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中期,意大利人文主義者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撰寫了文藝復興時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論著作《建筑論》。他在書中提及建筑里“黑暗產(chǎn)生的敬畏感會讓人的內心悄無聲息地發(fā)生變化”。藝術家雷納托·尼科洛迪(RenatoNicolodi)的最新個展“明暗”便引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術語“明暗對照法”,以近期創(chuàng)作的白色繪畫及雕塑,回應作品與白色立方體建筑空間的關系。雷納托· 尼科洛迪以其標志性的混凝土打造了一件白色雕塑作品Deambulatorium III ,他運用對比手法營造出大理石、花崗巖般的明暗紋理及在不同光線下呈現(xiàn)出的空間多層視覺關系。該展覽的雕塑超越了時間的界限,就像“明暗對照法”這個詞本身,它被用來描述意大利15世紀繪畫的戲劇性暗色調主義,但也可以與諸如愛爾蘭作家薩繆爾·貝克特筆下描述的光線等現(xiàn)代主義文學產(chǎn)生共鳴。雷納托·尼科洛迪作品中的建筑原型結構參考了古羅馬、希臘或美索不達米亞的建筑,同時,還汲取了電影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喬·柯恩等的電影場景靈感。通過重建雕塑的碎片,光與影的對比在觀者的腦海中變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此次展覽中的繪畫也是他首次在畫布上呈現(xiàn)出從明到暗的過渡。由觀眾完成作品是眾多藝術家的信條。歌德曾在談論埃斯圖姆希臘神廟的柱廊時說:“人們只有在它們周圍移動、繞過時,才能真正地賦予它們生命?!崩准{托·尼科洛迪也在邀請我們于樓梯、走廊,以及在不同體量、重迭和反復的場景中進行一場新的對話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