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是乎
資本的泡沫,市場的歡呼,讓李易峰們自以為被賜予免死金牌,有了保護傘。殊不知,這些都不是護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整個中秋節(jié),微博上最熱鬧的話題,無疑是李易峰。
從爆料、辟謠、聲明,到最后公安部門一錘定音,不到10天,李易峰自導自演了不止一出反轉(zhuǎn)大戲。一方面,大眾震驚于他的頂風作案、知法犯法;另一方面,他在犯法、拘禁之后表現(xiàn)出的不知悔改、屢次遮掩,更是為人不齒。
類似的事件已經(jīng)不止發(fā)生一次了,每一次我們都仿佛重新認識了一個雙面人。銀幕上,這些明星扮演著正面人物、爭搶著加入主旋律;直播里,他們大談藝德和理想,對著粉絲惺惺作態(tài)、蠱惑人心;回到現(xiàn)實,他們燈紅酒綠、肆意揮霍、不思進取,甚至觸碰道德、法律紅線,在被揭穿后仍極力遮掩,企圖蒙混過關(guān)。
事到如今,再看這些雙面人和團隊撰寫的辟謠“小作文”,只叫人感到可笑、可恥、可惡——正如許多人所言,壓垮李易峰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他自己的虛偽聲明。
就這樣,娛樂圈屢屢“塌房”,大明星成了萬人嫌,頂流們一次次挑戰(zhàn)公序良俗、法律法規(guī),也一次次磨滅了大眾信任。
到底是誰給了李易峰們這樣的勇氣?
首先,是他們自己。成長成名在流量時代的他們,一個個頂著“天降紫微星”的自戀自傲,在名利渾水里躺贏,在泡沫繁榮中迷失。
其次,是資本。如今的明星大多是資本打造的產(chǎn)品,經(jīng)紀公司、投資公司、商務品牌,沒事時收割粉絲、日進斗金,出事時粉飾太平,“局里撈人”。誰也不想輕易拋棄沉沒成本,到最后,只能一同沉沒。
同時,如今的行業(yè)、社會風氣,以及部分粉絲的盲目追捧支持,也是一大癥結(jié)。公安通告之后,仍有一些李易峰的粉絲在網(wǎng)絡“死守”,其發(fā)言令人迷惑:“除非他自己說,否則我不信”“知道了,但我還在等他”……這種追星,已不能用狂熱來形容,簡直是非不分。
資本的泡沫,市場的歡呼,讓李易峰們沉淪在僥幸心理中不可自拔,自以為被賜予免死金牌,有了保護傘。殊不知,這些都不是護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恃流量而驕,恃資本而狂,這是娛樂圈的頑疾。遵守法律紅線和道德底線,本應該是公眾人物率先捍衛(wèi)的,如今卻成了一種病態(tài)的大眾期待——許多粉絲接機時,見到明星第一句話就喊,“你可千萬別塌房。”何其悲哀!
顯然,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懲罰和輿論監(jiān)督已遠遠不夠,如果內(nèi)里已經(jīng)腐爛、風氣已經(jīng)敗壞,再多批判、處罰、封殺也只是亡羊補牢,治標不能治本。
正本清源道阻且長,娛樂圈需要一次更徹底的制度和產(chǎn)業(yè)改革。大眾需要的是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而非資本與粉圈挑選的花瓶木偶。
“不慮于微終成患”。法律面前沒有明星、頂流,法律面前也不允許任何人僥幸、嘴硬。不管來自哪個圈,不管身帶多少流量,都請記住: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