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落實立德樹人 加強教考銜接

2022-05-30 15:33:07古煥標
廣東教育·高中 2022年8期
關鍵詞:滑桿滑塊試題

古煥標

一、試題考點分布

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試卷延續(xù)了廣東物理命題的風格,體現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堅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貼近學生生活和教學實際,注重基礎和主干知識,能夠圍繞高考命題評價體系的要求,突出考查了物理學科的素養(yǎng)和能力,考查的知識點覆蓋合理,難度比較適合,穩(wěn)中有新,能較好地發(fā)揮選拔和育人功能.

試題主干知識(力學部分包含第1、2、3、6、9、11、13題,電磁學部分包含第4、7、8、10、12、14題)考查總分值為84分,占全卷的84%,原子物理(第5題)分值為4分,占全卷的4%,選做題(熱學第15題或光學第16題二選一)分值為12分,占全卷的12%;具體考查的考點細目表見表1和分值分布表見圖1所示.

二、廣東物理卷的亮點

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試卷命題落實高考改革總體要求,很好地體現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一核”“四層”“四翼”. 試題聚焦基礎知識,注重真實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突出關鍵能力的考查,試題體現以下五大亮點:

(一)聚焦核心素養(yǎng),考查關鍵能力.

廣東高考物理命題彰顯了學科素養(yǎng)立意,旨在保障教育改革的穩(wěn)步推進,試題著重強化了實驗題考查的完整性,對學生推理論證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方面的考查,體現了對學生“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四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1. 加強思維品質考查,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試卷考查通過突出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實現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強調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運用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思維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注重學生空間想象思維能力的考查. 例如單選題第7題、多選題第10題都引入了立體圖形,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和分析問題能力,考查學生在立體空間當中應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1】(2022年廣東卷第7題)如圖2所示,一個立方體空間被對角平面MNPQ劃分成兩個區(qū)域,兩區(qū)域分布有磁感應強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與z軸平行的勻強磁場. 一質子以某一速度從立方體左側垂直Qyz平面進入磁場,并穿過兩個磁場區(qū)域. 下列關于質子運動軌跡在不同坐標平面的投影中,可能正確的是( )

A.?B.

C.?D.

【解析】根據題意,當質子射出后先在MN左側運動,根據左手定則可知質子在MN左側受到y(tǒng)軸正方向的洛倫茲力,即在MN左側會向y軸正方向偏移,做勻速圓周運動,y軸坐標增大;在MN右側運動時,根據左手定則可知質子所受的洛倫茲力反向,質子在y軸正方向上做減速運動,故A正確,B錯誤;根據左手定則可知質子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都只受到平行于xOy平面內的洛倫茲力作用,在z軸方向上沒有運動,z軸坐標不變,故CD錯誤,所以選項A正確.

【答案】A

【點評】本題要把立體空間情景轉化為平面坐標情景,由左手定則判斷質子的偏轉方向,明確粒子運動的軌跡,利用數學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確定軌跡在坐標平面的投影. 此題比較新穎有創(chuàng)意,與2021年廣東卷試題對比,體現出今年高考試題題型較新,考點較細,能更好地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空間思維想能力.

2. 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增強試題的選拔性.

為較好地發(fā)揮物理學科在高考中的選拔功能,試卷設置了綜合性的問題和較為復雜的情境,特別重視推理論證能力等關鍵能力的考查. 例如計算題第13、14題重視基于物理素養(yǎng)的關鍵能力考查,在物理知識層面、能力層面和推理論證層面都有所體現,具有較好的選拔功能. 其中,計算題第13題設計以自動雨傘開傘過程的物理模型為情景,創(chuàng)設聯系學生生產生活實際素材,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建立物理模型,運用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等知識解題的關鍵能力;計算題第14題通過密立根油滴實驗的原理示意圖,將收尾速度問題、動量守恒定律、電學與力學的綜合問題等科學技術進步的真實情境,拉近學生與微觀世界的距離,擴展學生關注的科技領域,重視對直觀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的考查. 以上兩個計算題都有很多的公式推導,它既考查了物理學科的主干知識以及核心素養(yǎng),同時在推導的過程當中也體現了對公式的應用關鍵能力.

(二)加強教考銜接,注重教學實際.

本次廣東高考命題在內容范圍上與教科書緊密關聯,突出主干知識,創(chuàng)新試題設計,加強教考銜接,在結合真實情景的基礎上尊重教學實際,避免偏題、怪題與難題的情況. 試題強調對基本概念、公式推導、基本原理的考查,強化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形成物理知識的系統(tǒng)化,注重本原性方法,淡化特殊技巧,強調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綜合運用,回歸教學的本真,促進學生將知識和方法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 例如試題第1題考查了共點力的平衡,力的處理方法;第2題考查了萬有引力和天體運動,對基本公式的直接應用;第3題考查了基本概念和圖像工具;第4題題目設計新穎,考查基本公式的應用;第5題題目情景新穎,考查了氫原子能級和躍遷原理;第6題直接考查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第8題考查帶點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屬于常見簡單的模型問題。

【例2】(2022年廣東卷第8題)如圖3所示,磁控管內局部區(qū)域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和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 電子從M點由靜止釋放,沿圖中所示軌跡依次經過N、P兩點. 已知M、P在同一等勢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電子從N到P,電場力做正功

B. N點的電勢高于P點的電勢

C. 電子從M到N,洛倫茲力不做功

D. 電子在M點所受的合力大于在P點所受的合力

【解析】由題可知電子所受電場力水平向左,電子從N到P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故A錯誤;根據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可知N點的電勢高于P點,故B正確;由于洛倫茲力一直都和速度方向垂直,故電子從M到N洛倫茲力都不做功,故C正確;又由于M點和P點在同一等勢面上,故從M到P電場力做功為零,而洛倫茲力不做功,M點速度為零,根據動能定理可知電子在P點速度也為零,則電子在M點和P點都只受電場力作用,電子在M點和P點所受的電場力相等,即合力相等,故D錯誤,故選BC.

【答案】BC

【點評】本題通過對磁控管內局部區(qū)域進行簡化,描述了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問題,考查了靜電場和磁場的基本特性,如電場力、電勢、洛倫茲力不做功及電場力做功的特點等基本概念,解題時需靈活運用力學、電磁學及功能關系等基礎知識. 此題與2021年廣東卷第6題類似,均能突出主干知識,創(chuàng)新試題設計,強調對基本概念、公式推導、基本原理的考查.

(三)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高考命題堅持思想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結合物理學科的學科特色,命制具有教育意義的試題,發(fā)揮考試的教育功能和引導作用,培養(yǎng)解決真實問題的人. 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試題創(chuàng)設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真實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本次物理試題在試題情景設置上,一是體現了生產生活實際的真實情境,旨在讓學生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思想,樹立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的理想. 例如試題第1題,以制作豆腐的石磨為情景,對作用在石磨推桿上的輕繩進行受力分析求解,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物理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第3題以運動員滑雪運動為情景,將學科內容和體育運動緊密結合,引導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第6題以玩具子彈射擊積木為情景,而不是以子彈射擊小鳥等動物為背景,考查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同時,將學科內容和生命價值觀教育緊密結合,起到學科育人的目的;第13題以自動雨傘開傘過程的啟發(fā)為情景,考查學生建立物理模型,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是以科技發(fā)展與進步中取得的重要成就為背景,旨在激發(fā)青年學生樹立為國家服務、奉獻科技事業(yè)的信念. 例如試題第9題以載有防疫物資的無人駕駛小車為情景,用高科技賦能抗疫工作,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努力學習,早日為國做出貢獻;第2題以“祝融號”火星車需要“休眠”以度過火星寒冷的冬季為情景,考查學生對萬有引力定律與航天等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體現新時代我國航天事業(yè)突飛猛進,激起學生探索宇宙的熱情,使學生對于祖國的科技發(fā)展,也有了更加直觀和感性的認識,燃起愛黨愛國的熱情,達到學科育人的目的.

【例3】(2022年廣東卷第9題)如圖4所示,載有防疫物資的無人駕駛小車,在水平MN段以恒定功率200W、速度5m/ s勻速行駛,在斜坡PQ段以恒定功率570W、速度2m/ s勻速行駛. 已知小車總質量為50kg,MN=PQ=20m,PQ段的傾角為30°,重力加速度g取10m/ s2,不計空氣阻力. 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從M到N,小車牽引力大小為40N

B. 從M到N,小車克服摩擦力做功800J

C. 從P到Q,小車重力勢能增加1×104J

D. 從P到Q,小車克服摩擦力做功700J

【解析】依題意,小車從M到N做勻速運動,有P1=Fv1=200W,代入數據解得F=40N,小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1=F=40N,則摩擦力做功為W1=-40×20J=-800J,即小車克服摩擦力做功為800J,故A正確,B正確;小車從P到Q,重力勢能增加量為EP=mg×?駐h=500N×20m×sin 30°=5000J,摩擦力為f2,有f2+mg sin 30°=p2/v2,摩擦力做功為W2=-f2×s2,s2=20m,聯立解得W2=-700J,即小車克服摩擦力做功為700J,故C錯誤,D正確,所以選ABD.

【答案】ABD

【點評】此題創(chuàng)設以載有防疫物資的無人駕駛小車為情景,重現疫情防控抗疫的場面,考查斜面(水平面)上的汽車功率問題,強化對受力分析、做功、功率和功能關系等核心知識點的考查,提高學生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比較新穎,具有新時代氣息. 對照2021年高考廣東卷,如第2、3、4、6、7、13題,試題命題均突出以生產生活實際的真實情境為載體來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研究高考試題應該要特別關注的一點.

(四)重視實驗探究,提升實驗能力.

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加強了對學生在實驗當中動手能力的考查,在實驗原理的理解、基本儀器的使用、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的完整性、誤差分析、實驗結論的得出和解釋等方面加強設計,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實驗教學的完整性,開足開好實驗課,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切實提升學生實驗能力. 例如第11、12題的兩個實驗題都是比較完整的實驗描述,不是以前比較片段的實驗描述.

【例4】(2022年廣東卷第12題)彈性導電繩逐步成為智能控制系統(tǒng)中部分傳感器的敏感元件,某同學測量彈性導電繩的電阻與拉伸后繩長之間的關系,實驗過程如下:

(1)裝置安裝和電路連接;如圖5(a)所示,導電繩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作為拉伸端,兩端分別用帶有金屬夾A、B的導線接入如圖5(b)所示的電路中.

(2)導電繩拉伸后的長度L及其電阻Rx的測量

①將導電繩拉伸后,用刻度尺測量并記錄A、B間的距離,即為導電繩拉伸后的長度L.

②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右端. 斷開開關S2,閉合開關S1,調節(jié)R,使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指針偏轉到合適位置. 記錄兩表的示數U和I1.

③閉合S2,電壓表的示數__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 調節(jié)R使電壓表的示數仍為U,記錄電流表的示數I2,則此時導電繩的電阻Rx=__________(用I1、I2和U表示).

④斷開S1,增大導電繩拉伸量,測量并記錄A、B間的距離,重復步驟②和③.

(3)該電壓表內阻對導電繩電阻的測量值__________(選填“有”或“無”)影響.

(4)圖5(c)是根據部分實驗數據描繪的Rx—L圖線. 將該導電繩兩端固定在某種機械臂上,當機械臂彎曲后,測得導電繩的電阻Rx為1.33kΩ,則由圖線可讀出導電繩拉伸后的長度為__________cm,即為機械臂彎曲后的長度.

【解析】(2)③閉合S2后,并聯部分的電阻減小,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電壓表的示數變小,加在導電繩兩端的電壓為U,流過導電繩的電流為I2—I1,因此導電繩的電阻為Rx=u/I2-I1.

(3)在閉合S2之前,電流表I1的示數包括定值電阻的電流和電壓表分得的電流,閉合S2之后,加在電壓表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因此流過電壓表和定值電阻的總電流仍為I1,故流過導電繩的電流是I2—I1,與電壓表內阻無關,電壓表內阻對測量沒有影響.

(4)由圖5(c)可知,導電繩拉伸后的長度為51.80cm.

【答案】(2)③ 變小u/I2-I1 ? (3)無? (4)51.80

【點評】本題以傳感器的敏感元件為背景,突破常規(guī),要求學生將熟悉的滑動變阻器改變電阻的方法進行靈活遷移,根據圖像進行實驗數據處理等,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考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對實驗的正確操作過程,這與2021年廣東卷的第12題相似,但今年的高考實驗題在實驗完整性方面有更好的考查,試題比較新穎,有利于引導中學的物理實驗教學.

(五)深化基礎考查,推進“雙減”落地.

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嚴格依據課程標準,注重對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內容的考查,在考查中深化基礎性和學生對物理本質的理解,引導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漸形成對物理全局性、整體性的認識,避免將學生導向細枝末節(jié)知識的過度辨析、典型題套路和技巧的運用. 同時,試題注重考查了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導減少“機械刷題”現象,促使教學把教材內容講全講透,提高課堂效果.

例如試題第13題考查學生受力、運動情況的分析和推理論證的能力,對能量轉化與守恒等物理觀念的深刻理解,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第14題以密立根油滴實驗的原理示意圖為情景,將帶電小球在重力和電場力作用下運動進行動態(tài)分析,考查學生對公式的推導、收尾速度問題、動量守恒定律、電學與力學的綜合運用知識等物理觀念的深刻理解,滲透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

【例5】(2022年廣東卷第13題)某同學受自動雨傘開傘過程的啟發(fā),設計了如圖6所示的物理模型. 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桿上套有一個滑塊,初始時它們處于靜止狀態(tài). 當滑塊從A處以初速度v0為10m/ s向上滑動時,受到滑桿的摩擦力f為1N,滑塊滑到B處與滑桿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帶動滑桿離開桌面一起豎直向上運動. 已知滑塊的質量m=0.2kg,滑桿的質量M=0.6kg,A、B間的距離l=1.2m,重力加速度g取10m/ s2,不計空氣阻力. 求:

(1)滑塊在靜止時和向上滑動的過程中,桌面對滑桿支持力的大小N1和N2;

(2)滑塊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大小v1;

(3)滑桿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h.

【解析】(1)當滑塊處于靜止時桌面對滑桿的支持力等于滑塊和滑桿的重力,即:

當滑塊向上滑動過程中受到滑桿的摩擦力為1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滑塊對滑桿的摩擦力也為1N,方向豎直向上,則此時桌面對滑桿的支持力為:

(2)滑塊向上運動到碰前瞬間根據動能定理有:

代入數據解得v1=8m/s.

(3)由于滑塊和滑桿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即碰后兩者共速,碰撞過程根據動量守恒有:

碰后滑塊和滑桿以速度v整體向上做豎直上拋運動,根據動能定理有:

代入數據聯立解得h=0.2m.

【點評】本題以自動雨傘開傘過程的工作原理為情景,讓學生從雨傘真實的問題情景遷移到常見熟悉的滑塊運動模型問題上來,考查了受力、運動情況的分析、動能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等高中物理中主干知識,考查了推理、創(chuàng)新能力和模型建構能力. 試題背景和考查知識點與2021年廣東卷第13題相似,這體現了高考試題考查主干知識的平穩(wěn)性、基礎性、高度相似性,引導學生研究高考試題的重要性,減少“機械刷題”現象.

綜上所述,今年物理試題在知識點分布和命題風格上與2021年大體一致,突出了對關鍵能力的考查,充分發(fā)揮了物理試題的育人導向作用. 展望2023年廣東高考物理試題將會延續(xù)廣東物理命題風格,堅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科技新成果、新進展、體育運動、生產生活等實際情景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新試題設計,注重試題的基礎性、探究性、創(chuàng)新性和選拔性,對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內容的考查,考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備程度為目的.

三、復習備考建議

1.《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對考生的能力要求、考查內容、考查載體、命題要求等作了詳細說明,因此,我們要圍繞高考命題評價體系的要求,準確把握高考命題方向,在平時的教學與高考復習備考階段中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

2. 高考注重基礎性,強調基礎扎實,促進課堂教學回歸教材. 許多試題取材于教科書,試題的構成是在教科書中的例題、練習題的基礎上通過類比、變式、延伸或擴展而成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緊扣課本,把握知識的脈絡,構建基礎和主干知識網絡,引導學生用好教材,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掌握教材上的例題和習題的基本解題方法等.

3.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要研究高考,選做真題,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要有針對性地精選精練,要讓學生做得精,做得少,做得活. 特別是在高考備考復習階段,教師可以精選一些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以及各個省市的高考模擬題,這些題都是重點知識而且也是經典題型,通過讓學生做高考真題或模擬題來剖析這些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采用一題多解、多題歸一等變式訓練,把基礎知識弄通弄懂,以達到觸類旁通、提高知識遷移能力的目的,減少“機械刷題”現象,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 我們要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對學生實驗知識遷移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考實驗考題,多數都是教材中學生實驗的重組、整合和創(chuàng)新模擬,即使是在設計性實驗中,命題范圍也不超出已學過的實驗原理和裝置. 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多渠道、多方位的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實驗器材,創(chuàng)設新的實驗教學方式,多做演示實驗,讓每個學生都能親身體驗物理實驗過程,避免教師在課堂“講實驗”,學生課后“背實驗”的現象,開足開好實驗課,盡力讓學生做好每一個必考實驗.

5. 在平時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試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緊密結合國家發(fā)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 體育運動、環(huán)境保護等具體實例為情境設計問題;另外,教師還要強化學生個人體驗情境,引導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提高學生把物理知識與實踐情境相聯系的自覺性,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從“解題”向 “解決問題”的轉變,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李平安

猜你喜歡
滑桿滑塊試題
202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四)
一種硅橡膠絕緣子成品的頂出設備
追魂
壹讀(2020年1期)2020-12-08 17:04:34
變速器滑桿失效分析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五)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二)
前模滑塊注射模設計
中國塑料(2015年9期)2015-10-14 01:12:35
斜滑塊內抽芯塑件的注射模具設計
河南科技(2015年2期)2015-02-27 14:20:28
滑塊分揀系統(tǒng)在我國煙草行業(yè)中的應用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5:55
特克斯县| 南溪县| 辰溪县| 宁南县| 中牟县| 龙游县| 和硕县| 郑州市| 天镇县| 安顺市| 新晃| 乌审旗| 金川县| 和田县| 朝阳县| 洞头县| 集安市| 永新县| 广丰县| 衡阳县| 营山县| 兖州市| 靖安县| 桐乡市| 两当县| 福贡县| 武鸣县| 万载县| 新营市| 梧州市| 兴国县| 彭阳县| 松滋市| 商南县| 调兵山市| 龙里县| 东丰县| 伊春市| 安达市| 沂水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