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瀏陽的第一印象,是那首唱紅全國的歌:“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的水路到湘江……”瀏陽是世界聞名的花炮之鄉(xiāng),還是苗木之鄉(xiāng)、蒸菜之鄉(xiāng)、詩詞之鄉(xiāng)。境內(nèi)有大圍山、道吾山、瀏陽河等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景,還有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自然、經(jīng)濟、文化、政治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瀏陽真乃得天獨厚、人杰地靈之地也。
年初周末某日,我應(yīng)邀參加湖南省金融書協(xié)和作協(xié)文化下鄉(xiāng)送春聯(lián)活動,至瀏陽市張坊鎮(zhèn)西溪村,那天,天上斷斷續(xù)續(xù)飄著小雨,我們隨當(dāng)?shù)卮迕褚黄鹑ヅ褪髰{谷去探險。對我這個故鄉(xiāng)來自張家界經(jīng)典景區(qū)的人來說,眼光已經(jīng)變得很挑剔,普普通通的山水景色已無法入眼入心了。不過第一次聽說瀏陽還有一個叫磐石大峽谷的地方,不禁充滿了好奇。天空在雨后湛藍如洗,令一群文人墨客神清氣爽、怡然自得。經(jīng)過村頭一座小橋,但見橋下涓涓流水,河岸圓石四散,最大的大如巨桌,橫臥溪灘,其余最多見的,是如石凳般大小的石頭。一路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形色各異的巖石默默地陪伴著我們,有的作跳腳巖熱情地供行人過溪水,有的三兩成群結(jié)伴或坐或立于兩岸山丘。對面山腰上有一塊碩大無比的黑色巨石,其形如牛背背對行人,當(dāng)?shù)厝朔Q牛背石。溪中的石頭許是被流水天長日久晝夜不息地沖刷,早已磨去了棱角,大多線條柔和形體圓潤。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塊碩大的貌似菊花石的石頭,立在溪水中央,在墨黑的底色之間,綻開著一朵朵菊花般的白色斑點,煞是好看。而岸上的石林卻是桀驁不馴,另具一番風(fēng)景,有點云南小石林的味道。一路走來,光是千奇百怪的石頭就已經(jīng)讓我們目不暇接了,磐石大峽谷名副其實也。
時值冬季,然沿岸水草豐沛,植物茂密,綠意誘人。給我印象較深的,有四處可見的苔蘚,在冬日的雨后,呈現(xiàn)出墨綠、翠綠、淡綠、金黃等深淺不一的鮮明顏色,令本來單調(diào)的冬季變得生機勃勃、五彩斑斕起來。苔蘚無處不在,有的包裹在蒼老的大樹樹干和枝椏之上,仿佛貴婦人披了一件貂皮大衣,雍容華貴;有的覆蓋于巨石之上,石面于是顯出黑紅黃綠種種斑駁燦爛之色,好像一幀油畫一面風(fēng)景;有的鋪陳于山間小徑上,鮮鮮綠綠干干凈凈的,竟令人一時不忍心踏上去,腳踩著如同踏著厚厚的綠色地毯。在這人跡罕至的峽谷之中,苔蘚盡情盡興地肆意瘋長著,大有無休無止、綠色燎原之勢。蕨類植物也很多,大膽地爬上了樹干,在樹干上布滿的青苔之間,宛如一把把翠綠扇子重重疊疊依次打開。
岸邊、溪水之中、石頭之間,彌漫著我最喜愛的水草,有的盛開如一朵大菊花,有的披頭散發(fā)如美人的長發(fā)。溪畔每隔三五步就有一棵含情脈脈的杞柳樹,冬季葉落,如一把把大傘在河灘上撐開,姿態(tài)各異,顧盼生姿,儀態(tài)萬千。當(dāng)?shù)卮迕襁z憾地說,可惜不是春夏天,柳樹沒發(fā)芽發(fā)綠,光禿禿的不好看。同行的書畫家寧湘馬上反駁說,不,對于繪畫寫生的人來說,現(xiàn)在是最好的季節(jié)。你看那些落葉的樹完完全全顯出了枝椏的條理和輪廓,加上四周山水背景的襯托,是一幅最好看、最好畫的畫面。我一定會再來的!我們沿著他的視線望去,可不是么,只見蘆葦金黃,水草蔥翠,落葉橙紅,樹枝棕褐,石頭青灰,想不到,西溪的冬天是這般的艷麗,的的確確如同巨幅色彩鮮艷的油畫或水彩畫,難怪畫家會不時地由衷地發(fā)出一聲聲心滿意足的感慨。
我們隨著蜿蜒逶迤的溪水一路前行,西溪如一個千嬌百媚、千變?nèi)f化的俏女子在前面引路,一會兒明媚燦爛似少女,一會兒深情深幽如少婦,一會兒安靜淡雅如處子,不斷變幻著姿態(tài)誘惑我們。受了她的蠱惑,我們情不自禁不斷地向著峽谷深處,深入、深入再深入。兩岸美景如畫,空氣清新可人,大家一路上興致勃勃、興趣盎然,全然顧不得山高水險、坡陡路滑,也絲毫不覺得累和煩。行至途中,只見幾塊巨大的圓石圍著一方深潭,其中兩塊最大的巨石之間夾著一掛短短的瀑布,飛瀑落處,胡玉明介紹這就是坐龍?zhí)?,他得意地說道:“坐龍?zhí)哆@個名字還是我起的呢?!痹瓉泶说卦疤?,胡玉明來看過山勢水勢之后,覺得其狀如一條巨龍盤桓欲飛,建議更名為坐龍?zhí)?,村民們覺得此名甚好,于是一直沿用下來。坐龍?zhí)肚宄罕叹G,宛如鑲嵌在巨石和大樹之間的一塊翡翠,好久沒有見過如此清潔純凈,純天然無污染的溪水,如果不是畏懼天寒水冷,大家肯定會忍不住下潭游泳了。其間路過一個紙坊遺址,只見茂密的茅草之間,隱約隱藏著一堆殘磚頹瓦,胡玉明介紹此地乃當(dāng)年宮廷貢紙的造紙小作坊,其主要原材料為西溪當(dāng)?shù)刂窆S剛剛長成的幼竹,貢紙乃當(dāng)時專供皇宗貴胄享用的高檔奢侈文化用品,可見瀏陽人自古就心靈手巧。
據(jù)說磐石大峽谷的形成源于第四世紀冰川裂變而來,我一直懷疑,家鄉(xiāng)金鞭溪有一個同胞妹妹,在冰川世紀走丟了,原來是遠遠地在瀏陽市西溪村一個人煙罕至的大峽谷棲息下來。就如同當(dāng)初武陵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宛如世外桃源的美麗西溪和磐石大峽谷靜靜地躺在西溪村,給我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此行沿西溪而行所見的峽谷風(fēng)貌,有很多地方類似家鄉(xiāng)武陵源的黃金游道金鞭溪,故我稱西溪為“小金鞭溪”。與金鞭溪一樣,西溪也是一條美麗的峽谷小溪,也是兩岸綿延不絕的綠色植被、花草樹木,也是滿溪奇奇怪怪的石頭,只是金鞭溪兩岸有著高高的如巨型盆景的砂巖群,而西溪兩岸多圓碩的大石。當(dāng)?shù)卮逦瘯庥猩桃Y開發(fā)峽谷旅游,并作出了初步規(guī)劃藍圖,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峽谷也會成為4A甚至于5A風(fēng)景區(qū)。我慶幸我在沒有熙熙攘攘的游客來臨之前,就看到了西溪和峽谷最原始、保存最完好時的風(fēng)景,但愿村里在開發(fā)旅游的同時,做好對峽谷自然風(fēng)景的保護工作。因為時間關(guān)系,我們行至坐龍?zhí)都幢M興而歸,據(jù)村民介紹此行僅峽谷全程三分之一,前面還有巨大的磐石、瀑布、藏軍洞等神奇景觀,令我們對遠處未能觸及的峽谷深處充滿期待,于是約好擇日再來探險,繼續(xù)挺進。
喻燦錦簡介
喻燦錦,筆名怪味蘇。土家族,現(xiàn)居長沙,中國作家協(xié)會員、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xué)會員、2019年出版散文集《湘西姑娘》、詩集《澧水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