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建
寒冷好像一條兇猛的蛇,咬噬了一切,僵硬地蜷縮和靜止著。
那個冬天的早晨,母親挑著裝滿東西的籮筐快步走著,我跟在后邊,拉著籮繩,幾乎是小跑地跟著母親,走上贛江的浮橋。一艘連一艘的木船連著,上面鋪著木板而成的浮橋,人走一步,那橋板就微微地沉一沉,船頭點一點,仿佛是向我們母子打著招呼。
江上的霧氣迷蒙,迎面撞來,臉上濕冷難受,但母親走得有些急。我們必須在9 點以前到達才能見到父親。母親從洗臉水攤檔的那團濕熱水汽前匆匆而過,卻在前邊十幾米處停下,拉著我返回到攤檔前。我看見,那個黑黑木條的面盆架上,一個瓷面盆裝著些熱水,掛鉤上攀著一條半新舊的毛巾。
“洗面多少錢?”母親問。
“8 分錢?!蹦侨苏f。
“兩個人也是8 分錢嗎?”母親指了指我。
攤主遲疑了一下,還是點頭同意了。他拿起地上用細竹篾包殼的熱水瓶,倒了半盆滾水,蓋上木塞,看了我們一眼,又拎起差不多要放回地上的水瓶,再添了一些滾水:“洗吧,趕緊趁熱洗吧!”
母親放下籮擔,拿下那條毛巾放入盆中,她伸手試了試水溫,有些燙,便快速地用拇指食指捏住毛巾邊邊提起,在盆上來回晃動幾下,再雙手抓了毛巾擰起來。她散開毛巾,在中間對折,用手掌撐住,蹲下身便幫我洗起臉來。那熱熱的毛巾,灼得我有些痛,卻無比舒暢。母親換只手,用毛巾的另一面又給我再抹一遍。母親把毛巾放回面盆,雙手在面盆里搓洗起來,臟水散漫出來,一盆干凈的洗面水,變得有些渾濁了。母親擰干毛巾,自己洗了臉,又放回盆中搓了搓,再洗了一次。那盆水,已經變黑了。我仿佛感覺這一路的風塵、那火車上的黑煙粉塵,還有被急急叫醒還停留在眼角的眼屎,都洗在了這盆熱水中,我清醒又精神了許多,母親也一下子白凈、年輕了許多。我隱約明白,在父親離開家之后,母親哭了很多次,遭受了無數的冷語風言,此刻,即使趕路,她也花點時間、花點錢,甚至可以說是“奢侈”地在碼頭洗了面,整理一下自己的面容與狀態(tài)再去見父親。
母親帶著我急匆匆地趕到,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填寫探視表格,終于走進了高墻內。父親仍是不低頭,甚至有些不屑,沒有一點勞改犯的樣子,也沒有看我一眼,但他一定看到了母親年輕而干凈的臉,或許這是他此后五年從不擔心家里的原因。
我的記憶在六歲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清晰。
那一年,爆竹響起了,這是父親第一次不在家里過年。我感覺到似乎欠缺了一點什么,新年更冷。
我開始上學,時而會遭受一些同學對我的嘲笑,而母親則需要在這五年里面對更可怕的現實:她除了要支撐著這個家,撫養(yǎng)四個兒女,還要承受來自公婆、娘家、生產隊與鄰居們的指責與譏諷。那些言語在耳邊嘈雜一片,嗡嗡作響,像一千根鋼針扎到身上,一萬只螞蟻啃咬骨肉。那些目光,那些背后的竊竊私語,讓她想遁地,想隱身,可是這個世界太亮了,在眾人的視野之下無處躲藏。母親有時從外邊回來,眼角有淚,或者累得疲憊不堪時,她會在廚房打一面盆水,使勁地洗面,擰了抹,抹了搓,搓了擰,站在面盆架前發(fā)呆。我不知道,要如何穿越這內心的地獄,抵達澄明。
終于,父親回家的時候,是一個傍晚。在大門口,他的衣裳被西斜的陽光染黃,影子在他前面,長長的,像一渠水,悠長地伸進了家里。
母親喊我:“你爸爸回來了!打盆水給你爸洗面!”我把裝著半盆熱水的面盆放到面盆架上時,我看見掛鉤上有一條新毛巾。
母親已經四十歲了,她好像迎接貴客一樣迎接父親。
有父親的新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