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朋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地取材制作石器工具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了一些溫潤而有光澤的石頭,遂產(chǎn)生了“美石為玉”的觀念,辨別出“石之似玉”者、“石之次玉”者,使玉的概念漸臻現(xiàn)今真玉范疇。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和物質(zhì)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玉器的制作方法和形制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玉從“美”的象征成為一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符號,具有特殊的意義?!吨芏Y》中將不同形制的玉器與天地萬物和人事進行類比,以此來寄托周代統(tǒng)治者的宗教觀念、政治理念以及禮儀道德。
“六器”,是玉器被用于祭祀天地和東南西北方諸神,是典型的藏禮于器?!吨芏Y·春官宗伯·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就是以其象來與天地四方相聯(lián)系,反映了古代周人的自然觀和社會觀。
玉璧(圖1),直徑15.6厘米,厚0.4厘米,秦代文物,為1978年河南省泌陽縣官莊秦墓出土。玉璧由青玉制成,體呈扁平圓形,中間透穿圓孔,兩面紋飾相同,均為較疏朗平緩的谷紋。秦代玉器處于戰(zhàn)國玉器向漢代玉器過渡的中間階段,這件玉璧所刻畫的斜格紋中兼有淺浮雕的谷紋,可視為谷紋向蒲紋發(fā)展的過渡形態(tài),屬于戰(zhàn)國遺風。
玉琮(圖2),方體圓射,中有孔,是與玉璧相配用以祭祀大地的禮器,其形狀為外方內(nèi)圓,寓意著“天圓地方”,是先民們用于天地溝通的重要禮器。這件玉琮2003年出土于南陽市物資城墓M1,春秋時期文物。底為透閃石,青色,通體素面無紋飾,有明顯的磨光痕跡,玉質(zhì)圓潤細膩,由于長期浸沁,大部分已經(jīng)變?yōu)槠峁藕谏瑑?nèi)呈圓筒狀,外方,上、下有射。系舊玉切割改制而成,為典型的玉制禮器。
玉圭(圖3),夏代器物,通長31.7厘米,寬4.7厘米,南陽市桐柏縣出土。青白玉,溫潤微透,有褐色沁斑。器體狹長、偏薄,一面呈脊狀凸起,另一面呈鈍角狀凹下。器身遺留有平直切割線,所用當為片狀切割工具,也有專家認為是弓鋸。玉圭截面呈V字形,這是由于玉器較大件,工具切進玉料后,帶動解玉砂較為費力,效率不高,因此會選擇對向開料。臺面由多次鋸割而完成,每鋸一次就留下一個切割面,所以器身留有較多的切割臺痕。
玉圭亦稱為“珪”,古代周禮記載的六瑞之一,即“青圭禮東方之神”。其器形多為長條形,上尖下方,可能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石鏟和石斧。圭基本與璧、琮同時出土,主要功能就是祭祀,后逐漸取代玉琮,成為我國古代主要禮玉器具之一。漢代以后,玉圭已經(jīng)從社會日常生活中消失,唯有王公貴族為顯示其地位,才特制少量的玉圭。
玉璋(圖4),商代文物,通長66厘米,寬13厘米。1958年出土于鄭州市南郊楊莊。玉璋采用淡青玉雕琢而成,器呈扁平長條刀形,器身前端外張,后部為陰紋直線雕,兩側(cè)雕有對稱凸起的扉牙,內(nèi)短窄,上有一穿孔。此璋形制特殊,頂端斜刃內(nèi)凹,尾端兩側(cè)各有對稱的扉牙裝飾,當為文獻中所載的牙璋。璋為禮玉中的重器,是古代社會中祭祀天地禮器中的“六器”之一,同時也是特權(quán)階級財富與權(quán)力的象征。此玉璋目前是我國中原地區(qū)出土玉器中時代較早、形體較大的玉璋,堪稱商代前期之精品,也是中原文化玉器中的佼佼者。
玉琥(圖5),長14.4厘米、寬8.4厘米,春秋時期器物,出土于南陽市桐柏縣月河鎮(zhèn)。器物部分受沁呈褐色。片狀。垂首,凹背,垂尾上卷。正面頭部飾簡化龍紋、絞絲紋;前、后部以寬大的云紋表示前、后肢;腰、尾飾簡化龍紋;頸、脊背飾重環(huán)紋;外緣飾绹索紋。背面光素,頭尾各有一較大穿,背腹各有一小穿。
玉琥是一種刻有虎紋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琥的表面紋飾,多以云紋為主, 由云紋變化而成各種彎曲的形式。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琥是“發(fā)兵瑞玉”,也有認為是禮西方的禮儀用玉。目前學者們一般認為玉琥屬于裝飾品類,并不作為發(fā)兵或禱旱之用,也不是儀禮中使用的瑞玉。對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可稱為玉琥。
玉璜(圖6),長13.9厘米,寬4.2厘米,厚0.6厘米,西周器物,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長子口墓。玉器呈深綠色,兩面紋飾相同,以龍鳳紋為主,高冠雕成伏首之龍,鉤嘴、臣字目,身飾雙陰線卷云紋、鱗紋和羽紋,垂尾收足,兩端為榫形。頭頂、嘴和榫部各有鉆孔,可穿繩佩戴。此件器物將龍和鳳的形象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集透雕、陰線刻、鉆孔于一體,使整體造型自然流暢,是商周時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佳品。
玉璜是中國傳統(tǒng)的玉禮器之一,與玉琮、玉璧、玉琥、玉圭、玉璋并稱為“六器”。《說文》云:“半璧曰璜。”可見璜是一種弧形片狀玉器。不同時代的玉璜,形制變化很大,可分兩種:一種是半圓形片狀,圓心處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種是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兩端打孔,以便系繩佩戴。商周以后,玉璜逐漸形成具有禮器和佩飾的兩種作用。
云龍紋玉珩(圖7),春秋時期文物,1993年出土于桐柏月河鎮(zhèn)一號春秋墓。器物為青玉,受沁呈深褐色。正面飾雙鉤陰刻連體龍紋。兩端為龍首,圓形目、長角后披,有須。身飾云紋。兩端龍口各鉆一小穿,背鉆一小穿。背面光素。
珩與璜同為玉組佩中的構(gòu)件,形狀、紋飾相近,為橫掛的玉飾。珩兩端有穿孔,各可掛一串玉飾。部分珩的中間亦有穿孔,可以系掛在上部的大型玉飾上,所以懸掛時其圓弧是向上凸起的。其形制多樣,有弧形、角尺形,也有平直的。
周代統(tǒng)治者在祭祀、朝會、軍事、外交等多種活動中都要使用玉器來達成儀式,玉器成了周代統(tǒng)治階級貫徹其禮治統(tǒng)治的必備器物。玉因其通透晶瑩而被認為是可以上達天地鬼神的通靈之物,受到頂禮膜拜,被用作祭器。在禮器之外,玉器的形制還存在著多種多樣,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形制,佩玉作為其中的一種,使用和流傳最為廣泛。
獸面紋玉飾(圖8),長7.1厘米,寬7.6厘米,厚0.2厘米,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號墓。玉飾由青玉制成,玉質(zhì)細膩,經(jīng)沁蝕后顯現(xiàn)出雞骨白色。其紋飾整體采用隱地浮雕的技法,雕工極為精細,以獸面紋為主,獸眼近橢圓形,眼珠外凸,雙角寬大向兩邊延伸又作90度上折內(nèi)彎,四周有復雜繁密的蟠虺(huǐ)紋圍繞。玉牌上端正中有一簡化的小獸面紋。背面則光素,上、下端居中各鉆一個小圓孔。佩玉將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即“德”,君子把玉比擬為道德,時刻以玉的品性來要求自己。
青玉透雕龍形佩(圖9),1980年河南省淮陽縣平糧臺42號墓出土。玉佩出土時為一對,兩面紋飾相同,由青玉制成,整體器形做龍回首狀。龍頭較短,上唇長而上卷,下頜呈弧線狀。龍身較寬,曲成弓形,蜿蜒曲折,尾部向上翻卷,身體轉(zhuǎn)角處帶若干小鰭。龍體邊廓用隱起弦紋表現(xiàn),弦紋間布滿谷紋,繁縟華麗。龍身中部上端有一穿孔用于系掛。玉龍佩是戰(zhàn)國時期非常流行的一種佩飾玉,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件龍佩均衡對稱,玉質(zhì)瑩潤,造型極具動感,具有非常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價值。
另一方面,玉器在其形制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將武器與禮相互結(jié)合,形成一種玉制禮器形制和文化。
玉戚(圖10),長14.4厘米,寬13.3厘米,厚0.8厘米,西周時期文物,1990年出土于河南三門峽虢季墓地。這件玉戚由青玉琢磨而成,還間雜有少量黃白色斑紋與斑點。整體呈扁圓狀,前端較窄,刃端闊而呈弧形。兩側(cè)斜邊各有六個鋸齒牙形裝飾,中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道切割痕跡。“兩側(cè)有齒的扁平斧”被稱為戚,在以王權(quán)為中心的商周時期,它是王者的象征,在禮器中屬于最高規(guī)格,主要用于治軍,同時也是儀仗和祭祀的禮器。虢季是西周晚期的虢國國君,很可能是文獻記載的周宣王時重臣虢文公,這件青玉戚正是墓主人崇高身份的象征。
玉劍飾(圖11),通長5.7厘米,寬1.9厘米,漢代文物。此劍飾為白玉透雕螭紋,整體呈梯形,隨形開光,內(nèi)飾透雕紋樣。上部為獸面紋,中部為一螭虎,下部做小熊咬住螭虎尾巴狀,周圍點綴卷云紋。一套完整的玉劍飾按照其在劍上的裝飾位置,由上到下一般分為劍首、劍琫(běng)、劍璲(suì)和劍珌(bì)四種。這件玉器應是玉劍珌,其紋飾流暢生動,玲瓏剔透,整體構(gòu)圖在剛勁威猛之中透出一股生動活潑的氣韻,是漢代玉劍飾中難得的佳作。
青玉勾連云紋戈(圖12),出土于1986年河南省永城市僖山一號漢墓。通長18.3厘米,寬10厘米,厚0.5厘米。玉戈由青玉制成,援部中間起脊,兩面飾勾連云紋,前端鋒部呈三角形,援上下兩側(cè)有鈍刃,下側(cè)近胡處呈弧形刃。內(nèi)(nà)部呈長方形,兩面亦飾勾連云紋,中有一長方形穿孔,闌上有三個長方形穿孔。玉戈作為象征身份地位的禮儀性兵器,到漢代已經(jīng)極為罕見。這件玉戈玉質(zhì)瑩潤,雕工細膩,紋飾精美,堪稱漢代玉器中的佳作。
總之,從玉器形制的演變與發(fā)展,其紋飾更加精美、造型生動、品類創(chuàng)新,兼具自然精華與人文理想之美,也是中國玉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所在,其形制的演變與發(fā)展也側(cè)面反映出了古代先民們在生活、信仰、禮儀制度等方面的文化信息,為我們研究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