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嘉
當前許多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過分強調閱讀技巧和語言點知識,忽略了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等問題。具體表現為:過度強調語言點,忽略語篇理解;缺乏邏輯關聯性,片面訓練技能;問題浮于表面,忽視思維深度;局限于教材文本,脫離生活實際等。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有效教學,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初中英語閱讀課有效教學的衡量維度
(一)語言層面
語言層面上的英語閱讀有效教學關注語篇整體感知,關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聯系,對文章的連貫性進行分析,最終能夠在類似的語言環(huán)境中靈活運用所掌握的語言知識。
(二)文化層面
學生從閱讀中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內涵,尊重文化差異,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順應全球化的趨勢;在拓寬國際視野的同時,熱愛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堅定愛國信念。
(三)思維層面
學生根據作者所表達的內容,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作出評價性理解,是發(fā)展思維能力的第一步。學生不依附他人觀點,并在已知事實基礎上提出新發(fā)現、新觀點、新思路,是衡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維度。
貫穿這三個衡量標準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一節(jié)有效的閱讀課首先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注重學生的體驗、互動和思考。
二、初中英語閱讀課有效教學的探究過程
本次初中英語閱讀課以外研社七年級下冊Mdule 9 Unit 2 He decided to be an actor為例,該課文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一生,文章結構清晰,是學生學習人物傳記寫作的佳作范例。
(一)課堂引入:真實性
在上課的前一周,學校剛舉辦過讀書節(jié)義賣活動,各班學生通過推銷自己喜愛的書來獲得善款幫助山區(qū)的孩子。我們結合這一讀書節(jié)活動,找到一位口語較好的學生錄制一段《哈姆雷特》好書推薦視頻,學生在視頻中提到作者莎士比亞,由此引出課文的主人公,為下面的課堂學習鋪墊了通暢的道路。
(二)閱讀問題:邏輯性
筆者與團隊討論之后,決定采取“總—分—總”的邏輯設計閱讀活動。首先通過連線題給每個段落匹配標題,從整體上梳理文章思路,再按照段落的順序一段一段詳細閱讀,每一段設計一到兩個關鍵問題,問題之間一定要層層深入,體現出整篇文章的邏輯性,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理解文章的意思,通過問題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關聯,把握文章的邏輯結構。
(三)文化內涵:延展性
筆者在這節(jié)課最后的寫作輸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閱讀冰心、老舍和魯迅三位作家的三個小故事,感受我國作家的偉大成就,引導學生用所學的詞句和行文結構寫一篇作家的人物傳記。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我國的偉大作家有一定的了解,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共性原因,由此實現了閱讀課有效教學文化層面的目標。
三、初中英語閱讀課有效教學的策略總結
要想解決目前初中英語閱讀課的弊端,教師必須不斷反思現行的教學設計,改進教學環(huán)節(jié),追求有效教學。一節(jié)有效的閱讀課至少要做到這幾點:1.立足學生學情,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一節(jié)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知識水平,貼近真實生活的情景。2.注重邏輯思維,培養(yǎng)語篇理解。設置富有邏輯性的閱讀問題,注重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和輸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提高綜合寫作能力。3.適當拓展知識,推進文化創(chuàng)新。教師要適當延伸課外閱讀材料,開闊視野,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通過啟發(fā)性問題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地思考,形成獨立的見解。
當然,設計這樣的閱讀課考驗著教師的知識儲備、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也正是這些教學需求,促使我們不斷學習、探究,拓寬自身的知識面,發(fā)展專業(yè)能力,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體驗到源源不斷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戎亞君.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下的有效閱讀教學——以一堂初中英語閱讀課為例[J].校園英語,2018.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