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涉及非常廣泛的知識。中學生如果想要學好地理,就需要具備良好的識圖能力。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存在讀圖能力欠缺的問題。盡管教師和學生都已經(jīng)認識到了讀圖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準確地找到提升讀圖能力的技巧,這也是導致學生一看到圖就不知所措的原因,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師重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夠更進一步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性
讀圖能力就像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又一種語言,可以將它稱之為“地理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存在”,更是學習地理學科時的難點所在。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教師可以著重從地理學的發(fā)展史著手,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地圖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說沒有對地圖的觀察與分析,就很難獲得大量準確的地理信息。由此可見讀圖能力在初中地理學科的學習中的重要性,考試過程中頻繁出現(xiàn)各種考查讀圖能力的題型,也是提升地理教學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地理學科中,初中生讀圖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讀圖是初中生學習地理的主要方法,也是學生學習地理、了解地理的基本要求。而學生培養(yǎng)讀圖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正確識圖,并且能夠及時、有效地區(qū)分各種建筑物在地圖中的方向和位置。而且,地圖是初中學習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分析和繪制圖表。這是更進一步地提升學生識圖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學生學習、研究地理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考試中,對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考查幾乎占到了試題的三分之一,這就更加需要學生提高讀圖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現(xiàn)狀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觀念的束縛,將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法導致了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的現(xiàn)狀,也就是在課堂中學生沒有參與感,會覺得地理課堂是枯燥無味的,也就會對地理內(nèi)容的學習缺乏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惡感。學生長期處在這種被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就感受不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以及樂趣。最主要的是在學習讀圖時,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對學生學習興趣引導的作用,其枯燥無味的教學手段也導致他們不會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樂趣,即便學生喜歡學習這一學科,也很可能會因為教師不當?shù)慕虒W手段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這種“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識圖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更多的難題,并且影響了學生識圖能力的提升。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手段的單一,導致學生很難真正掌握正確的地理讀圖方法和技巧,阻礙了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
(二)讀圖教學缺乏空間感
初中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最應該注重的就是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這其中主要是對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對于促進中學生學好地理是十分有利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盡管能夠分析出圖表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但是卻沒有很好的空間想象力,這也就使學生在進行讀圖分析時,很難與現(xiàn)實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聯(lián)系,更具體的就是中學生在學會理論知識以后,沒有辦法將所學習的地理知識與地圖中標志性的建筑物進行聯(lián)系,數(shù)據(jù)轉(zhuǎn)換的能力較弱,缺乏一定的信息數(shù)據(jù)聯(lián)想能力。而且,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點強調(diào)地理學習的抽象性,這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迅速地提升空間感。反之,那些空間感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吃力,很難真正提升學習能力和成績。
(三)缺乏讀圖的技巧與基礎
大多數(shù)初中生在學習地理時,由于獲取圖中信息能力較弱,基礎知識不牢固,缺乏有效的讀圖技巧和方法,沒有辦法準確地從圖文信息中提取關鍵知識點。當然,沒有充足的地理知識是很難保障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即便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加清晰的圖文信息,學生也很難從中取得關鍵、有用的信息。初中地理教學中,所有的知識都是有著其對應的線條和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繪圖能力,那自然也就不會從中獲得重要的圖表信息。學生在學習基礎的地理知識時,如果只是走馬觀花,沒有進行反復的練習,那么對地理知識的掌握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夠?qū)χR有更加系統(tǒng)的了解,更缺乏一定的實踐性?;蛘哒f,學生只是具備圖文的分辨能力,會很容易因為知識掌握得不牢固而出現(xiàn)混淆知識點、錯誤解讀圖表的問題。地圖一般會有標題和附帶的批注,這些信息都能夠幫助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圖文信息,但其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這些也都是學生缺乏基礎學習能力的主要表現(xiàn)。
三、提升初中生圖文分析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讀圖的興趣
通過分析現(xiàn)階段中學生的地理成績,能夠非常明顯地看出他們讀圖能力欠缺,這和缺乏讀圖的興趣、不重視讀圖過程是有很大關系的。很多學生在翻閱地理材料的過程中,都會自動忽略教材中的圖表內(nèi)容,只是反復地對文字內(nèi)容進行閱讀和背誦,這也是導致他們讀圖能力欠缺的原因。所以,地理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習慣與能力,及時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讀圖的興趣,并且將其作為教學首要的目標。
一方面,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盡量使用地圖,并為后期學生識圖、繪圖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地圖,不斷地看圖,了解地圖的用處和重要性,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讀圖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給學生設計一些讀圖類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以后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練習,并逐步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從讀圖的過程中重拾學習地理的興趣,這也是增強學生讀圖興趣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學時盡可能多地采用電子地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教育教學的條件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也逐漸出現(xiàn)在課堂中。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只能簡單地采用紙質(zhì)地圖進行教學,而如今在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電子地圖進行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這種教學方法更具有動態(tài)既視感,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地理的獨特魅力,真切地認識到地理學科中的讀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更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授給學生讀圖的技術要領
讀圖能力是學生學習地理的一種必備技能,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需要一定的技巧與方法才能夠準確地掌握和運用。如果運用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就算花費再多的精力也會于事無補,只有掌握了讀圖的技術要領,才能夠在解答這類問題時變得更加容易。
讀圖的過程需要幾個固定的步驟。首先,看圖。當一道題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應該第一時間去讀圖,這是做這類題的第一步,也是比較困難的一步,而且需要在第一時間排除那些沒有用的干擾性信息。由于圖表中蘊含的信息非常廣泛,學生應該首先觀察圖表中哪些信息是與題目有關的,并且根據(jù)題目中不同的需求找出準確、有效的信息,這也能夠達到強化讀圖的目的。同時,也要根據(jù)圖表信息,掌握圖表的前后順序,避免遺漏關鍵性的信息。其次,析圖。了解完圖表信息以后,就需要學生逐步地對每一個重要信息進行分析。一般在這一步驟中,要根據(jù)圖表信息分析其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再對這些問題進行逐一解答,這也就達到了提升學生學習地理能力的效果。學生在對題目進行解答時,也要準確地了解影響人們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因素構(gòu)成和不同的地形、環(huán)境等具體的知識信息。最后,繪制地圖。這也經(jīng)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自己制作圖表相較于教師的反復教授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而且在繪圖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掌握圖形的記憶方法
中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即便已經(jīng)掌握了讀圖的基本能力,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鞏固記憶,也很難形成有效的知識結(jié)構(gòu)。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圖標類型,選擇不同的記憶方法、技巧,更進一步地提升學生讀圖的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遇到不同題型時,采取聯(lián)系、比較兩種記憶的方法進行答題,增強學生記憶圖形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中學生的讀圖能力直接影響著其地理學習的能力,也是掌握知識技能的關鍵所在。不斷地提升讀圖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加快速、有效地解答地理中問題,提高地理成績,增強學生的實際生活技能。中學教師為了更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可以從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傳授學生讀圖要領、掌握圖形的記憶方法三個方面出發(fā)展開教學,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