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芝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使得閱讀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一、注重在閱讀中積累字詞
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古詩詞,在講解時,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掌握每個字的讀音和正確的含義,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jù)每一頁下邊的注釋自主閱讀和理解文章。在閱讀古詩詞時,學生應該提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自主查閱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詞,等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后,學生就會更加容易理解古詩詞的美感,同時也會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子結構形式,進而掌握古詩詞的基本知識。有些古詩詞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這是一種文學藝術,也是古詩詞的絕妙之處,學生應該分析和理解這樣的字。
例如,學生都學習過著名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這首詩,這首詩《紅樓夢》中的香菱也曾提起過,香菱對其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圓”字進行了分析,并說出了自己的見解,香菱雖然認為用“圓”字來形容太陽過于俗氣,但是卻又想不出合適的字來代替。根據(jù)香菱對“圓”字的講解,在遇到類似的古詩詞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賞析,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掌握語文閱讀方法
在學習《論語》這篇文言文時,與現(xiàn)代文的閱讀相比,文言文的閱讀確實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態(tài)度,鼓勵學生克制畏難心理,并帶領學生仔細閱讀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中給出的注釋嘗試翻譯文言文,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言文,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生詞可以標注,也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試著理解生詞,這是一個自主閱讀的過程,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對這篇文章已經(jīng)有了整體的認知和理解。之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學生就可以帶著自己不懂的問題有目的地去聽課,對于學生在自主思考后還是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師應該重點講解,讓學生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加深記憶。在講完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推斷出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含義。在課程的最后,學生應該對自主閱讀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整理總結,使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由此可知,語文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方法的同時,學生也會逐漸形成適合自己閱讀的方式,從而實現(xiàn)高效閱讀。
三、多角度閱讀文章
在幫助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后,還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體驗。同一篇文章從不用的方面進行分析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閱讀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用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去約束學生的閱讀思維,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思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并大膽地將自己的閱讀想法表達出來,學生也要認真聽取他人的閱讀看法,明白其他同學的閱讀思路,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得到一定的提升,進而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學習完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設置發(fā)散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文章的題目起名為“背影”的含義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有的學生在思考之后說出:“背影就是指文章中作者父親的背影,因此會用背影兩字作為題目,可以反映出父親對作者深深的父愛,也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父親的不舍,作者利用描寫父親的背影來反映出父親對自己的愛?!边@個學生的回答受到很多學生的一致贊同,但是也有其他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作者要外出求學,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還有的學生提出:“背影兩字和文中父親的愛一樣都是含蓄的表達方式,以背影兩字作為題目說明作者那個時候還年輕,不懂得父親的愛,因此現(xiàn)在回憶起來覺得有些愧疚,在年輕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父愛。”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學生的集思廣益鍛煉了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而使得閱讀理解更加深刻,鍛煉了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學習水平。教師要分析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性地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初中語文中的文言文或者古詩詞類的閱讀教學,教師應該著重關注學生的理解和積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思考。語文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