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豪
作者將不同體制、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國家納入比較的視野,去分析我們的時代背景和全球化進程,討論不同國家的政治轉型與國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經濟對政治變遷的影響。
《可能性的藝術》
劉瑜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2年4月版
定價: 82.00元
沉寂多年之后,劉瑜帶著她的《比較政治學30講》重回公眾視野。這本書延續(xù)了她在《送你一顆子彈》《觀念的水位》中的關懷,內容更為系統(tǒng)。這次,劉瑜想要為讀者解釋的問題是,構成國家治理的條件有哪些?
在政治生活中,最令人頭疼的也許是多元價值的排序問題。平等、自由、民主,這些理念單拎出來都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是彼此卻容易沖突。
比如民主。它已經成為一個深入人心卻又內涵復雜的概念,人們對它耳熟能詳,卻又態(tài)度暖昧。在很多國家,民主并不是人們價值排序中的優(yōu)先項。
劉瑜在書中講道:“人們可能根本沒有那么渴望自由、民主、和平,很多時候,人們更渴望的,可能是安全,是秩序?!?/p>
如果從一個樸實的角度來理解民主,它其實事關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流程,這些政策由誰決定,又以怎樣的方式實施。
在這本書中,她舉了很多例子來描述不同國家的治理經驗,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對非政治學專業(yè)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于,作者選取的案例不全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家,還涉及了埃及、智利和委內瑞拉等在國內語境中存在感較低的國家。
比較各國的治理實踐,成功的國家都是相似的,失敗的國家各有各的敗因,這些敗因包括但不限于極化的情緒、孱弱的國家能力以及強人政治的干涉等。甚至于,過于理想主義的施政方針,也會給國家和民眾帶來災難。
俾斯麥的名言“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也許最適合用來概括劉瑜想要傳達的觀念。政治的可能性在于,它可以團結或分離民眾,成為建設或破壞社會的力量。但是,政治也不能在條件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做出超出社會力量限度的事情。
在劉瑜看來,政治轉型的形態(tài)和結果多種多樣,但社會力量限定了它的區(qū)間。而社會力量的大小,受制于民眾的觀念。
對于普羅大眾而言,與其說政治是一門學問,不如說它是一種倫理,它不指向一種確定性的真理,而是指向個體和社會。
劉瑜在本書末尾寫道:“如果知識是確切的,專制就是必要的。恰恰是知識的不確定性,讓我們需要在每一個時代不斷重返基本的道德問題和歷史經驗,用我們自己的頭腦思考,并以這種思考成就人之為人的尊嚴。”
好的政治要求每個人肩負起自已的責任,自尊自立自強。同時,只有社會中有關民主觀念的水位提高了,才可以讓國家轉型變得穩(wěn)固。值得注意的是,觀念變化帶來的長遠影響,對于任何一種政治理念及其轉型來說,都是適用的。
摘編自《南風窗》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