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周仁政在《朱自清和俞平伯:京派散文的良機》中說到,朱自清筆下的散文猶如一杯清澈透亮的水。初中語文教材中摘選的朱自清《春》一文恰如其說,生動優(yōu)美,極具鑒賞與學(xué)習(xí)價值?!洞骸啡膬H三十余句短小凝練,但其中所使用到的修辭手法卻多達二十余處,在情境交融的同時,運用修辭手法烘托出別具一格的氣韻?!按骸弊肿鳛槲恼聵祟},同樣也點明了文章主旨并串聯(lián)全文,文中任意一種修辭手法皆圍繞“春”展開。因此,我們在賞析文章時,可從深度解析文章修辭手法出發(fā),欣賞春之美、鑒賞春之妙。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根據(jù)“春”這一主線,循序漸進分析不同修辭手法的運用方式,由此獲得更為真切的閱讀體驗,以此提升學(xué)生閱讀鑒賞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
一、由生活引至藝術(shù)的比喻
“比喻”作為寫作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主要通過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來實現(xiàn)代替表達,以達成生動形象地傳達語義的目的。朱自清在寫作時深諳文學(xué)之道,通過一個個精妙的比喻,將韶光淑氣、春意盎然的春天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沉醉其中。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文章的開頭,作者用一連串比喻句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春花圖”。與直抒胸臆不同,運用比喻所展示出的百花爭艷的絢麗景象更為生動形象。朱自清用生活中更為常見的“火”“霞”“雪”來代替人們較為陌生的“春花”進行描述,實際上是由生活化喻體向藝術(shù)性美感轉(zhuǎn)化的過程。通過這一表達,讀者對藝術(shù)化的“春花”之色更加了然于心,作者試圖強化語言效果的修飾目的也能達成。除“春花”圖外,作者在描寫“春雨”圖時,也巧妙運用比喻手法,將春雨的細膩與溫柔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文中,朱自清將春雨的樣態(tài)比作生活中具體可感的“牛毛”“花針”“細絲”,恰如其分、惟妙惟肖。讀者在品味這一部分語句時,仿佛也置身于“天街小雨潤如酥”這首詩的意境之中,同時體會到的藝術(shù)之感與品讀“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描述,春日細雨的特點精妙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春天的美好與盎然生機也映入讀者眼簾。在不斷賞析與體會的過程中,朱自清超高的文字駕馭能力,敏銳地洞察生活的能力及其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都通過一連串的比喻傳達給讀者。
二、由代入引入思考的擬人
“擬人”是指將不具備生命力的事物比作具有生命力的人物來展開描寫與敘述,在賦予所要描寫的物體生命力與情感性的同時,進一步彰顯事物特征,以激發(fā)讀者共鳴并感同身受。朱自清筆下 的《春》之所以能夠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原因在于作者將春天這個普通的季節(jié)擬人化,并將寫“春天”與“繪春天”相結(jié)合,在帶領(lǐng)讀者與春天對話的同時,不斷贊頌春天,讓讀者感受到了這一充滿生命氣息的美好形象。朱自清在借助擬人修辭手法展開寫作時,不斷使春的形象趨于人的形象,既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身對于自然與生命的贊頌之情。文章情景交融,文筆細膩,在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的同時,又能引發(fā)讀者思考,并從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
如文章第一句“……春天的腳步近了”短短幾個字就交代了文章的時間信息,即春天即將來臨,給人以鮮活、靈動之感,仿佛春天就已在我們面前。同時,文章最后一句“……領(lǐng)著我們向前去”也采用了擬人修辭,從結(jié)構(gòu)上寫出了前后呼應(yīng)的和諧感,在內(nèi)容上傳達了人們伴隨著春天的腳步逐步萌生希望之意。讀者讀完全文后,對于“腳步近了”十分期待,對于“向前去”的未來十分憧憬,思維也隨之發(fā)散。除開頭與結(jié)尾外,作者在文中也多次用到了擬人手法,如在描寫春天的小鳥時,就寫到“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轉(zhuǎn)的曲子……”鳥兒是春天常見的生靈,但在朱自清的筆下,通過擬人手法描寫出的鳥兒活潑靈動,俏皮可人,為春天增添了無限生機。作者將小鳥的啼叫比作人們的放聲歌唱,讀者在欣賞這一句時,不免會聯(lián)想到人們放歌時的場景,即歡快時唱歌、喜悅時哼鳴,之后讀者再將頭腦中的聯(lián)想代入文章當中,便可感受到作者寫作時對春天的熱愛之情與愉快之意。除“歌喉”外,“呼朋引伴”一詞也烘托出了和諧與美好的春日氛圍。朱自清關(guān)注的重點由一只鳥轉(zhuǎn)向一群鳥,百鳥之間互相分享快樂,給人一種其樂融融之感。讀者對于這充滿濃濃人情味的春日場景倍感親切,自身的愛春之情與盼春之意也隨之激發(fā)。
三、由藝術(shù)帶動表達的排比
“排比”是指在寫作時將具有相似結(jié)構(gòu)特點或是相近意思的詞句進行有序排列,并起到強調(diào)作用的一種寫作手法。在文章中恰當運用排比手法能夠給讀者以“韻律感”,在獲得相應(yīng)信息的同時,品味出文章語言的藝術(shù)美。透過文章的藝術(shù)美,我們還可以看出《春》一文不僅美在景色的描繪,更美在作者對于生活的期待與思考。一個個排比句中所傳達出的恢宏氣勢,蘊含著作者如春日般濃郁的、積極向上的力量。他將自身對于春天的情感體會與獲得的啟示巧妙地寄寓在文章的排比句中,意蘊優(yōu)美的同時又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構(gòu)建出了美好盎然的春日意境。
正如“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文章結(jié)尾處的三個排比句,將比喻也融入其中,既彰顯了文章的畫面美,又突出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美與意境美,極具藝術(shù)鑒賞價值。在排比的同時,作者遵循了春天的變化過程,即從“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青年”,點明了不同時期春天變化的特點,也表達了朱自清對人生道路積極向上的期許。讀至此處,春天似乎置身于我們身旁,可觸摸、可感受、可知曉,春天猶如我們的伙伴,與我們玩耍與嬉鬧。此外,“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一排比句,通過描繪不同的運動也勾勒出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在彰顯語言結(jié)構(gòu)美的同時,將更為豐富的春日景象躍然紙上,將生命的活力與詩意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讓讀者對春天的生機與氣勢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與平鋪直敘的表達相比較,朱自清連用三個形象化的比喻組成排比來謳歌春天,使文章所描繪出的春景更加豐潤,作品的氣勢也更加恢宏。言簡意賅卻又直抒胸臆,文章表現(xiàn)力極強。
朱自清的《春》,全文充滿詩情畫意,極富美感。一句句優(yōu)美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畫卷,在謳歌美好春色的同時,也激勵了人們通過辛勤勞動朝著美好生活而奮斗。蘇珊·朗格認為:“一首優(yōu)秀的詩,必然有著生命與靈魂?!薄洞骸纷鳛橐黄?jīng)典的借景抒情散文,在抒發(fā)情感的同時,朱自清還借助多種修辭手法,所描繪出的“春”是活潑的,是具有生命力的,同樣也是對生命的禮贊。并憑借其俊美秀麗的文筆,將比喻、擬人與排比的精妙之處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唱響了一首春日贊歌,浸潤了讀者之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xué)生,在品讀時,都應(yīng)細細斟酌、不斷探尋,以獲得更為真摯的情感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中學(xué)附屬初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