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茶茶 欒嘉雯 張卓凡
隨著新興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人工智能概念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越發(fā)緊密。在城市公共閱讀空間不足的情況下,無人書店的出現(xiàn)不僅打造了公共閱讀空間功能,還讓讀者在城市里遇見了城市的溫柔。
長沙:藏書10萬冊,顧客自取
在湖南長沙河西大學城,有這樣一間無人書店,里面藏有10萬冊書。店主只有晚上下班以后才打理一下書屋,其他時間無人值守,全憑顧客自覺放錢買書。因書店藏匿于鬧市,書店老板如“世外高人”的神秘,且書本價格便宜,書籍豐富,吸引了一大批網(wǎng)友前往打卡。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是記者對這個無人書店的第一印象。走過熙攘的街道,在大學城194號,樓道旁“無人書店”招牌便映入記者眼前。爬過狹窄的階梯,成堆的書籍整齊擺放在接待桌子上。一個招牌上面用毛筆字寫著“10元一本”。在一個兵馬俑的雕塑旁還放著店主的收款二維碼圖,上面寫著自取,掃碼轉賬。在5元一本的讀書過道的盡頭,記者也終于見到了店主。
個子不高,皮膚黝黑,頭發(fā)黑白相見,胸前掛著一副飽經風霜的眼鏡,大概50歲左右?!坝洸黄鹗裁磿r候開店了,應該有20年左右了。”他自顧自地整理著手中的書本,說話語氣拒人于千里,隨后,轉身消失在過道盡頭。
過道旁邊是三個被書籍填滿的房間。直走第一個房間進去。除了琳瑯滿目的書籍,還有好幾把吉他以及一架電子鋼琴和電子琴,門口的墻上面還掛了一把干花,有些凌亂,但也有章可循。在方寸房間里,針對不同種類的書籍,店主會特意做好分類,方便顧客更好地自取。在各個書籍區(qū)都有對應的價格:一套《毛澤東詩詞作品選集》30元,一本《牛津漢語詞典》20元……徑直走進里屋,店主還貼心地配上自開燈,方便給前來購書的人尋找書籍。相對外面的“凌亂”,里屋卻異常劃分細致。房間里都是有關學生們需要的重要教輔類書籍,“計算機”“經濟”“法律”……店主用大字給學生們做標記。
“都沒人管,丟書的情況很少。價格也沒變過,保持溫飽就行?!钡曛髡f,社會需要彼此信任。
武漢:開業(yè)半年 書卻越來越多
悠長的小巷,斑駁的木門。在武漢江岸區(qū)洞庭街83號同興里,一家名為“木魚書社”的24小時無人值守書社,低調地開放了半年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書友。
記者在這家書社探訪發(fā)現(xiàn),只需掃描門口的二維碼,在獲取店主給予的動態(tài)密碼后即可開門進入。書社里擺放著800多本書籍,店主“木魚”介紹,這里的書最初都是來自朋友們的捐贈。
不久前,武漢的王女士坐了十幾站的地鐵,將滿滿一箱書送到“木魚書社”?!皶缣峁┝艘粋€很好的平臺,讓我把對過去難以釋懷和一些非常珍視的書籍先存放起來,給了我一種安放回憶和夢想的感覺。”
“好多書友一開始根本不知道這里是干什么的,可能就是旅游,或者誤打誤撞經過,推開門才發(fā)現(xiàn),這里別有洞天?!薄澳爵~”回憶,借根充電線、進來歇歇腳,大家走進這里的原因各式各樣。
“‘社恐人的天堂”,是“木魚書社”最近被打上最多的標簽。“木魚”說,很多書友自發(fā)在社交平臺給書社打出“好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里,無論是看書、打卡還是休息,很多人在留言墻上寫下了自己來時的感受,這也成為書社里的一道風景線。”
書社進門處的黑板上,寫著“提供3元一位茶水和15元一杯手沖咖啡自取使用”字樣?!澳爵~”告訴記者,考慮到如果是一個完全免費的空間,可能會讓書友覺得不自在,所以就設置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門檻,希望彼此之間能夠更舒適一些。
將一片寧靜給城市愛書人,“木魚書社”的存在也撫慰了許多陌生人。
今年讀大三的婧文因為深夜轉乘,意外來到武漢?!爱敃r,我能搜索到的酒店都已經預約不到了,而這家24小時營業(yè)的書社幾乎成了我的救命稻草?!辨何母嬖V記者,當天凌晨兩點,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向店主發(fā)出了申請信息,沒想到立刻收到了回復?!巴现欣钕渥哌M書社,看到微黃的燈光照射在攤開的書本上,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p>
“曾經有一位女士走進書社,告訴我她想獨自一人在這里釋放一下情緒?!备呦壬锌?,書社存在的意義很多時候已經超越了看書本身。
西安:分享閱讀快樂 信任換取美好
“開這家小小的書店并不是為了賺錢。我是圖書‘癡迷者,想著與更多人分享,讀者能在這里找到合適自己的書才是最重要的。”在西安經營著一家24小時無人書店的劉瑩說,因為相信美好,所以選擇了“無人看守”。
夜幕降臨,在西安城墻腳下的火藥局巷,這家“無人看守”的僅有4平方米店內卻亮著燈,隨時歡迎著前來的讀者。
“這個書店位置好、形式好、接地氣”。西安市民田先生表示,自己退休在家,閑來無事時會到店里閱讀書籍,遇到喜歡的書也會買下來,很是方便。
記者了解到,在圖書的選取方面,會納入不同學科、不同種類的書籍,側重選取一些不同方向的基礎讀物,減少“為營銷而營銷”的書,通過篩選找出閱讀性好和可看性強的書來方便讀者,讓這座24小時書店滿足普通大眾了解新知識的需求。
記者看到,在這間轉角書店也有“社交新玩法”,店里專門設置了圖書領養(yǎng)格,讀者可以通過“領養(yǎng)”的方式代替購買。其中還有一件很暖心的事。劉瑩介紹,她在收拾書架時還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本“新面孔”,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之前在這里買過書的讀者也將自己讀過且覺得有意義的書放進領養(yǎng)格里,供其他讀者進行取閱,進行“知識交換”。
這家“無人看守”也沒有安裝監(jiān)控設備的書店也出現(xiàn)過丟書的情況。對此,劉瑩顯得十分坦然。她告訴記者,要是讀者真正熱愛閱讀或者發(fā)自內心想看書且沒有能力支付的情況下,“送書”也是可以的,把這份“讀書的美好”進行傳遞。
劉瑩希望用這間小小的書店作“星星之火”,哪怕影響到幾個人的閱讀就已足夠,以后慢慢發(fā)展,帶動更多的人喜愛上閱讀。
資料來源:《瀟湘晨報》《長江日報》《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