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格·斯克列比茨基
一年春天,我到森林里去散步。在那個時候到森林里去,特別有意思:飛禽走獸的孩子都出世了。
比方說,在叢林的茂密樹枝間找到一個鳥窩,觀察操勞的鳥媽媽怎樣喂它的雛鳥,就很有趣。觀察森林里四條腿的小娃娃—小兔子或小狐貍,就更有趣了。不過,要找到它們,可也不容易。
我走到林邊草地上。這兒多美呀!草地上野花遍開,真是五彩繽紛:有紅的,有黃的,有淡藍(lán)色的……活像是無數(shù)五顏六色的蝴蝶落在草地上,在明亮的春天的陽光下取暖。
我喜歡林中的野花—不喜歡采它們,而是喜歡躺在它們當(dāng)中,仔細(xì)欣賞。每一種花都有特殊的模樣,甚至還有獨(dú)特的香味。
我穿過林邊空地,走到老樺樹的樹蔭下,這時,出乎意料地發(fā)現(xiàn)在空地邊上的灌木叢里有個黑乎乎的好像洞穴入口的地方。那上面有一些長滿了青苔的粗圓木頭覆蓋著,有些木頭已經(jīng)爛了,陷了進(jìn)去。
“這不是個舊防空洞嗎!”我走到跟前,往洞里面瞧了瞧。里面潮乎乎的,發(fā)出一股霉味兒。忽然,我覺得好像那里面有什么東西在動彈。我嚇得一哆嗦,心想:那是什么呀?
一只獾的有條紋的臉,從碎木頭之間伸了出來。這只小獸東張西望了半天, 還用鼻子聞著。但是我躲在它的下方,因此這只嗅覺靈敏的獾沒有發(fā)現(xiàn)我。
最后,它確定周圍沒有什么危險,就從圓木間爬了出來,忙忙碌碌地在空地上跑來跑去,好像在尋找什么東西。后來,它又鉆進(jìn)洞里去了。
奇怪!獾是一種夜里出來活動的動物。夜里,它在樹林里走來走去;白天,它在洞里睡覺。它為什么現(xiàn)在從洞里出來了呢?
就好像要回答我的問題似的,這只獾又從舊防空洞里出來了,嘴里還拖著一件東西—嘿,那不是一只小獾嗎!
獾把孩子從圓木下拖了出來,放在洞口,自己匆匆忙忙回到洞里去,又銜出了一只小獾。它像這樣一只一只地往外銜,一共銜出了四只小獾。這四只小獾小極了,胖乎乎,活像四只小狗。
四只小獾笨頭笨腦、東倒西歪地邁著小短腿,在草地上走來走去。母獾機(jī)警地照看著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小家伙走遠(yuǎn)了些,母獾立刻跑過去,小心翼翼地用牙咬住它的毛皮,銜起拖回來 。
四只小獾在陽光下玩了一會兒后,一只跟著一只走到母親身旁,把小黑鼻子戳到母親的肚皮底下。母獾便側(cè)身躺下去了,小獾像小豬崽似的趴在它旁邊,吃起奶來。
我在草叢里觀察它們,很不方便,便稍微抬起一點(diǎn)兒身子,哪知一不當(dāng)心將樹枝壓得噼啪一響,這下子可壞了事兒啦!
母獾跳起身子,我還沒來得及回過神來,它已經(jīng)用嘴和兩只前爪,瞬間就把四個孩子推回到圓木中去了。然后,它自己也鉆進(jìn)去不見了。
于是林間草地上又沒有動靜了。只有一只漂亮的大鳳蝶從容不迫地飛到這朵花上停留一會兒,又飛到那朵花上停留一會兒。
我從樺樹下走了出來,活動活動發(fā)麻的兩腳,又瞧了舊防空洞一眼。但是現(xiàn)在,我已不再覺得它是陰森森、令人不愉快的了。
是的,現(xiàn)在這根本不是什么防空洞,是個獾洞,一個林中小獸的小家庭,安安靜靜地居住在那里面。
(選自《森林里的獵人》,二十一世紀(j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刪改)
品讀
本文寫的是作者到森林里散步的見聞和感受?!拔业缴掷锶ド⒉健薄拔易叩搅诌叢莸厣稀薄拔掖┻^林邊空地”……隨著腳步的移動,作者見到的事物、景致在變化,心情、感受也在變化。作者重點(diǎn)描寫了在舊防空洞旁見到的一只母獾和四只小獾的活動情態(tài)等。獾身上展現(xiàn)的祥和、美好讓作者改變了他對舊防空洞的感覺,他動情的描寫讓讀者深受感染、如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