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婧萱
作為中國大陸先鋒派的優(yōu)秀代表作家之一,余華在早年的小說以近乎冷漠的筆觸述寫著跌宕曲折的故事,沖擊著世人的心靈,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余華的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轉型,直逼現(xiàn)實生活,從小人物的平凡日常著眼,語調更加日?;?,向世人呈現(xiàn)的更多是一種平淡而又堅韌的姿態(tài),比如《活著》這本小說就是從平凡的小人物形象中滲透著堅韌不拔、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詮釋著生命的更深層含義。
一、《活著》中的人物形象特點
世事難料是小說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徐家從盛到敗是世事難料,但在這世事難料中,小說又有兩個情節(jié)規(guī)律,只有厄運,沒有惡行;只有美德,沒有英雄?!痘钪分幸约毮伒拿枋隹坍嬝S富的人物形象,他們大都是連環(huán)禍福,苦難如影隨形,福貴的這幾十年風雨,雖災禍無數(shù),但人性的光輝無處不在,快速勾起讀者的憫人情懷以及對美德的極度期盼。
(一)福貴的形象特點:平凡、堅韌
《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是個闊少爺,早年玩世不恭,紈绔任性,但從徐家落敗,他開始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家人的溫情,有了羞恥心和責任感。熱愛人生的人是敢于將生活中的苦酒一飲而盡的人,福貴從豐衣足食到吃不飽、穿不暖,和他人搶米、搶餅,以天為蓋、以地為爐,從富裕的生活走向社會最底層,痛苦像空氣一樣包裹著他,他必須呼吸著、生存著,當這些苦難集中在福貴一個人身上時,我們看到的是平凡中的堅韌?;钪侨绱似D難,但福貴還是活了下來,支撐著他的是家里的母親、妻子、兒女,是對一家人早日團聚的殷切希冀。但生命的悲苦、生命的無常、生命的脆弱在福貴身上輪番演繹著,他最后回了家,可母親沒了,女兒也啞了。
福貴是平凡的,面對死亡,面對親人的相繼離開,他無能為力,只能默默忍受,在后來的幾十年里和一頭老牛相伴而活;但他也不平凡,他有異于常人的忍耐堅韌之心,看似悲哀、悲慘的一生從主人公福貴嘴里講出來,少了些許悲慟,更多的是溫情流露,他是大時代里的小人物,卻處理好了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系,將懲罰式的人生,活出了不一樣的色彩。徐家落魄了,福貴沒有老淚縱橫,沒有被困苦的生活損壞記憶,依舊可以精彩地講述著自己,滿含溫情地介紹他已逝去的家人。
福貴這個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無可尋覓,但福貴的精神,卻是永恒的存在,在苦難面前,“福貴們”永不放棄、不反抗,掙扎著,也幸福著,這樣樂觀豁達、充滿韌性的形象讓讀者欽佩。從表面看,徐家落敗是福貴性格因素使然,只是一個個人的故事,但其實是作者利用苦難意象形成小說的一大亮點,還原了生命的真實性,也更好地達到了升華主題和剖析人生的目的,福貴的形象特點展示了底層百姓最低限度的人生追求,以及他們面對死亡和生存時的選擇,通過死亡表現(xiàn)了人的生存苦難和困境,直指人的內心疼痛,發(fā)人深省。
(二)家珍的形象特點:勤懇、堅貞
余華在塑造家珍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把她和家庭捆綁在了一起。家珍是福貴的妻子,是聰慧懂事的米行千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庭的完滿,她任勞任怨、顧家、將子女放置心間,是傳統(tǒng)道德的當代樣板,累到得軟骨病也堅持為家奉獻,最令讀者動容的是在關鍵時刻她對選擇的堅持、對命運的呼喊,她用單薄的肩膀和堅定的信念支撐著她的家庭。
家珍看似平淡的人生卻充滿戲劇性的不幸,在與生活的抗爭中展現(xiàn)的是一個女人的堅貞、善良、包容以及隱忍。家珍的父親見不得女兒受苦,來接女兒回家。其實憑借父親的家業(yè),家珍是可以幸福地過下半生的,但家珍沒有忘記福貴,她還是在生下兒子后回到了福貴身邊,她脫掉了漂亮的旗袍,換上了粗布衣服,全然沒有城里大小姐的架子,踏踏實實去做福貴的妻子,鳳霞、有慶的母親,帶給福貴溫暖,讓徐家又像是一個完整的家,讓生活又有了盼頭,她為徐家的貢獻,她所作出的犧牲以及付出的代價,說到底是對福貴的愛,對這個家的愛,也是對自我的認可和價值的肯定,對命運無聲的抗爭。
家珍后來太過勞累而病死,她的一生外人看來是苦的,可家珍覺得幸福,她還想著下輩子依然和福貴在一起,是她一直懷揣希望,給福貴慘淡的人生中增添了光亮和溫暖。
(三)福貴母親的形象特點:善良、溫暖
母親是另一個給福貴溫暖的人,福貴母親在世時常說“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要說家珍是春風給福貴帶來絲絲暖意,那母親對福貴來說就是艷陽,炙熱的愛是那種無論對錯都毫無保留的偏愛。當福貴學著下地干活兒時,腿腳不便的她也跟著下地干活兒,只為兒子少受點兒苦、少受點兒累,即便后來兒子不知所終,做母親的依然選擇相信兒子。從母親身上,福貴得到了最大的寬容、理解和信任。
二、《活著》中人物形象的文化內涵
《活著》這本書廣受歡迎,最大的原因就是所述寫的對象“很苦很善良”?!昂芸唷?,是記憶積累,又是宣泄需求;“很善良”,是道德信念,又是安全策略。在中國當代文學中,“苦難”是取之不盡的故事源泉,“善良”是作家、讀者和體制“用之不竭”的道德共享空間。模擬農(nóng)民的角度看歷史,雖然無數(shù)災禍、很多危難,但是家人沒有背叛,道德沒有崩潰。凡是人民自覺而且長久喜歡的作品,總有其正能量的內涵。
(一)福貴—隱忍者
《活著》中的福貴的一生雖然悲苦,但始終站在生命的頂端,追逐著希望,無論面對幸福還是苦難,他都沒有說過“放棄”兩個字,用自己的堅韌和樂觀承載了一切苦難,為讀者留下了關于生命的價值的啟示,生命是脆弱的,想要好好活著需要隱忍,無論外部環(huán)境如何動蕩不安,不放棄生活就是不放棄希望。
韓文版的自序中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备YF的一生經(jīng)歷了從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孤寡老人,作品對死亡的描寫那么真切細致,敘述的重點卻是活著,親人的相繼死去,獨留福貴一人在這漫長的人生長河中浮沉,他所忍受的是那些逝去的人無法承受的悲痛。徐福貴名叫福貴,可他的一生逐漸與富、貴背道而馳,變得又苦又悲,但他活得很通透,當唯一陪伴他的親人沒了,他就明白往后的日子只能一個人過,這時他沒有自暴自棄,心里悶了,就和耕地的牛說話,把對親人的思念都寄托在了這頭牛身上,當初可憐這頭牛,將這頭牛帶回了家,最后也是這頭牛陪伴了他的后半生。福貴所有的隱忍是因為他認為感受過愛就足夠了,那些點滴的幸福時刻一直鮮活地存在于他的記憶中,陪伴他到老。文中最后寫到“老人和牛漸漸遠去,炊煙在農(nóng)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隱了”,一幅安靜祥和、靜謐美好的農(nóng)村景象映入眼簾,仿佛曾經(jīng)的苦難都不曾存在過。徐福貴的藝術形象不僅是對生命的超然和堅持,他的隱忍還讓讀者悟到困頓中所維持的尊嚴,給所有活著的人以心靈慰藉。
(二)家珍—救贖者
在福貴的世界里,母親和妻子是兩個重要的角色,她們把福貴從深淵中拉上來,告訴他,只要一家人都在一起就是幸福。也正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存在,敗光家產(chǎn)的福貴沒有“破罐子破摔”,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他開始清醒,開始承擔著自己應有的責任。
妻子家珍是陪伴福貴最久的女人,是讓福貴即便在暮年也能笑著回顧自己的一生的女人。家珍為他洗衣燒飯,獨自為徐母送終,拉扯兩個孩子,忍受辛苦和委屈,沒有一句怨言。在家珍心里,她的一輩子過得很好,因為她曾對福貴說:“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么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奔艺涞拇嬖?,讓福貴覺得生活還有希望,讓他承擔起一個男人的責任,看到自己的女人病得連路都走不動還要下地為他們尋野菜時,福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聽到家珍說下輩子還要和他在一起時,他掉下眼淚,他知道,這一生太過虧欠家珍。家珍至死都在想福貴以后的日子,她全心全意愛著福貴,愛著這個家,讓這個男人轉變性情,開始去做一個體貼的丈夫、樸實的農(nóng)民,讓他相信他有世上最好的妻子。妻子家珍去世后,福貴依然能夠好好活著,就是因為這些愛足以支撐他好好活下去。
三、《活著》中人物形象傳達出的生命意識
(一)福貴—好好活著,做一個堅韌的人
當苦難成為習慣,有的人或許放棄生命,有的人在默默忍受,福貴就是第二種人,那種苦難不單是物質上的窮苦,也是精神上的痛苦,福貴親手埋葬了他身邊所有的親人,忍受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苦,承受著這一波又一波的苦痛,漫漫人生中孤獨一人,比起當年輸光財產(chǎn),親人的相繼死亡才是福貴最大的苦,可這些苦難沒有成為福貴活下去的阻礙,福貴用忍耐和愛將這些苦難化解,人生坎坷、艱難困苦都即將成為過去,他要做的就是好好活著,即便生活萬般刁難,也要認識到活著的重要性。這傳遞的就是一種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的態(tài)度。
人的一生,幸福和苦難就像兩個雙生兒,千萬不要過于放大任何一方。福貴的一生都是悲苦,他的堅毅不是因為他冷靜,而是因為他看到的是曾擁有的那份幸福。在小說中,福貴在大苦之中還是存在幸福瞬間的,如一家人湊在一起喝米粥時,他看到有慶比其他孩子跑得快時,看到鳳霞嫁給二喜時……在苦難的大環(huán)境里,這些簡單的幸福讓人感到溫馨,讓福貴在連環(huán)不幸中得到短暫的喘息。福貴對老牛喊著每個家里人的名字,他把那些逝去的親人牢牢記在心里,喊出來仿佛他們從未離去,福貴明白活著很好,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活著由不得自己選擇,但怎么活是可以選擇的。
(二)家珍—奉獻與愛,做一個善良、溫暖的人
小說雖然用大量筆墨描寫苦難,但它讓我們相信了人間是有愛的,夫妻愛、子女愛、戰(zhàn)友愛……絕望是不存在的。小說中的家珍是個善良、勤懇的女人,以夫為天,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努力為福貴營造一個幸福的家,是她讓福貴苦難的人生多了一份溫存和希望。無論福貴是福是貴,是窮是惡,她都不離不棄,連死都是干干凈凈,沒有一點兒是非。家珍符合那個時代的女性的特點:傳統(tǒng)、樸實、能干,把丈夫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她的一生寫滿了奉獻和愛。她也是善良的,兒子有慶的死是福貴的痛,更是她這個做母親的痛,作為母親,她不原諒春生,可后來為了激勵春生好好活下去,家珍放下了恨意,寬恕了春生,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小事。質樸、善良是對家珍的真實寫照,更是對中國最底層老百姓的真實寫照,面對生活中的無奈,她們沒有失去人的本性,依舊散發(fā)著善良的光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愛別人。
四、由《活著》帶來的現(xiàn)實意義
當困窘之際,看看福貴的一生,他的凄苦與悲傷遠遠大于我們想象的那個程度,善良的妻子和母親理解他、包容他,他的女兒、女婿孝順他,他的兒子、孫子聰明又活潑,可最后都一一離去,在命運面前,任何憤怒和反抗都顯得異常蒼白,任何絕望和郁悶都變得無比怯懦。所以,當各種苦難來襲,他選擇從容地對待,承受著命運給予的一切,他不曾因為一無所有而放棄生命,好的他銘記心中,壞的他逐漸釋然,當他老了,和老牛相依為命,慢慢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回憶著自己的一生,那種豁然的心態(tài)使得他的暮年風清月明。
生命是脆弱的,但生活是精彩的,福貴是孤獨的,但他不是寂寞的,因為他心中有愛,他記得妻子告訴他要好好活下去,是親人的溫情撫平了他的傷痛,是他的堅韌讓他好好活了下去。福貴的豁達、樂觀以及堅韌都值得讀者思考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無論是頑強地活著,還是光榮地奉獻,總之,不能放棄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時區(qū),有人一出生便在羅馬,而有人走了一輩子也沒能到羅馬,但是這并不阻礙好好過完一生,每一個認真努力的靈魂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要相信在屬于自己的時區(qū)里,一切都是準時的,生命是偉大的,生活也終將化解苦難,活著就是幸福的。人生旅途中不會處處是鮮花和掌聲,坎坷和荊棘都是常有的現(xiàn)象,當遇到這些困境,要像福貴這樣,即便被命運扼住咽喉也絕不低頭。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無論是福貴還是家珍,每個人都在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活著。當今社會科技快速發(fā)展,人們精神壓力倍增,“人到底為什么活著?人到底該怎樣活著?”這樣的問題一直被人們叩問、追尋,但自始至終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面對怎樣的壓力,我們都要相信世間有愛,要相信活著就有希望,理智地對待每一件事,珍愛生命,用心去體味生活的美好,心態(tài)變了,看待問題自然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