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終身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四屆國醫(yī)大師,首屆全國名中醫(yī)、首屆中醫(y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yī)。北京東城中醫(yī)醫(yī)院肝膽脾胃科特聘專家。曾在著名中醫(yī)專家劉渡舟教授指導下完成碩士、博士學業(yè),為我國首批中醫(yī)基礎專業(yè)博士學位獲得者之一。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2項,主持國家“863”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重點項目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5項、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3項、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6項。
擅長診治肝膽病、胃腸病、風濕免疫性及過敏性疾病,中晚期惡性腫瘤。尤其對萎縮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淤膽型肝炎、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過敏性哮喘、免疫功能低下的中醫(yī)診治有獨到之處。
出診時間:周四下午
近年來糖尿病、高血壓病早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高血壓病的患者已高達12.8億,糖尿病患者也達到了5.27億。折算比例,全球1/10以上的成年人受到糖尿病或高血壓病的影響,其威力不可小覷。
王慶國王老是享譽京城的名醫(yī),他師從傷寒大家劉渡舟,也是如今“燕京劉氏傷寒學派”的掌門人。王老認為《黃帝內經(jīng)》雖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所有理論基礎,但書中臨床內容涉獵并不是很多,而由醫(yī)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卻包括中醫(yī)從診斷、辨證、確定治則、遣方用藥,包括針藥并用等一系列內容,正是這本書后,中醫(yī)的臨床醫(yī)學蓬勃發(fā)展起來。
“燕京劉氏傷寒學派”以擅用經(jīng)方治療內、婦、兒科疾病為特點,用藥精妙、效如桴鼓,王老學得其精髓,在承其精華、揚其所長的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使得古方能治新病。今夏,王老剛被評為第四屆國醫(yī)大師,更足見學界對其學術思想、醫(yī)術的認可。
那么,王老是如何從歷經(jīng) 2000 多年的中醫(yī)經(jīng)方中抽絲剝繭,為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找到降糖、控壓秘藥的呢?
所謂秘藥,是指常見藥物的不常見用法,它是王慶國王老50多年行醫(yī)經(jīng)驗的總結。王老辛苦尋覓出了2味降糖秘藥,都是藥食兩用之品,既可以臨床治療使用,也可以用于日常保健。但在揭秘降糖秘藥前,王老希望大家先行辨識糖尿病的三病位。
糖尿病又稱消渴,中醫(yī)認為其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根據(jù)病位、病機及癥狀之不同,又有上消、中消、下消三消證之分。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多有三多一少的癥狀: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如果“多飲多食多尿”中有某一癥狀較為突出,就提示某臟腑問題相對嚴重,治療時需引起重視。
多飲提示肺燥,為上消。肺為水之上源,主要功能是布散津液,所以當肺燥陰傷時,其功能減弱,出現(xiàn)嚴重的口渴。
多食提示胃熱,為中消。胃是腐熟水谷的臟腑,胃經(jīng)為多氣多血之經(jīng)。胃熱盛時胃燥,消谷善饑,吃得較多。有時還伴有大便秘結。
多尿提示腎虛,為下消。這個時候患者往往患糖尿病的時間比較長,出現(xiàn)了腎虛。腎為先天之本,有開闔、固護的作用,腎虛時水谷精微物質直接下趨外泄,出現(xiàn)多尿、尿甜或者尿渾濁、泡沫增多。
早期糖尿病患者多以肺燥、胃熱為主,主要表現(xiàn)為:口干口渴、多飲多尿、身體消瘦、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等癥狀。此時可以用第1味降糖秘藥——牛蒡子,來清熱降糖。
但需要注意牛蒡家族有三兄弟,功效妙用各不同,在使用的時候需注意區(qū)分。在牛蒡家族的三兄弟中,鮮牛蒡可以入菜,切掉皮之后涼拌或炒著吃;炮制后的牛蒡還可以泡茶喝,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牛蒡子是牛蒡的種子,可用于臨床降糖。
牛蒡子性味苦、辛寒,主歸肺胃經(jīng),有清胃熱、減少食積、潤腸通便、護腎的功效;其辛味可以疏利透達,清肝火,防止肝氣郁結;其苦味能調控血糖??偨Y來說,牛蒡子除了降糖,還有清熱、護腎、通便的作用。
生活中,許多糖尿病患者還會伴隨有便秘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王老帶來了一個降糖通便方,叫作二子芍藥茶,幫助“糖友”們降糖通便。
【藥材】牛蒡子10克、生萊菔子10克、白芍30克。
【功效與主治】養(yǎng)血潤燥,降糖通便。主治肺胃虛熱、陰傷便秘之消渴病。
【方義】牛蒡子清熱降糖,萊菔子行氣,白芍補血養(yǎng)血。組合在一起,具有養(yǎng)血潤燥、輔助降糖防便秘之效。
【用法】上述3種藥物加水煎煮即可,其中牛蒡子搗碎使用藥效更好。
【宜忌】脾氣虛者、便溏者不宜服用。
從中醫(yī)角度講,腎主水,為先天之本,有養(yǎng)護五臟的功能。而糖尿病久病之后會傷腎,出現(xiàn)腎虛,五臟失養(yǎng),逐漸出現(xiàn)并發(fā)癥。腎虛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會出現(xiàn)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頻多、小便頻數(shù)等癥狀。此時可以用第2味降糖秘藥——山萸肉,來補腎降糖。
山萸肉性味平和,陰陽同調,既能補肝腎之陰,還可助陽固陽,同時它還有收斂固澀之用,只補不瀉,不易上火。
針對腎虛型糖尿病患者,王老帶來了降糖方——七星勝甘湯,并給出了相應的日常調理方法——補腎降糖羹。
【藥材】 山萸肉30克、生地黃20克、烏梅5克、五味子5克、葛根20克、黃芪20克、山藥20克。
【功效與主治】滋陰收斂,健脾益氣,補腎降糖。主治腎虛型糖尿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患者神疲乏力、汗出氣短、五心煩熱、健忘心悸等氣陰兩虛癥狀較為突出,且多伴有虛煩不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輕微腎虛癥狀。
【方義】山萸肉、生地黃補腎降糖,滋腎陰,滋肺胃之陰;烏梅、五味子斂心腎之精血,收斂固澀精氣;葛根生津降糖;黃芪補脾補氣,山藥補脾降糖。
【宜忌】適宜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患者并伴有輕微腎虛癥狀之人。
【注意】此方劑為專業(yè)方劑,請咨詢專業(yè)中醫(yī)醫(yī)師后加減運用,不宜自行服用。
【藥材】山萸肉20克、黃芪20克、生地黃20克、鮮山藥50克。
【做法】
1.將生地黃、黃芪、山萸肉清洗干凈,加水煎煮20分鐘,隨后將生地黃和黃芪過濾,保留山萸肉和藥汁在一旁備用。
2.再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小塊,上鍋隔水蒸熟。
3.最后將蒸好的山藥塊和藥汁混合在一起,放入攪拌機中打碎成糊即可食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降糖,滋陰健脾。主治腎虛型糖尿病或單純腎虛。
【方義】山萸肉、生地黃補腎降糖,滋腎、肺、胃三臟之陰;黃芪補脾補氣,山藥補脾降糖。
【宜忌】糖尿病患者伴有腎虛或者單純腎虛人群都可以食用。體內有濕熱的人群不適合食用。
立秋后天氣轉涼,一些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也變得忽高忽低,有時吃降壓藥亦無法得到改善。但血壓波動幅度越大,波動越頻繁,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概率也就越大。王老告訴我們,自己青年時期跟隨劉渡舟先生抄方15年,曾經(jīng)親眼見證劉老在臨床上調治已經(jīng)出現(xiàn)中風前兆的高血壓病患,效果十分顯著,而劉老使用的正是其創(chuàng)立的三草降壓湯。
中醫(yī)泰斗劉渡舟老先生推重經(jīng)方,不薄時方,倡言“古今接軌”,主張方證相對,有是證用是方,在治療許多疑難重癥時能出奇制勝、化險為夷。三草降壓湯便為其所創(chuàng),其中使用了3種草藥,它們自身本平平無奇,但遇到中醫(yī)泰斗后便變身為濟世救人的“降壓良方”,成為名老中醫(yī)手中“一專多能”的救世秘藥。
【藥材】益母草30克、夏枯草15克、龍膽草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
【功效與主治】清肝瀉火、滋陰柔肝、活血利水,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等病。
【方義】方中夏枯草苦泄辛開,其性寒涼,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龍膽草苦寒沉降,清瀉肝經(jīng)之火,兼以清熱燥濕;益母草能活血通經(jīng)、利水降壓、祛瘀以助血行,利水以助降壓。再重用芍藥和營斂陰、緩急解痙;使以甘草和中護胃,調和諸藥。全方藥僅數(shù)味,但方簡力宏,既能活血利水,又能清肝降火,針對高血壓氣血失調的病機本質,虛實并重,氣血兼調,從而達到降血壓之目的。
【用法】水煎服,日1劑,每日2—3次。
【注意】此方劑為專業(yè)方劑,請咨詢專業(yè)中醫(yī)醫(yī)師后加減運用,不宜自行服用。
夏枯草在我們熟悉的涼茶里極為常見,經(jīng)過王老的巧妙配伍,它不僅可以穩(wěn)定血壓,還能發(fā)揮出緩解失眠、消散結節(jié)、調理肝火旺盛等多重功效。
【藥材】夏枯草3克、菊花3克、決明子5克、青葙子5克。
【功效】清肝明目,清熱。
【方義】方中夏枯草清肝瀉火,菊花疏肝明目,決明子、青葙子清肝明目,搭配運用起到清肝明目之效。
【使用方法】泡成涼茶飲用即可。
【藥材】夏枯草3克、連翹3克、玄參3克、煅牡蠣3克、浙貝母3克、三棱3克。
【功效】清熱、鎮(zhèn)靜安神、消腫散結。
【方義】方中夏枯草清瀉肝火、消散郁結,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玄參清熱涼血、滋陰解毒,煅牡蠣滋陰潛陽、軟堅散結,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消癰,三棱破血祛瘀、行氣止痛。
【用法】鍋中水煮沸后放入上述藥材,煮水喝即可。
【藥材】 夏枯草10克、半夏9克、合歡花10克、遠志10克
【功效】安神寧心、清熱化痰。
【方義】方中夏枯草清熱瀉火,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合歡花解郁安神、鎮(zhèn)靜止痛,遠志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搭配使用,發(fā)揮出安神寧心的功效。
【用法】煮水后在每晚睡覺前一小時飲用即可。
【藥材】夏枯草5克、益母草5克、生萊菔子6克、羅布麻5克。
【功效】輔助控制血壓,益氣除脹。
【方義】夏枯草清瀉肝經(jīng)之火,益母草活血通經(jīng)、利水降壓,生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羅布麻清熱平肝、強心利尿。
【用法】生萊菔子可以先敲碎一些,然后和其他三味藥材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專家提醒】上述方藥均為專家經(jīng)驗方,須經(jīng)專業(yè)醫(yī)師指導方可拿藥,切勿擅自取藥。
夏枯草適合收縮壓150毫米汞柱、舒張壓95毫米汞柱以下人群使用,氣虛陽虛型高血壓患者不適合使用。
三草降壓湯中另一味重要的藥草,就是民間熟知的女性補益圣草——益母草。女性朋友們大都知道它能調經(jīng)理血,但是王老告訴大家,其實它的功用還有很多,而且男性如果對癥使用是大有裨益。
益母草善于治療臨產(chǎn)產(chǎn)褥諸癥、血瘀月經(jīng)不調、血瘀水腫淋痛、癰腫疔毒癮疹、瘀熱血壓升高等。所以益母草除了是婦科圣品,還能化瘀,對于肝火大、瘀熱重的人群來說,降壓效果非常好,日常在家調理可以用上文王老推薦的調壓方。
中藥龍膽草也叫龍膽花,來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龍膽草,它在每年夏天時會開出美麗的紫色花朵,是中國西南部高原地區(qū)最常見的高原花卉,它全草可以入藥,能清熱燥濕,也能瀉肝膽火。
中藥龍膽草性質寒涼,味苦,能歸肝經(jīng)和膽經(jīng),能清熱去濕,也能保肝利膽,同時還能降壓利尿。但龍膽草也有使用禁忌:脾胃虛弱、腹瀉、無濕熱實火的患者忌服,同時空腹要忌服。
(編輯? ? 車? ?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