讀成了“zhi”)和袋鼠輪流當萬獸之王。
師能不能按照課文中的順序?誰在前誰在后?誰再來說?請你來。
生貓頭鷹和袋鼠……
師把“和”字去掉。
生貓頭鷹、袋鼠和猴子輪流當萬獸之王。
師能不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完整?來(對著小明),請你來。
生(小明)貓頭鷹、袋鼠和猴子,它們輪流當了萬獸之王,最后猴子成了萬獸之王。
師連說兩遍“萬獸之王”,有點重復。最后猴子成了——
生(小明)萬獸之王。
師嗯。它們輪流當了萬獸之王……看老師的板書。
(板書上不僅有“萬獸之王”,還有“新首領”。)
生(小明)最后猴子成了萬獸之王。
師(俯身引導,手指板書)三個動物輪流當萬獸之王。萬獸之王的意思等同于新首領,我們換一種說法,最后猴子成了——
生(小明)最后猴子成了萬獸之王。
(聽課的教師發(fā)出笑聲。)
師(面向全班學生)別著急,他一定能夠說好,把手放下,靜靜地等待自己的伙伴。(面向小明)萬獸之王是對的,別著急,猴子的確成了萬獸之王。但是連說兩個“萬獸之王”聽上去不舒服??蠢蠋熀诎迳系陌鍟覀円黄饋碚f,好不好?
生(小明)貓頭鷹、袋鼠和猴子它們輪流當了萬獸之王,最后猴子成了新首領。
師表揚他,就這樣說。他說得非常好!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這句話說下來了。全班的小朋友以他為榜樣,自己把這句話說一遍,開始。
(全班學生比較完整地練習,教師俯下身子和小明交流。)
(二) 問題
針對上述教學片段,筆者提出了如下問題:
1.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追求是什么?授課教師想讓學生完成什么樣的學習任務?
2. 這樣的教學處理是不是“挖一個‘坑,把學生往‘坑里引”?
3. 課堂上應該如何管理紀律?如何進行合理的懲戒?
4. 最后一位學生(小明)會有什么樣的心理感受?可能給他什么樣的心理影響?
5. 我有沒有想要改進的?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改進?
6. 授課教師可能如何看待我的意見?交流時我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三) 對問題的思考
1. 對問題1的思考
本課教學是小學低年段在識字、讀課文后的閱讀理解教學。閱讀理解教學常用“總—分—總”的教學結構:(1) 第一個“總”,概述課文,知道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2) “分”,分別學習貓頭鷹、袋鼠和猴子是怎么當萬獸之王的;(3) 最后的“總”,學完這篇課文,比較評價貓頭鷹、袋鼠和猴子的行為,述說有哪些收獲和體會。上述教學片段是完成第一個“總”。
2. 對問題2的思考
判斷是不是“把學生往‘坑里引”,需要具體分析教師的作為和對學生的影響。第一位學生說了一種動物(猴子),許老師提醒“一種動物沒有辦法‘輪流做萬獸之王”,在表達時要遵循邏輯,這屬于知識教學;第二位學生說了兩個“和”字,許老師提醒“重復不好聽”,這是培養(yǎng)語感;第三位學生沒有按照課文順序說,許老師提醒“按照課文中的順序”,這是“概述課文不能自由,要依據課文”的方法指導;第四位學生沒有回答完整,許老師提醒“連起來說完整”;第五位學生(小明)前后兩處都用了“萬獸之王”,許老師反復引導盡量不要重復。整個過程不只是為了得到一個答案,而且在相機做有知識、有方法、有語感的引導。在許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改變,后來全班都能比較完整地表達。這是教師在發(fā)揮引導作用,而不是在“挖坑”,不是把學生往“坑”里引。
這里,還可以延伸出一個問題:什么樣的教學是“挖坑”,什么樣的教學不是“挖坑”?筆者就此做了知識類型的區(qū)分:有的答案是“不確定性知識”,如“彎彎的月亮像什么”的答案,如果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得出確定的“像小船”,則是“挖坑”給學生跳;有的答案是“確定性知識”,如“3+2=?”的答案,如果有學生把3和2挨著寫,得出“3+2=32”,教師還表揚學生“你真棒,真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則會對學生以后的現(xiàn)實生活造成困擾,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有的答案是不確定的,但有相對更好的選擇,如本案例中的文章概述,這時引導學生找到更理想的表達是教師的責任和價值。
3. 對問題3的思考
學生在課堂上的插嘴行為應該管。為什么?不認真聽同學發(fā)言,失去了向同學學習的機會,不利于自身成長;同時,也不利于其他學生表達,不利于建構相互傾聽、支持的關系。對于這樣的行為,聽之任之是不負責任的。
如何管?許老師說:“當你學會在課堂上不隨便插嘴,等候老師說‘請的時候,我才會請到你?!边@里,學生的行為是習慣問題,不是大問題,教師的做法有幾個特點:一是只針對行為,二是有明確的改進指向,三是留下機會,四是只提醒一下。這可以給我們這樣一些教育管理懲戒的啟示:應該針對學生的不良(有害)行為;具有建設性,指明努力和改善的方向;根據程度和影響,可不糾纏小事。
后續(xù)的現(xiàn)象是:該生有了改進,許老師兌現(xiàn)諾言叫起了他。他在回答時把“猴子”的“子”讀成了翹舌音“zhi”,許老師沒有糾正。這里的問題是:教師應該糾正嗎?什么樣的情況要糾正?什么情況下不糾正?就此思考,筆者意識到“該不該”也要看當時的情境。這里,一是學生主要是因為著急和緊張,才讀錯了;等他不著急、不緊張了,讀錯“子”的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了,所以這里不必糾正。這就有了對學生問題要有“因為不懂”與“因為緊張”的區(qū)分的經驗。二是該生剛得過一次告誡,如果又被糾正,則可能由此以為“老師盯上我了”,從而心理感受不好;在課堂上,如果沒有大的問題,對一名學生一節(jié)課有一次批評引導就夠了,所以這里不必糾正。
4. 對問題4的思考
不排除小明同學有些尷尬,但如果讓他就這樣坐下,轉而請其他學生回答,他的感受就一定好嗎?設想兩種處理:第一種是讓小明同學坐下,叫另外的學生;第二種是再給小明同學機會,引導他有比較滿意的回答后再讓他坐下。哪一種處理下,小明同學的感受會更好?應該是第二種。許老師選擇了第二種,只是她沒有想到小明同學老是轉不過彎。許老師聽見了聽課教師的笑聲,大概也意識到小明同學會有一些尷尬,所以,在其他學生復述時,她有一個俯身與小明交流的關懷傳遞。
5. 對問題5的思考
在學生回答后,能不能對學生的改變有所呼應?比如,許老師說“一種動物沒有辦法‘輪流做萬獸之王”,第二位學生說出三種動物后,許老師可以面向全班評價一下:“現(xiàn)在有三種動物,可以‘輪流了。”其作用一方面是強調和鞏固這一知識點,另一方面是改變教師的互動對象,在關注個體和群體上有一些變化和調整。
為了避免小明同學的尷尬,許老師有這樣的評價:“他說得非常好!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這句話說下來了……”這能看出許老師的良苦用心。如果筆者來教,可能會去掉“自己的”,因為所有學生(包括小明)都知道這里面有老師孜孜不倦的引導。現(xiàn)有的肯定盡管有善的成分,但缺乏真的基礎,受表揚者和其他學生未必認同接受。應該說,表揚也好,批評也好,都要盡可能真實,基于事實,才使人信服。
6. 對問題6的思考
就上述對問題5的意見,授課教師完全可能這樣腹誹:“對每一次回答做一點評價和回應,這是很好的,但畢竟需要花時間,在這里花了時間,還有時間完成其他有價值的教學嗎?就小明同學的處理,現(xiàn)在我也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但我當時沒有想到,而且在課堂上哪有那么多時間考慮那么周到!”
授課教師這樣的回應肯定有其道理。這提醒我們,教學是選擇和平衡的藝術,在有限的時間里,要接受某些東西不教,有些行為不做,要在無為中追求有為。另外,授課教師在教學實踐情境中“水深火熱”,缺乏深思熟慮的條件,“隔岸觀火”的觀課教師不能求全責備。因此,討論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基于理解的“議”,而不要采取自以為是的“評”。
三、 三點啟示:如何做好觀課議課
(一) 從評判走向理解
觀課也好,議課也好,都不要對別人指手畫腳地“評”,而要注意理解——理解本身意味著研究。一是要理解別人的教學動機和追求,讀懂別人的目的和依據,思考“他為什么這樣教”。二是要理解別人的處境,思考“他遇到了什么情況”“他的教學條件如何”“他的能力水平能做成什么樣”。三是要理解教學的關系和新的可能性,思考“教與學之間有什么關系?是怎樣互動和影響的”“教學是否有新的可能”。
(二) 從關注他人到關注自身
觀課議課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別人,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發(fā)展和提升自己。要看別人想自己,致力于通過觀課議課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評判觀課議課的收獲,不是看“我對別人說了什么”,而是思考“我在別人身上、從別人課上學到了什么”。如果自己沒有收獲、沒有進步,就要感到遺憾,就要爭取下一次有所改進。
知行合一,要致力把自己觀察到的用于實踐,改造實踐,提升實踐。以上述案例中的觀察和分析為例,用于未來的教育實踐,我們可以作出這樣一些改變:(1) 在引導和評估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判斷一下是“確定性知識”“不確定知識”,還是“不確定的,但有相對更好的選擇的知識”,然后作出更合理的選擇和取舍;(2) 課堂上的學生管理要立足建設性、教育性,可借鑒上述對問題的思考;(3) 如果學生回答不理想,我們可以嘗試“等一等,再給一次機會”的選擇;(4) 對學生不理想的回答,還要分析原因,在課堂上,盡量避免對同一個學生的多次批評。
(三) 用好“三種眼”
佐藤學教授將教育研究的視角分為三種:“飛鳥之眼”“蜻蜓之眼”和“螞蟻之眼”?!帮w鳥之眼”高瞻遠矚卻浮光掠影,“蜻蜓之眼”視角下移卻蜻蜓點水,“螞蟻之眼”所見有限卻精確細致。陳靜靜.教育研究的三種視角——佐藤學如何做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4):4952。
化用佐藤學教授研究的視角,觀課議課要用好“三種眼”?!帮w鳥之眼”從上到下,是基于現(xiàn)象又提出超越現(xiàn)象的問題,如上述《落花生》觀課議課活動中提出的“怎樣處理尊重文本的內在規(guī)定性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之間的矛盾”討論問題,這樣的問題會更有普適性,更具遷移價值。“蜻蜓之眼”是復眼,也就是在觀課議課時要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從多個角度研究問題,如從觀課者與執(zhí)教者、教師與學生、即時效果與未來影響等不同角度……“螞蟻之眼”則是更細致、更深刻的觀察,對課堂的現(xiàn)象不輕易做判斷,如有了“教師在‘挖坑”的感覺后,先要對自己的看法質疑“是不是在‘挖坑”,然后仔細分辨和體察,這樣才可能讓我們形成對教學新的相對可靠的理解,使課堂教學的研究從粗到細到精微。
(陳大偉,成都大學師范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長,河南教師成長書院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教師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觀課議課、課程與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方法。注重研以致用,被譽為教師教育的“橋梁專家”。出版《教育科研與教師成長》《教育案例寫作與研究》《幸福教育與理想課堂八講》《影像中的教育學》《寓言中的教育智慧》等教育教學專著。劉倩秀,成都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