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很多人發(fā)現(xiàn),氣溫雖然降了,自己的喝水量卻比酷暑天還多,而且即便拼命喝水卻還總是口干,這是為啥?
總是感到口渴的蔣阿姨憂心忡忡地問大夫:“我這段時間拼命喝水,但嘴巴總是很干,小便量也很少,這是怎么回事?”
醫(yī)生告訴她,秋季到來,氣溫雖然明顯降低,但悶熱感依舊還在,大家仍需做好防暑工作。這是因為,白天溫度偏高會讓人體產生過多熱量,導致陽氣旺盛,出汗異常。而體內津液會隨著汗液外泄而持續(xù)耗傷,進而耗氣傷津。時間久了,便會出現(xiàn)口干舌燥、心情煩躁、頭暈胸悶、食欲缺乏等“外干內燥”的癥狀。而源于“外干內燥”的不適,光喝水不管用,需要及時調理心肺。因此,在飲水的同時,還可飲用有益氣滋陰功效的茶飲來養(yǎng)心補肺,如生脈飲。具體做法是:每次取人參6克、麥冬9克、五味子4克,用開水悶泡10~20分鐘,代茶飲,每周喝2~3天。
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除了口渴難忍外,還伴有嘴唇起皮、皮膚干燥、眼睛干澀等不適。很多人誤以為這是秋燥引起的。事實上,普通的“秋燥”通過皮膚保濕和飲食補水可以改善,而有一種特殊的干燥綜合征,就算瘋狂補水也無濟于事。
干燥綜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大部分專家認為其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感染因素、遺傳背景、內分泌因素等。值得一提的是,干燥綜合征有“重女輕男”的特征,中招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為1∶9。秋冬季節(jié),不適癥狀會相對更嚴重。除了一些干燥的外在表現(xiàn),中招者還可能會出現(xiàn)皮疹、關節(jié)腫痛、牙齒變黑甚至小片脫落等癥狀。
應對干燥綜合征,要從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日常飲食方面,可適當多吃有滋陰功效的食物,如銀耳、小麥、梨、葡萄、桑椹、燕窩、蜂乳、蜂蜜、鵝肉、鴨肉、鮮藕等。眼睛干澀并伴有視物昏花者,可以常喝枸杞粥。取枸杞30克、粳米100克,一起熬粥即可。
說到口渴,有一種情況非常普遍——睡前口渴。生活中,不少老人因為怕夜里頻繁起床上廁所影響睡眠,所以即便口渴,也會盡可能不喝水。
實際上,睡前適量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肌梗死、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部分中老年人即便睡前不渴,也應喝點水。比如,患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他們往往夜尿多,容易導致體內缺水,從而誘發(fā)心腦血管病。再比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人群,血液本就較一般人黏稠,更應在睡前適當喝點水。
摘編自《每日商報》《現(xiàn)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