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萍
今年年初,倫敦做了個關(guān)于“快樂”的主題展,它很小,卻吸引了許多人,展品更是融貫古今,甚至還有中國明代的《三才圖會》,說明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
想想你最近一次由衷地感到開心,是因為什么?
我們用這個問題,問了很多人,得到這些回答:“被人
夸變苗條了”“喝到了一口好茶”“被老師表揚有進步”“自家種的花開了”“雨后的味道”“團到了想要的東西”“被喜歡的人表白”“逗狗擼貓”“收到了禮物”“刷搞笑視頻”“孩子考了個好成績”“做了個好夢”“抱著曬過的被子”“第一次烤蛋糕成功”……
當(dāng)然,每個人都希望能“永遠快樂”,心理學(xué)家卻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快樂其實就是非常短暫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假如人一直處于不變的快樂中,大腦就再也感覺不到任何快樂——偶爾吃一次奶油蛋糕很開心,你試試天天吃頓頓吃?二是自然進化不允許,人類只有感到不快樂,才會動腦筋改善,以便更好地生存下來,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我曾遇到過一位愛爾蘭老阿姨,她在五十多歲時被診斷出癌癥,當(dāng)時主治大夫是業(yè)內(nèi)著名老教授,大夫握著她的手說:“很抱歉,但作為醫(yī)生我必須告知你,可能只有半年時間了……”老阿姨聽了當(dāng)然遺憾,可堅強如她想的是:為什么人們聽到得癌就要痛哭流涕?她不哭不怨不傷心,買回?zé)熁▉響c祝,從那以后每天都是節(jié)日,不但穿得美美的,還開開心心積極配合治療,她想其他都交給老天去操心吧。
我認識她時,她已經(jīng)七十來歲了,每周給自己買花,家里總收拾得漂漂亮亮,定期去幫行動不便的獨居鄰居,還義務(wù)為大學(xué)新藥研發(fā)做試藥者。“當(dāng)時老教授講我只能活半年,所以現(xiàn)在的每一天都像中了獎,”她說,“如今連他也走了……你問我活著有啥秘訣?那就是積極的心態(tài)。”
要用全新視角看待任何一種人生際遇,而不是簡單將其分成好的和壞的。人和機器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人有七情六欲,這既是我們最厲害的地方,也是我們的軟肋。但人有管理情緒的能力,不要被本能牽著鼻子走,能自我掌控的快樂,才是最高級的快樂。
我還關(guān)注著一位視頻博主,他老母親中風(fēng)臥床,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他卻又唱又跳加搞笑,改變了這句流傳了千年讓人心寒的話,把年邁體弱拖累人的苦,生生變成了樂不可支的二人轉(zhuǎn),老媽媽不但沒有病恥感,還在他伺候下恢復(fù)了部分語言能力。
當(dāng)你心情不好時,不妨試試這樣做,讓大腦迅速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催產(chǎn)素和內(nèi)啡肽等“快樂物質(zhì)”:深呼吸;聞聞喜歡的,讓你開心的香味,吃點喜歡的東西;在紙上列出你比別人幸運的地方;放松做按摩、打坐冥想、舒展身體做運動、跳舞唱歌;整理老照片,想想快樂時光;降低心理期望值,減少不切實際的欲望;允許自己做不好,不要掩飾不開心,請教專業(yè)人士,或和聊得來的親友多聊聊,換個角度會豁然開朗;把花在抱怨上的時間,用來做些真正的改變,有能力就讓大環(huán)境變得更好,沒能力就讓自己的小環(huán)境變得更美,新鮮的、不一樣的外界刺激,會讓大腦興奮;保持幽默感。
請記?。阂晃蹲非髠€人快樂的人,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只會變得患得患失。從整天關(guān)注自己,轉(zhuǎn)為關(guān)注和幫助那些比自己更難的人,會收獲意外快樂。
(小重天摘自《新民晚報》202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