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淵
清朝中期,在揚州地區(qū)活躍著一支妙筆生花、頗具人氣的偶像天團(tuán)。Who are they?“YZ-BOYS!”——史稱“揚州八怪”!
這支偶像天團(tuán)究竟有幾個小伙伴?江湖上傳說紛紜。有的說是八個人,有的說是九個人,還有人更夸張,說是由15個“馬良”組成的龐大天團(tuán)。然而,無論哪種說法,都少不了一個人物——鄭板橋。作為該天團(tuán)學(xué)歷最高的成員,鄭板橋可謂詩書畫三絕。他喜歡畫蘭、石、松、菊,更喜歡畫竹。在他作為天團(tuán)核心成員、努力“畫畫”的日子里,稱得上是日間畫竹,夜間思竹,胸有成竹。因此,他筆下的竹畫精品極多,而這張他晚年的作品《一半青山一半竹》,更為出色——
青山巖石之前有幾叢修長的竹子,生長得錯落有致,竹竿細(xì)密,竹葉多姿,配上石間鄭板橋親筆題寫的“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綠陰一半玉;請君茶熟睡醒時,對此渾如在巖谷”,可謂恰若天成,極有意境。
鄭板橋是當(dāng)之無愧的畫竹大家,但他是畫竹的第一個人嗎?(我看見竹子揮舞著纖細(xì)的手臂,說著“NO,NO,NO”,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看來這句話已經(jīng)在竹子界蔚然成風(fēng))在很久很久以前,文人雅士們便喜歡為竹寫詩,為竹作畫,為竹做不可能的事啦。
然而,如果撤銷古代文人給竹子的特別“濾鏡”,它將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竹子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種特別的草,和稻子、小麥等有親屬關(guān)系。
這一點,竹子的花充分可以證明。雖然竹子一生只開一次花,大多數(shù)時候,開花結(jié)籽之后就是竹子的死期,但竹子只要一開花,就充分暴露出它的親屬關(guān)系——竹子的花,小小的,多是白色、黃色,“組合”成一個小穗,酷似稻子、小麥的花,這是竹子屬于禾本科的重要證據(jù)。在禾本科大家族中,竹子也有個自己的小家:竹亞科,共有成員1200多種,大多生活在亞洲熱帶,比如我國、日本、印度,歐美國家較少,這也是為什么“竹文化”在亞洲源遠(yuǎn)流長的原因。
竹子家族擁有著不同的“竹子e家”。有一些竹子,比如紫竹、羅漢竹、斑竹等,總是成片出現(xiàn)。雖然從地面上看,它們個個獨立生長,但實際上它們藏在地下的,是一張交錯纏繞的“竹鞭網(wǎng)”。這是因為它們是從地下莖(竹鞭)的節(jié)上長出來的。地下莖的節(jié)上那細(xì)長的根,叫須根,是竹子真正的根。地下莖的節(jié)會長出芽,一些向上長,破土而出就成了筍;一些在土里橫穿,成為新的地下莖(這種竹子也被稱為“散生竹”)。還有一些竹子,比如慈竹,地下莖喜歡“抱團(tuán)”,新的竹子總是由老根的側(cè)芽長出,因而長出來的竹子也是一叢一叢的(它們被通稱為“叢生竹”)。
竹子和一些動物的關(guān)系也極其密切,最杰出的代表毫無疑問是大熊貓,小熊貓、竹鼠、竹象等也是竹子的狂熱愛好者。(這個知識我相信大家深為了解,此處就省略N字的介紹啦)
啃松果時間——
竹子是植物界當(dāng)之無愧的“長個將軍”。像毛竹,兩個月就可以長到五六層樓高。但它們只長個不長胖,“腰圍”早在竹子出土?xí)r已經(jīng)確定:一般而言,出土?xí)r的竹筍有多粗,將來的竹子就有多粗。
傳說,觀音菩薩居住的地方有很多紫竹。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竹子,它們生出來的第一年,竹竿是全綠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竹竿慢慢變紫,而且越老越紫,最后幾乎變成黑色,所以它們又被稱為“黑竹”。
北京冬奧會上有一款紀(jì)念版冰墩墩,它圓滾滾的身體周圍是由松、竹、梅組成的金色花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