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吃得太咸不健康”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多數(shù)人在烹飪時已經(jīng)能有意識地控制食鹽、醬油、咸菜的用量。另有些人覺得,只要吃起來不咸就說明鹽的攝入沒有超量,而忽略了甜食中也有“隱形鹽”。
【真相】事實上,吃著不咸并不代表食物的含鹽量就低。咸味經(jīng)常會隱藏在別的味道中,這些添加在食物中的鹽被稱為“隱形鹽”,讓人防不勝防。比如味道甜美的面包、糕點、蜜餞、飲料、冰激凌、番茄醬等甜食,也是高鹽食品。以一個62.5克的面包為例,平均含鹽量約為1.25克?!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建議11歲以上的中國居民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5克的鹽。如此看來,單是每天吃上幾口面包,鹽的攝入量就已經(jīng)達到推薦攝入量的1/4,如果再加上三餐飲食和其他零食、甜點,鹽的攝入量肯定要超標。
建議在購買食品時,不妨看一眼營養(yǎng)標簽。根據(jù)《食品營養(yǎng)標簽管理規(guī)范》,所有預包裝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應該有營養(yǎng)成分表,內(nèi)容包括能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鈉就代表鹽,1克鈉相當于2.54克鹽,包裝上標注的“NRV%”就是指吃完100克該食物所攝入的鈉量占每人每天鈉推薦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