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涵
/作者自畫/
我喜歡高堂明鏡,也喜歡尋常市肆,我更喜歡它們在我的筆下流淌出的活力。閑暇時,我常常閱讀各類書籍,從不同角度理解生活與生命。每一次品讀,都是與作者的對話,我享受每一次走進(jìn)文字這個豐盈宇宙的過程?!皩懽鞑皇且怀刹蛔儯巧倌耆耸钢静挥宓挠職馀c力量。”在漫漫寫作路上,我會繼續(xù)堅定地寫出心中所思所想,熾熱地與文字長久相伴。
我是一名漂泊世間的旅者。與零零星星降臨于這里的生命不同,我時常穿越過去,化名無數(shù),體驗屬于他人的凡俗生活。踽踽獨行已成常態(tài),然卻在感知世間存在的無限美好后,我的世界恍若只剩下一具空殼。
究竟為何?我不得而知。孤獨與寂寞在周遭浮世中已然成為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v然我渴望得到他人的關(guān)注,收獲段段真摯熾熱的感情,可理智告知我,我還有路要走,我還要去度過每一段人生,沒有人會始終不離不棄,我只能獨自面對世間一切。
又是大夢一場,恍惚之中,我看見了一雙眼睛,藏匿于陰暗處卻清晰可見,堅定卻又溫柔似夜雨清河。我的腦海中頓時浮現(xiàn)出一個不曾在我的世界中出現(xiàn)的詞——陪伴。我跌跌撞撞朝前方奔去,嘗試追尋,卻最終以失敗告終——新的旅程已悄然開啟。
我輕闔雙眼。旅程中,會有那雙心向往之的眼睛,默默在背后嗎?
另一個時空。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痹谶@個世界之中,我名喚杜甫。在一片烽火戰(zhàn)亂之中,往昔記憶如同浮沙呈現(xiàn)于我的眼前,默片播放的,是再也回不去的從前。
我的年少,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彼時心中還有夢,眼里還有光。在鮮衣怒馬的青春時代,我與友人龜年相約,以自己這雙眼睛,見證大唐盛世。推杯換盞之中,我們已成了唐朝背后的眼睛。
晚唐?!叭f國盡征戎,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單?!边@里的華燈初上,一瞬之間尸橫遍野。
罷了罷了,那些不堪入目的畫面就此別過。于我而言,漂泊的腳步尚未停止,此行的目的地是家鄉(xiāng)河南,但因躲避戰(zhàn)亂不得不在荊楚一帶輾轉(zhuǎn)流離。行至潭州,忽聞樂聲陣陣。
我呆滯原地,久久不敢上前。只憑樂音,我便認(rèn)出了他,那位久別的故人——長安第一樂師李龜年。
思緒頓時拉回了四十年前的長安,岐王府邸里,那個華燈璀璨,歌舞升平的夜晚。臺上是李龜年在縱情放歌,臺下是十五六歲的我,意氣風(fēng)發(fā),游走于錦衣華袍之間,把酒言歡,肆意昂揚。年少約定時,我與他皆未曾考量,四十年后再度重逢,竟是兩個狼狽潦倒的白頭老翁,在這稀稀落落的殘花中相遇。曾說要見證太平盛世的前景,如今的雙眼卻早已渾濁不堪,那半城煙沙兵荒馬亂的場景,令二人背后的眼睛亦不再清晰。
戰(zhàn)亂,模糊了我們前行的腳步。我在輾轉(zhuǎn)漂泊中處處寄人籬下,努力收斂自己的鋒芒;而他,昔日梨園里眾星捧月般的人物,淪落至此,賣唱為生。那曾經(jīng)只屬于王公貴族的天籟之聲,如今卻成了尋常市肆中的一曲悲歌。
時隔多年再度聽聞故人的歌聲,那些關(guān)于盛唐的印記便奔涌而來??晌也桓疑锨?,如今這窮困潦倒的身軀又如何迎接故人記憶中那個仍然十分美好的自己?或許我所遇見的,是曾經(jīng)盛唐夜唱的友人,是封存于我們共同記憶里的那個雍容鼎盛的大唐,亦是我們年少時的熾熱夢想。故國的繁華,張弛的夢想,都已經(jīng)伴隨著離亂落花流水春去也。我不禁垂頭,不愿提及,不敢提及。
我們成功了嗎?其實年少時的約定并未盡數(shù)作廢,卻又眼見大好河山拱手讓人,眼見自己活成這般窘困模樣。理想與現(xiàn)實終究是云泥之差。
這個時刻,只有兩位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站在樹下,看漫天花瓣簌簌飄落?;秀敝?,一人仰天高歌,一人飲酒賦詩,仿佛又回到了那年年少。
繁華唱盡,終也見證繁華。我與龜年從年少走到終末。我們的生命早已與故國融于一體,再難割舍;我們的眼睛,始終位于故國背后,看遍唐朝一個時代的興衰,見證唐朝的一切美好與危暗。不論如何,我們象征著唐朝,亦默默陪伴著唐朝,每位唐朝黎民百姓都如同我與友人,在過去、現(xiàn)在,乃至將來,都會化作那雙背后的眼睛,佑故國萬世安寧。
一切歸于沉寂……
尚未抓住眼前的幸福,卻也只可裝作萬事順?biāo)?。明明只是他人的人生,卻在親身經(jīng)歷過后感觸頗深??晌医K究無以相伴,只能獨自一人顛沛流離。迷茫行走于浩瀚人世間,我竟找不到歇腳之地,找不到歸屬。
我忽然很羨慕杜甫,羨慕他的背后始終有一雙屬于故人的眼睛,也羨慕他可以作為歸屬的眼睛而證明自己的存在。
閑庭信步中,竟偶遇一處美景,落花、流水,不枉為天上人間,浪漫,卻也凄清。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靜立此地,心靈瞬間被凈化。我恍然。
我的身后,是一樁樁一件件真情流露,是豐盈的宇宙與山川異域,更是只屬于我的這顆心。我用雙腳丈量世界,用雙眼記錄每一段,關(guān)于陪伴。我的眼中,早已充滿溫度。
慢慢,漫漫。我知曉了我存在的意義。正如杜甫與龜年,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去看盡世間美好。待到他日歸來,我,便成了宇宙中那雙背后的眼睛。
(指導(dǎo)老師:李? 勱)
/作者說/
我喜愛歷史,時常會思考,古籍文獻(xiàn)中的記載是否真正全面地展現(xiàn)出古時賢者的生活方式與內(nèi)心世界,所以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更愿意把這些古人圣賢的一面同他們內(nèi)在的純粹相結(jié)合,再加入自己對此的理解。
比如這次寫作,我以《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作為切入點。初讀這首詩時,僅僅停留在表面,對它內(nèi)在的意蘊都沒有過多了解,只覺得它的情感轉(zhuǎn)變太快,上一秒是與友人久別重逢的驚訝與枉然,下一秒便是落花逢君。后來真正理解這首詩中包含的情感,起因于歌曲《后會無期》,這首歌讓我明白不是所有思念所有感懷,都期待一場重逢,或許因為我們早已等待太久太久。不免想起《山月記》中的李征,年輕時意氣風(fēng)發(fā),晚年卻落魄潦倒,最終與友人的重逢,他始終不肯露面,不肯向友人承認(rèn)那個曾經(jīng)躊躇滿志的少年如今已淪落至此。猛然間,我理解了杜甫作此詩的心境:不懼窮困潦倒,不懼面衰發(fā)白,只是懼怕與故人重逢;不懼故人不認(rèn),亦不懼故人認(rèn)不出,只是被生活圍困成如今這般的自己,早已近鄉(xiāng)情怯。這首詩中夾雜著太多太多,不能淺淺停留于相逢喜悅的層級,于是我想通過自己的文字去感受他人的生活。或許這也是我一直想表達(dá)的生命中的喜與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