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 翔
(上海質量監(jiān)督站,上海 200120)
聚芳酰胺纖維統(tǒng)稱為芳綸纖維。芳綸纖維分子結構中的酰胺基團和苯環(huán)形成了共軛效應,分子結構中的內旋位能比較高,芳綸纖維的分子鏈呈現(xiàn)為平面的剛性伸直鏈,導致芳綸纖維的定向度和結晶度較高,因此,芳綸纖維有著極高的拉伸強度和拉伸模量,同時具備密度小的優(yōu)點,吸能性和減震能力良好。有學者提出使用改性紡織結構提高芳綸纖維的力學性能,尤其是可以大幅度提升芳綸纖維的界面性能。
芳綸纖維簡單來說是由芳香族基構成的一種聚酰胺纖維,該分子結構中的芳香族基都和酰胺基相連,這種分子結構使芳綸纖維具有密度小和伸縮模量高的性質。此外,芳綸纖維由于本身的化學性質不是很活潑,具有阻燃性強的特點,還具有耐高溫、抗腐蝕等性能。這些優(yōu)勢使芳綸纖維在全球眾多行業(yè)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起初,芳綸纖維作為環(huán)氧樹脂的增強材料,可制成強度比較高的復合材料應用于航空設備、軍事用品以及船舶中。
芳綸纖維有很多優(yōu)點,包括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以及化學性能。由于該類材料表面的分子鏈取向度特別高、有極高的結晶度,具有伸縮模量高、拉伸模量高以及密度小的優(yōu)點,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芳綸纖維分子結構中的苯環(huán)產(chǎn)生的大位阻作用使酰胺基團中的氫元素很難和其他原子反應,而且芳綸纖維的表面比較光滑,和基體沒有物理層面的嚙合點,導致芳綸纖維在液體中的浸潤性比較差,和其他基體形成復合材料時的界面黏合度也比較低,降低了芳綸材料構成的復合材料的性能。因此,對芳綸纖維的改性研究十分重要。當前,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層面和化學層面兩大類,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芳綸纖維表面分子結構的取向度,增加表面的活性基團,進而提高芳綸纖維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增強芳綸纖維材料構成的復合材料的界面性能,達到提升復合材料整體性能的目的。物理方法包括對芳綸纖維材料的表面進行涂層、等離子改性、使用高能射線對芳綸纖維進行輻射、超聲浸漬等。
多巴胺可以通過反應讓基體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具有較強的黏附能力,并且在沉積的過程中有多種羥基和亞胺官能團,這些分子可以作為改性材料進一步功能化的渠道。目前,有很多科學家對多巴胺改性方法展開了研究。
有材料領域研究人員在化學改性方法中使用了多巴胺這種物質,分別在酸性、中性以及堿性溶液中,以硫酸銨作為氧化劑,促使多巴胺發(fā)生聚合反應,并且在反應的過程中嘗試對基底進行改性,比如玻璃、纖維素等無機物質。實驗結果證明,多巴胺可以在不同的物質上進行氧化自聚合,并且可以成功地形成多巴胺涂層,提高復合材料的黏附能力。他還通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技術(XPS)、接觸角和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實驗證明,用多巴胺改性的基底物質的表面活性官能團數(shù)量明顯增多,親水能力也得到明顯改善,這些特性會使改性材料的表面變得更加粗糙[1]。
使用硅烷偶聯(lián)劑對芳綸纖維的表面進行處理后,從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照片(圖1~2)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芳綸纖維呈圓柱狀,雖然黏附能力的提升幅度不大,但是局部依然有少量膜狀物質。從這一層面看,硅烷偶聯(lián)劑確實可以改變芳綸纖維的界面性能,提高芳綸纖維的黏附能力。經(jīng)過測試可知,使用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的芳綸纖維的界面剪切強度(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IFSS)由26.3 MPa轉變?yōu)?7.5 MPa,由此可見,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確實可以改變芳綸纖維的剪切強度[2-3]。
圖1 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前
圖2 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后
使用乙酸酐改性方法對芳綸纖維的表面進行處理前,芳綸纖維表面呈光滑的圓柱狀,從SEM照片(圖3)中可以看到,使用乙酸酐改性方法處理后,芳綸纖維的表面已經(jīng)被腐蝕得比較嚴重,大部分表層物質開始脫落,這種改性方法可以使芳綸纖維的表面積增大,出現(xiàn)物理層面的嚙合點,有利于芳綸纖維和其他基底材料結合。由此可以判斷,乙酸酐改性方法使芳綸纖維的表面產(chǎn)生了大幅度的形變,可以想象乙酸酐在芳綸纖維的表面發(fā)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這種化學反應雖然對纖維的表面處理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對芳綸纖維的本體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破壞,所以乙酸酐改性方法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芳綸纖維的強度。在復合材料中,相比于黏附能力,各個材料的纖維強度更為重要。經(jīng)測試,使用乙酸酐改性的芳綸纖維材料的IFSS由之前的26.3 MPa轉變成40.1 MPa。從測試結果看,乙酸酐改性方法對芳綸纖維剪切強度的提升效果較好。但是,在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多次芳綸纖維被拉斷的情況,證明乙酸酐改性方法會使芳綸纖維的強度變得更低,讓芳綸纖維變得很脆[4]。
圖3 乙酸酐改性后
沒有經(jīng)過改性處理的芳綸纖維表面比較光滑,基本上看不到凹凸不平的結構。使用多巴胺改性方法對芳綸纖維的表面進行處理后可以看出,芳綸纖維的表面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變得凹凸不平,極大程度地增加了芳綸纖維的表面積,使芳綸纖維和其他基底材料進行復合時可以大幅度提高黏附效果。由此可見,多巴胺改性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芳綸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提升芳綸纖維和基底材料之間的結合強度。經(jīng)測試,使用多巴胺改性的芳綸纖維復合材料的IFSS由最初的26.3 MPa變成了34.7 MPa,可見,多巴胺改性方法明顯提升了芳綸纖維的剪切性能,這和芳綸纖維環(huán)氧界面性能的強度提升有直接聯(lián)系。通過SEM照片(圖4)可以明顯地觀察到,改性后的芳綸纖維表面非常粗糙,和基底材料有更大的接觸面,這些都可以表現(xiàn)為剪切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實際上,多巴胺是一種胺類高聚物,本身就可以作為固化劑使用,在復合材料中可以直接打開環(huán)氧結構和材料中的環(huán)氧分子形成化學鍵,這也是使用多巴胺改性方法對芳綸纖維進行改性后,芳綸纖維與環(huán)氧樹脂復合后的IFSS有較大提升的原因[5]。
圖4 多巴胺改性方法處理后
本研究首先簡單介紹了芳綸纖維改性的研究現(xiàn)狀和芳綸纖維的基本概念,其次重點分析了多巴胺改性研究,最后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對芳綸纖維增強環(huán)氧復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響,測試發(fā)現(xiàn),多巴胺改性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芳綸纖維材料的界面性能。