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萬里長征。
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新目標
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2021年開啟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征程,在這一階段將基本實現共同富裕。我們是否已具備實現共同富裕的條件?
胡鞍鋼:2021年,我國在全面建成惠及14億人民的小康社會目標后,進入全國人民共同建設共同富裕社會階段,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這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他明確表示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21年,我國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長期發(fā)展目標和任務。
實際上,我國已經具備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利條件。這包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共同富裕;在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條件下實現共同富裕;在高收入條件下實現共同富裕;建成世界最大中等發(fā)達城鎮(zhèn)化社會;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在持續(xù)增長中不斷縮小差距;國家財政實力和分配能力大幅度提高,建立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全民覆蓋、人人享有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有效實施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初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
當然,實現共同富裕是十分艱巨的長期任務,面臨諸多重大挑戰(zhàn)。這包括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重點困難人群超過數千萬人,國家二次分配能力嚴重不足等。但是發(fā)展能力大于發(fā)展困境,機遇大于挑戰(zhàn),辦法多于困難。
問:“十四五”規(guī)劃是我國第一個在發(fā)展目標和指標體系上體現共同富裕的規(guī)劃,它是通過哪些指標與“十三五”規(guī)劃進行有機銜接? 又前瞻性地體現了2035年主要指標發(fā)展趨勢?
胡鞍鋼:國家的“十四五”規(guī)劃(第一個共同富裕規(guī)劃),提出并設計了五大發(fā)展目標與量化指標體系。這包括:生產力指標(4項)、發(fā)展機會指標(3項)、收入分配指標(3項)、發(fā)展保障指標(9項)、人民福利指標(3項)。體現出分步驟全面繪制建設共同富裕社會的宏偉藍圖,全面縮小城鄉(xiāng)、地區(qū)發(fā)展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實現全體人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從現在到2035年,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钡哪繕酥校梢钥吹狡渲邪ㄖT多艱巨任務: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轉化為促進共同富裕的政治優(yōu)勢、制度優(yōu)勢、經濟優(yōu)勢、社會優(yōu)勢、生態(tài)優(yōu)勢;全面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現農業(yè)農村農民現代化,推進城鄉(xiāng)融合式發(fā)展;全面實施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加快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推動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城鎮(zhèn)化建設;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覆蓋全體人口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加快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tǒng)一;大力促進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務政策保障體系;重點支持特殊類型地區(qū)全面振興發(fā)展;重點幫扶低收入特殊困難人群(2-3億人)等。
舉全國之力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富裕,要制定國家促進共同富裕的行動綱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統(tǒng)籌謀劃。
問:實現共同富裕是新時代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是否標志著從現在起到2035年是中國邁向共同富裕的新階段?
胡鞍鋼:是的。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他還特別強調,這樣的表述,在黨的全會文件中還是第一次。①
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專門研究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等問題。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握發(fā)展階段新變化。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①“共同富?!背蔀槲磥頃r期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題和核心目標,將成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性標志。
共同富裕的理論創(chuàng)新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就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對共同富裕的理論做出了新的闡釋,您能否簡要介紹共同富裕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胡鞍鋼: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核心目標。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構成要素和重要組成部分。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都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論和構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共同富裕的總目標和總任務。
第一,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要求。西方工業(yè)化先行國家在工業(yè)化初期,資本對勞動的剝削是殘酷的。今天,貧富差距仍舊是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的社會痼疾,也是其產生社會矛盾的基本原因之一。從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來看,控制貧富差距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發(fā)展所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反映了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收入分配制度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組成部分,受生產關系影響,而公平正義只有在特定的發(fā)展階段以及特定的社會制度下,才有可能實現。
社會主義分配的基本原則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這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標志。不過,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收入分配結果受生產關系影響,而生產力對生產關系起著決定作用,因而收入分配制度也同樣受生產力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現階段生產力發(fā)展要求,而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現實情況,決定了我們只能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原則并存的分配方式。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是未來新社會的顯著特征”。②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一個基本目標,并成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發(fā)展的根本目的。
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十四億人民共同富裕目標具有極大挑戰(zhàn)性、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既沒有現成的答案,也沒有成功的先例,只能在長期發(fā)展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階段性目標和開辟可實現的新路徑。
第二,如何帶領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核心目標和主線,黨始終將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和追求目標。在人口眾多、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極低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發(fā)展階段面對不同的制約因素和具體條件,也有不同的發(fā)展目標、政策體系和社會實踐。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為首的第一代領導人明確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取消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的國家所有,有步驟地將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變?yōu)檗r民的土地所有制,保護國家的公共財產和合作社的財產,保護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及其私有財產,穩(wěn)步地變農業(yè)國為工業(yè)國?!闭疹櫵拿姘朔?,實行公私兼顧、勞資兩立、城鄉(xiāng)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實行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① 新中國要根本改變舊中國經濟落后、貧富懸殊的局面。我們黨領導發(fā)動了一場歷史上空前規(guī)模的土地改革運動,到1952年,占農村人口92.1%的貧農、中農占有全部耕地的91.4%,在中國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徹底廢除,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標。② 如毛澤東所言“土改一項,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直到孫中山都沒有做過,我們才做?!雹?土地改革首次讓近五億農民告別了長期以來極度饑寒貧困的局面。毛澤東進一步倡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實現共同富裕。1953年12月,毛澤東主持起草的《關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指出:不斷地在社員中進行關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新舊不同道路的教育。④ 其目的是引導廣大農民走合作化道路,從而走向共同富裕。
1955年10月,毛澤東提出要實現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并與實行計劃經濟聯系起來,在當時,實行計劃經濟是實現民富國強的主要途徑。毛澤東為使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目標,進行了各種社會試驗。
第三,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原則。首次提出將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原則的是鄧小平同志。他指出,社會主義實行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兩個原則,一個是公有制,一個是共同富裕。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對“共同富?!弊龀鋈罄碚撠暙I。第一,他總結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钡诙?,他提出了“先富論”,即“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跋雀徽摗痹谖覈a力水平極低的發(fā)展階段,對更快地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具有現實意義,更具可行性、創(chuàng)新性。第三,他提出了“共同富裕論”。
鄧小平辯證地看待社會主義關于生產力和共同富裕的兩大特征。一方面,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作為“最終實現共同富?!钡谋亟洶l(fā)展階段;另一方面,對于出現兩極分化高度警惕。他嚴肅告誡:如果搞兩極分化,民族矛盾、區(qū)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fā)展,相應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會發(fā)展,就可能出亂子。① 他指出:中國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來了,還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億多人仍處于貧困之中,也不會有穩(wěn)定。中國搞資本主義行不通,只有搞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社會才能穩(wěn)定,才能發(fā)展。②
鄧小平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zhàn)略思想。1988年9月,鄧小平指出:沿海地區(qū)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fā)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fā)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fā)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fā)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③ 這就為1999年江澤民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提供了重要依據。
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指出:“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雹?這就給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一個基本任務:如何在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避免貧富兩極分化。
1993年9月16日,鄧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時代主題:“十二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fā)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雹佟跋雀徽摗敝饕墙鉀Q發(fā)展問題,突破“貧困陷阱”,而“共富論”不僅要解決持續(xù)發(fā)展問題,更要解決社會分配問題。 “先富論”成為主導發(fā)展方針,旨在突破“貧困陷阱”,實現從溫飽水平達到小康水平。
1997年9月,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實行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強調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規(guī)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趨向合理。② 防止貧富兩極分化始終成為中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過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把實施西部大開發(fā)、促進地區(qū)協調發(fā)展作為一項戰(zhàn)略任務。建議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加快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關系經濟發(fā)展、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關系地區(qū)協調發(fā)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是實現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的重大舉措,要有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 ③ 2002年,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④ 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就是“共同富?!?,他還特別提到“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⑤
2007年,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提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工作要求⑥,首次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目標。⑦
2012年,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jié)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薄俺醮畏峙浜驮俜峙涠家骖櫺屎凸?,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⑧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tǒng)體制束縛,推動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必然從“先富論”走向“共富論”。
第四,開啟共建共同富裕社會的新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對共同富裕的理論作出新闡釋,對共同富裕戰(zhàn)略作出新部署。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成為開啟中國共同建設共同富裕社會的新階段。
2015年10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的說明,首次提出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① 他還強調,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②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結為“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十四個堅持”中,提出“堅持新發(fā)展理念”、“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③。這些都包含了共同富裕的明確要求。
2021年1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要統(tǒng)籌自覺主動解決地區(qū)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芬晃闹校岢隽诵聲r代中國共產黨完整系統(tǒng)的共同富裕思想和實施路線圖。他明確指出: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zhí)政基礎。
推進共同富裕是有時代特征的。推進共同富裕發(fā)展必須立足于高質量發(fā)展,我國經濟在目前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必須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發(fā)展理念,即創(chuàng)新成為第一動力。因而高質量發(fā)展需要高素質勞動者。
只有促進共同富裕,提高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資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夯實高質量發(fā)展的動力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促進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四個原則:鼓勵勤勞創(chuàng)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循序漸進。總的思路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jié)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jié)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① 這成為中國實現共同建設共同富裕社會的務實主義路線。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明確提出:“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因此,共同富裕是“堅持人民至上”的具體表現,是確保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保持血肉聯系的重要基礎,是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成就。
中國共產黨堅守創(chuàng)新的共同富裕理論與社會實踐,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重大貢獻,成為21世紀全球性現代化大趨勢的“中國道路”,為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案例”和“中國經驗”。
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理論有著深刻的基本內涵,這包括三個重要原則:一是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共同發(fā)展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共同創(chuàng)造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財富;二是全體人民各得其所,共同建設、共同互助、共同富裕;三是全體人民和諧共享,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共同分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在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大國,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十分突出,因此促進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極其恢宏的大目標,更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拖再拖,不是短期任務,而是長期任務,不是“速勝論”,而是“持久戰(zhàn)”。需要積小勝為中勝,積中勝為大勝,積量變?yōu)橘|變,積質變?yōu)榫拮儯€(wěn)步扎實推進。
首先要遏制住城鄉(xiāng)、地區(qū)、人群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其次要促進相對收入差距的持續(xù)縮小,最終要不斷縮小絕對收入差距。
從時間維度來看,短期目標,即“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長期目標,即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長遠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qū)間。
(編輯 季節(jié))
①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①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2021年10月15日,《求是》第20期,第4頁。
② 馬克思:《1857-1858經濟學手稿》[M],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104.
①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頁。
②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101頁。
③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fā)展大事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23頁。
④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決議》,1953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四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84-585頁。
①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頁。
②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312頁。
③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278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頁。
① 《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卷,第1364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② 《江澤民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頁、第22-23頁。
③ 《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80頁。
④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頁。
⑤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頁。
⑥ 《胡錦濤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8頁。
⑦ 《胡錦濤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7、642、643頁。
⑧ 《胡錦濤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4、626、642頁。
①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774-775頁。
② 《新發(fā)展階段促進共同富裕的戰(zhàn)略掣畫》,《求是》,2021年第20期,第11頁。
③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4-17頁。
①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罚?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的講話,《求是》雜志,2021年第20期,第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