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穿牡丹
1938年到1944年,楊振寧一家隨時任西南聯(lián)大數學系教授的父親楊武之遷居昆明,租住在小東城腳的平房里。盡管物質生活匱乏,但當時西南聯(lián)大的學術氛圍濃厚、學者云集,在物理系就讀的楊振寧更是如魚得水,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同時,身為長子,他還在弟弟妹妹中倡導讀書之風,許諾一天之中,凡念書好、聽母親的話、幫助做家務、不打架、不搗亂的就給記上一個紅點。累計一周,積有三個紅點的,楊振寧就會騎自行車帶他去昆明城看一次電影。如此,楊家可謂書聲盈門。
那時,昆明雖偏居西南一隅,卻經常遭到日軍的空襲,警報一響,人們便要下防空洞避險。一次,日機又來轟炸,并把楊家小屋炸成了一片廢墟。幾天后,楊振寧找來把鋤頭獨自回到家中,挖掘被埋在斷垣殘壁里的生活用品。而讓他最為興奮的是,居然挖出了幾本書。雖然已污損,但楊振寧卻奉若珍寶,壓平折皺的書頁后又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今天,盡享全媒體時代閱讀便利的我們,很難體味楊振寧當年挖書時的心情,正如他在《讀書教學四十年》中所說:“今天已很難了解,在那種困苦的歲月里幾本書的價值?!?/p>
在一次國際科學大師論壇上,楊振寧說:“在學習和研究中遇到困苦時需要有兩種精神,其一便是不放棄的執(zhí)著。”“挖書”一事見證了楊振寧對學習的執(zhí)著,或許,也正因這份執(zhí)著,他才有所成就。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