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涵
窗外,一縷陽光穿過枝葉間的縫隙,照在幾只小麻雀身上。小麻雀撲扇著翅膀,在樹枝間跳躍,發(fā)出一陣唧唧啾啾的聲音,好像在找自己的媽媽。
屋內(nèi),媽媽正坐在電腦前打理我的公眾號。只見她手指上下翻飛,一臉輕松祥和。
記得我讀一二年級時,寫了很多閱讀筆記,因此,練習(xí)看圖寫話時,我往往信手拈來??傻饺昙夐_始寫作文時,我常常抓耳撓腮,毫無頭緒。有次考試,我的作文被扣了好多分。放學(xué)后,我拿著試卷跑回家,抱著媽媽號啕大哭:“我寫不好作文怎么辦?我怎么都寫不好作文!”等我發(fā)泄完情緒,媽媽摟著我,耐心地開導(dǎo)我:“寫作文與平時說話一樣,只不過要用文字表達出來。你口齒伶俐,思路清晰,只要慢慢練習(xí),就一定能寫出精彩的作文?!?/p>
那天,媽媽自告奮勇當我的家庭作文老師,還抱出我以前寫的幾沓厚厚的摘抄本,為我開設(shè)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窗外的小麻雀在輕輕呢喃,好像在催促我趕快謝謝媽媽的耐心陪伴。
媽媽為新開的公眾號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陪H小乖度過摘星歲月。媽媽將我寫的摘抄、練習(xí)筆記、游記等上傳到公眾號,希望以此記錄我的童年,記錄我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的美好回憶,我感覺既新鮮又有趣。此后,我更加認真地摘抄和寫作,為公眾號源源不斷地提供素材。
暑假期間,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接管了這個公眾號??晌覍Υ酥挥腥昼姛崆?,總是缺乏修改作文所需的耐心。這時,媽媽會戴上眼鏡,吃力地開始讀我的作文,耐心地為我講解:哪句寫得很好,哪句“與本文無關(guān)”。她移動鼠標,告訴我哪里需要運用修辭和使用動詞、疊詞等。我經(jīng)常一邊大哭,一邊不耐煩地喊道:“可我就是不想修改了!”這時,媽媽也生氣了,下一秒就開始大念“緊箍咒”。“文章不厭百回改!”那一刻,天花板上仿佛都飄蕩著絲絲冷空氣。當我慢慢冷靜下來,媽媽也會收回“緊箍咒”,溫柔地鼓勵我繼續(xù)修改。
我怎么會不懂媽媽的苦心?她將對我的愛藏在公眾號里,當我終于改出令我們眼前一亮的詞、句或段落時,我和媽媽忍不住擊掌歡呼。
窗外的麻雀還在“嘰嘰喳喳”地唱歌,仿佛在稱贊我媽媽:每個媽媽都會給予孩子不同的愛,你媽媽也不例外!
指導(dǎo)老師 陳雅瑜
名師點評
本文選材新穎,緊扣主題,感情真摯。母愛總在細微處,小作者詳細敘述了媽媽輔導(dǎo)“我”寫作文時,“我”從抓狂、接受、抗拒再到面對困難的心路歷程。文中幾處描寫的麻雀聲,完美地“代言”了小作者對母愛的詮釋:媽媽以公眾號為媒,對“我”的愛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